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阚有俊 《中国水运》2004,2(4):30-31
当前,部分海事调查人员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存款额着“四重四轻”的问题,海事机关应着力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本辖区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本辖区事故的进行系统的分析,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
况小勇 《航海》2008,(1):35-38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是我国法律、法规赋予海事主管机关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对海事调查都有明确规定:船舶、设施发生交通事故,由主管机关查明原因,判明责任。海事调查人员在进行事故调查时需要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详细经过、造成的损失等,并由此确定事故的性质以及判明当事人的责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查明原因,判明责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事》2013,(2):I0027-I0029
第一条为依法、便民和高效地调查处理水上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经事故各当事方书面申请、海事管理机构认定,案情简单、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水上交通小事故(以下简称“小事故”),适用本规定开展调查处理工作,但以下情形除外:  相似文献   

4.
张洪礼 《中国水运》2007,5(4):19-20
海事调查处理制度是以解决海上交通事故发生为目的而产生的。在进行海事调查的工程中,海事行政主管机关要对当事船舶、设施、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进而运用所掌握的证据,遵循一定的原则规律找出交通事故原因并最终判定当事人的责任。在海事部门调查工作中,如何收集运用着证据重现事故发生事实并据以认定事故发生原因是整个事故调查工作的集注与核心。我国的海上事故调查工作起步较晚,海事调查处理制度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吴展 《中国水运》2001,(12):32-33
2000年至今,海事系统加大了海事调查处理的工作:力度,依托新成立的海事调查分委会,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对海事调查处理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如制定统一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文书标准格式等;二是做了一些前瞻性的工作,如对《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及《内河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的修订进行前期研究等;三是加强了国际协作:参加海事调查官论坛,并开始与韩国、香港等地海事机构展开海事调查协作。  相似文献   

6.
在广东的海事安全监管工作中,佛山海事局先试先行的“CCTV视频辅助监管系统”、“落实公司安全主体责任”、“联动执法”等三大监管手段,创新了海事安全监管模式,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明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成为佛山局在广东海事系统内闪亮耀眼的“三大品牌”。  相似文献   

7.
浅谈海难事故报告及海难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汪青 《世界海运》1998,21(5):30-31
在海难事故的原因基础上,结合IMO对海事事故调查和海事报告的规定海事案例,介绍了海难事故报告和海难事故调查的格式和方法,对船舶来讲,本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澍 《中国海事》2009,(9):10-11
1963年5月,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排水量16000吨)在首航日本途中沉没。事故发生后,鉴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跃进”号沉没事件成为国际事件。中央很重视出“跃进”号这起事故,周总理亲自过问,要求全力以赴查明事故原因。当时,我在交通部负责救助打捞工作,全程参与了此次海事调查工作。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的调查“跃进”号事故失事原因的情况汇报会上,周恩来总理亲自与船员座谈,了解当时情况,并仔细观看海图。他分析认为,“跃进”号沉没可能不是敌人破坏,要求大家提出具体意见。当时咱们救助打捞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9.
水上交通事故安全调查独立性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的水上交通事故安全调查是目前世界海事组织推荐的一种事故调查模式。结合我国海事调查的实际情况,从法学理论到海事执法实践,从国际公约要求到社会安全需求等方面说明了事故安全调查独立性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这种海事调查模式的综合分析,论述了独立性事故安全调查与国际合作调查的关系,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海上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使港务监督海事调查处理的职责从侧重于民事纠纷的裁决转变为为改善海上交通安全服务。其重点是对发生的船舶海上交通事故原因进行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判明责任,提出防范事故的措施,并对有关责任人实施行政处罚,以促进海上交通安全,而不是民事经济纠纷的调解。但在现阶段,港务监督仍要注重海事调解工作。 一、港务监督海事调解的意义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是解决海事纠纷的四种途径。港务监督调解海事纠纷是《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赋予我们的职责。实践证明,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海事纠纷是通过港…  相似文献   

11.
郭子瑞  郭江 《中国海事》2013,(10):35-38
针对船舶安全检查与海事调查条块分割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同时论证了船舶安全检查与海事调查统合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对二者进行整合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分析法的船舶碰撞事故法律责任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舶碰撞事故法律责任划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分析工作,运用各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可以改善人脑分析中的不稳定性。在对海事法规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多属性决策中的层次分析法,为解决船舶碰撞的责任分析及责任划定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数学模型。考虑到碰撞事故责任划分的复杂性、综合性,针对不同的因素采用不同数学手段确定权重值,得出责任划分的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发生于珠江口的“12·7”船舶碰撞溢油事故(以下简称“12·7”事故)被成功处置后,广东海事局在总结该事故处置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珠江口开展了代号为“碧洋行动”的溢油应急演练。通过对“碧洋行动”设定的事故场景之一的推演和评估可以看到珠江口区域溢油应急合作对于该区域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灏 《中国修船》2012,25(1):8-9
船舶在厂修理期间,修船协议通常要求船厂承担船舶防火责任。尽管各个船厂都有相应的防火措施,但在船舶修理期间,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一起修船期间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起火原因并提出船厂在修船期间应该注意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15.
水力式升船机包括水力输水系统、机械系统、上(下)闸首设备及电气系统等。分析升船机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这些故障对升船机运行可能造成的影响,结合升船机运行流程,对几种典型事故工况进行分析,提出水力式升船机运行事故工况分类及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对类似升船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确地调整船舶航行时的纵倾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措施,特别对载重量变化频繁的杂货船及带球首的船尤为重要。 上海船研所于1982年开始,对“门”字型货船进行了调整纵倾试验研究。通过变四种排水量、每种排水量各变五个纵倾状态的阻力、自航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每一种排水量、每一个航速都存在一个最佳纵倾状态,其节能效果相当显著。 本文分析了吃水及纵倾变化对船舶阻力和自航要素的影响。通过对最佳纵倾与常用纵倾装载航行的营运经济进行分析比较可知,在最佳纵倾航行时平均每天可节油2.55 t左右。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20日,一艘货船在长江武汉段一加油站加油时突然发生爆炸事故,经长江航运公安局认定:这起事故由加油货船负直接责任。事故发生后,武汉海事局经过大量调查取证,并根据长江航运公安局的责任认定,作出了由加油货船对爆炸事故承担全部责任的调查结论。加油货船对调查结论不服,分别对长江航运公安局和武汉海事局提起行政诉讼。笔者认为:海事事故调查结论具有不可诉性。  相似文献   

18.
船舶碰撞的研究始终是航行安全或海上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介绍了应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碰撞过程的仿真技术,它是目前进行海上事故鉴定和事故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首先利用仿真技术对当事船舶的碰撞过程进行实时动态仿真,再通过船舶碰撞事故分析软件(船舶碰撞事故分析系统2.0)进行分析,最后的仿真结果对船长、驾驶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海上安全主管机关调查处理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船舶溢油事故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丹  寿建敏 《船舶》2007,(4):18-21
对船舶溢油事故定级很有必要.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船舶溢油事故定级的评判模型,为事故定级评判提供了依据.通过实例,给出了具体的评价过程,证明该方法对于船舶溢油事故定级有借鉴作用,但此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0.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何崇德 《船舶工程》2004,26(2):24-28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近年在国外发展迅猛,在国内也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我国的"大洋一号"船于2002年增设了动力定位系统,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本文介绍了该船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要点,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