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近日,中集旗下的宏图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真空深冷液体系列运输车”项目通过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评审。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项目,适用于天然气管道运输和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  相似文献   

2.
佟维 《汽车实用技术》2015,(3):47-48,85
通过对某液压制动车型真空助力系统设计,研究制动、离合真空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优化真空助力系统控制管路,实现在离合真空失效工况下,保证制动的安全性;实车验证,真空助力系统可以作为改善制动、离合操纵舒适性的有效措施,为新车型开发提供了改进方向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子转向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转向系统,其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车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软件协调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可以实现一系列传统转向系统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它可以实现传动比的任意设置,并对随车速变化的参数进行补偿。并且可以和ABS、汽车动力学控制、防碰撞、单个车轮转向、轨道跟踪、自动侧向导航等功能相结合,实现对汽车的整体控制。综述了国外汽车电子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电子转向系统的结构及性能特点,阐述了电子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展望了电子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EQ1060F轻型载货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初采用单腔制动总泵加单真空增压器及安全缸的半双管路结构。为了提高安全性,后采用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的双管路结构。为了适应使用要求,又改为两个真空增压器的方案,但仍存在结构复杂、接头环管多、易泄漏、自由行程过大,超载行驶时,感到制动力不足等问题。现采用一种新设计方案,以双腔制动总泵输出油压为控制源,用真空动力缸为增压机构,以双进、双出、双活塞的泵体为辅助缸,实现单真空增压器的双管路系统。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系统计算机辅助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重型越野车转向系台架试验的原理、思路以及相关的软硬件等。在系统测试中,采取一种以固定时间片定时查询的方法实现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试验表明,只要设置合适的时间片,系统便完全可以实现“实时”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隧道结构在低真空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在搭建低真空管道系统试验平台的基础上,对隧道管道结构在低真空复杂工况下的力学行为及密封性能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抽真空使管壁整体受压,且以环向受力为主,外壁应力在 1 MPa 以内,受管内抽真空气流影响,内壁应变大于外壁且分布不均匀; 2)管壁所受轴力为60~200 kN,弯矩最大值为1. 4 kN·m, 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 3)管内温度越高,漏气速率越快,试验系统的密封薄弱点在两侧预埋钢板与管道混凝土结合处; 4)低真空引起的结构受力变形整体较小,为保证密封性能,真空管道运输结构采用现有的隧道拼装式管片结构时建议加整体内衬。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真空助力器性能在线检测系统,其测试项目包括真空助力器输入、输出特性及真空密封性.在设计中引入伺服加载机构,实现了真空助力器加载速度的精确可调,提高了在线检测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密封性测量分辨率为0.01 kPa,输入、输出力分辨率为1N,检测数据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8.
以Proteus和Keil为开发平台,设计并仿真汽车空调定时启动装置;详细介绍汽车空调定时启动装置的电路及控制程序,在Proteus环境下联合Keil将软硬件相结合,成功实现定时启动装置的仿真调试,并可直观演示。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现温度等数据的采集、处理、实时显示及系统键盘设置等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在Proteus和Keil环境下可完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调试、测试系统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可降低设计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电动汽车使用驱动电机代替发动机驱动车辆,其制动系统无法像传统内燃机汽车制动系统那样,可以从发动机处获得真空源,从而让真空助力器为驾驶员提供辅助。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电动汽车使用电动真空泵来产生车辆制动时所需的真空,从而达到助力的目的。制动系统真空助力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在汽车制动助力系统中,如果真空助力器不能获得真空或获得的真空不足,将导致制动系统制动效果差,且制动踏板发硬。整车控制器利用真空度传感器采集真空助力器或真空管道中真空压力变化,并作出电动真空泵是否运转的决策,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提供足够的助力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省发展很快。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接键设置、真空吸水工艺等作了经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速公路通信管道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张琪 《公路》2005,(5):163-166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是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布设的基础,对于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建设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主要采用的3种管材优缺点,介绍了管道路由和铺设方法,指出了高速公路通信管道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了通信管道的发展前景和研发新型管材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湖泊清淤、取土固堤以及对航道进行疏浚治理中,疏浚土的输送方式多是通过水力运输的。为了认识加气输送所应用的泥质、浓度等参数的应用范围,设计了多相流试验装置。研究加气助送机理,确定加气压力、输送流量、射流水压力、泥浆浓度、管道压力、喷嘴结构形式等参数之间关系以及各参数对助送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加气和不加气的对减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客车冬季制动管路经常结冰会导致制动失效,行车有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城市客车制动管路结冰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对城市客车的行驶特点、制动系统零部件结构功能和管路安装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城市客车制动管路结冰的4方面原因。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提出防止制动管路结冰的4项措施,解决了城市客车冬季制动管路结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城市地下管道更新、扩容面临的原位非开挖技术难题,设计、研发机械化非开挖管道更新掘进机,对开挖舱压力平衡系统、管道保通环流系统、整机集约化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管道更新试验段工程项目。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构建实际顶推力模型,得到刀盘转速、推进速度、刀盘切削阻力等设备配置参数。实际掘进效果表明: 该非开挖管道更新掘进机能够有效解决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道原位破挖更新、管道清淤、管道保通等技术难题; 设备月进尺达150~450 m,保通流量为500 m3/h左右,开挖舱压力大部分时间在50~80 kPa浮动,沉降控制在4 mm以内,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旧管道原位破挖和新管道同步敷设一次施工成型,提高了城市管道更新施工的自动化水平,为老旧城区机械化非开挖管道更新提供了新的工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不破坏沥青路用性能的前提下,为优化管路沥青的加热动态响应性,设计了管道循环加热控制系统。并采用最优线性二次型方法为沥青循环流动的管道加热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将最优线性二次型PID温控法与传统的PID温控法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前者加热时温度的超调量明显小于后者,加热到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也明显更短。可知,最优线性二次型PID温控法可以大大减少PID参数整定时间,其加热效率更高更节能,能很好地满足循环加热系统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上海石化地区工业水管网的运行情况,研究了在线监测方法,建立了管网在线监测系统,并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该系统反馈及时、信息准确、运行经济,可实现远端无人值守,提高水厂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林凌  黄其柏  连小珉  郑四发 《汽车工程》2006,28(12):1078-1080,1085
推导出两端简支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振动方程,研究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并通过实验分析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在特殊环境下的频率,为改善排气管的排气消声性能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制动管路对整车制动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商用车整车制动系统的管路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材料的制动管路进行了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动管路对整车制动系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整车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因制动管路的原因对整车制动的影响。并采取措施解决了整车制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隧道盾构施工条件下上覆大直径雨污管线的变形和内力特征,以北京市某典型地铁隧道盾构工程为例,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管隧平行条件下盾构施工引发上覆雨污管线变形与内力过程进行研究与验证,同时对管隧竖向净距l和管隧横向间距d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1)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上覆雨污管线沉降基本呈现平缓分布,需在施工时对管节接口处加密布设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2)管线顶部与底部均出现受拉状态,需对各管节采取抗拉防护措施。3)隧道和管线都处于类似地层并采用盾构施工时,l在6D范围内(D为隧道直径)、d在4D范围内为管线变形敏感区,管线应力随l和d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老城区管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重点介绍了管网改造设计的原则和老城区排水体制改造的基本方法,探讨了排水管道设计的要点,并针对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