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某先简支后桥面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由于病害严重,承载力不足而采取加固措施,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桥跨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并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时监测,获取了加固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在运营期的结构信息,依据监测结果分析加固后桥梁的力学特点和承载力状况,评估该桥梁的结构安全性,为桥梁的管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广澳高速公路广珠段朗尾大桥T型刚构加固为例,介绍桥梁加固技术及施工方法,并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监测,分析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体外索加固的实际效果,该文以一座采用体外索加固的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布设索力传感器和挠度测点对桥梁加固时和加固后20个月内索力和挠度进行监测,并通过荷载试验对桥梁加固前后的应变、挠度、频率进行测试。监测和测试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整体刚度有一定增加,各跨体外索合力未出现明显的索力损失迹象。  相似文献   

4.
王俊博  金耀  陈文礼  李知强  谭啸 《公路》2024,(1):145-150
在对某大跨度悬索桥进行维修加固期间,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大桥钢箱梁加固前、中、后等全过程环境荷载和结构响应情况进行持续伴随监测,掌握桥梁加固全过程监测数据变化情况,并对加固前后的梁端纵向位移、主梁挠度、塔顶偏位和桥梁动力特性等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从桥梁整体刚度、振动特性等方面评价大跨度悬索桥加固后的结构状态。结果表明,钢箱梁维修加固对大桥梁端位移和主梁挠度位移幅度和振动频率无影响,加固后索塔偏斜符合索塔变位规律,各阶频率未发生较大变化,本次钢箱梁维修加固未影响大桥整体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5.
文中采用等代荷载判别法验算某既有连续T梁结构无法满足大件车的安全通行需求,故采用增设竖向临时支撑的手段进行加固。通过midas计算,加固后的桥梁荷载效应显著下降,可满足通行要求。同时,在大件车通行过程中对桥梁上部结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整体工作性能良好,该加固方案可靠。  相似文献   

6.
航道桥船撞事故时有发生,危害较大,因此快速抢通和事故后处理尤为重要.结合某航道桥船撞事故后的抢修及加固,介绍了桥梁快速抢通的临时加固措施、受损桥梁的拆除和吊装以及旧梁换新梁的过程.通过相关措施处理后,根据监测结果,采用的桥梁临时加固措施以及受损梁段更换方案能够满足大桥营运安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同类事故后处理提供了实践...  相似文献   

7.
三股线高架桥运营后出现了主梁跨中下挠、裂缝等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运营安全的病害,针对以上病害,对三股线高架桥进行了体外预应力加固、张拉锚固及转向装置、腹板和顶板粘钢加固等设计。为了全面把握三股线高架桥加固后的运营状况和桥梁损伤程度,建立了三股线高架桥远程应力监测系统,监测桥梁结构应力超限或应力异常重分布情况,以期实时把握三股线高架桥的服役状态,为桥梁结构制定安全防控措施和养护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碳纤维CFRP板张拉过程以及预应力损伤长期监测的技术难点,依托预应力CFRP板对现存旧桥加固工程,运用光纤光栅传感器(FBG)监测CFRP板张拉过程、张拉完成后瞬时以及长期预应力损失,并进行精度分析。研究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精准地测量CFRP板的应变,最大误差为1.15%,明显优于传统钢筋应变片监测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加固完成后CFRP板的长期最大预应力损失值约占张拉设计值的4%并趋于稳定,说明基于FBG的监测手段不仅能满足桥梁加固过程中短期监测需求,而且可以长期监控桥梁后续运营期的预应力损失,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
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性问题和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健  孙炳楠 《公路》2006,(4):108-116
针对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特点,分析了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性问题。阐述了几种传统的损伤识别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新兴理论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损伤识别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策略,并对桥梁健康监测中损伤识别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桥梁从施工期到运营期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通过桥梁信息管理与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即按照全面的桥梁基础资料管理、长期运营监测数据与定期检测成果相结合、定期检测成果与加固维修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桥梁全寿命期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及应用。系统提供了监测管理模块的多源数据采集、测点管理、图形绘制、监测预警,检测管理模块的移动端病害录入、技术状况评估、历年病害统计对比,加固维修管理模块的对策措施和费用匡算等功能。依据桥梁长期监测数据、检测病害,可综合评判桥梁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桥梁养护管理及加固维修提供依据,有效提升桥梁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感技术、信号采集与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已经得到普遍重视。然而,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该文基于近20a来国内外振动信息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回顾了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并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茆玉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61-167,33,34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不支持群体间的协同工作,这一缺陷致不能反映桥梁安全受控的本质,障碍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该文介绍了在网络环境下,桥梁协同预警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桥梁预警系统从支持群体的协同工作为目标,首先采用群体内应用C/S结构,群体间应用B/S结构的分布式设计方法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桥梁与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组成预警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主要功能,通过对预警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认为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是接口设计。最后以损伤识别后一个连续梁桥在设计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评估为例,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桥梁安全性评估的方法。在对既有桥梁安全性评估时,根据钢筋混凝土桥梁特有的性质,对其进行可靠度计算分析。考虑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引起的结构抗力退化,建立结构抗力退化模型。再根据评估基准期的不同,建立了时变荷载效应模型。最后运用JC法计算结构可靠度指标,以评估既有桥梁的结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4.
邓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124-126,132
该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裂纹成因及对耐久性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为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现场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调研,可知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中竖向裂纹出现频率较高,且主要为干缩裂纹和温度裂纹。调研路段中多处护栏裂纹宽度超过《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的要求,会对护栏耐久性产生影响。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评价公路混凝土梁桥安全性能,该文提出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式桥状态评价的模糊熵权决策评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式桥的技术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评判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该桥梁的管理及维修加固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天津滨海地区桥梁耐久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失效的主要模式,指出桥梁防水失效是导致桥梁病害发生的最直接诱因,提出设计要贯彻整体性防水的理念,要重视结构的细部防水,从选材、设计与施工、维护各个环节着手来提高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魏勇  刘国军 《路基工程》2010,(4):133-134
以河北邯郸输元河桥工程为实例,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监控技术进行了探讨。文中对应力和线形进行施工监控,提出和介绍了参数识别法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在满足荷载试验效率的前提下,首先确定荷载试验工况、车辆荷载及布置、试验分级及测试项目等关键内容,然后对其进行现场荷载试验。通过现场加载试验来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评定,进一步明确钢筋混凝土拱桥荷载试验的步骤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