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的主要问题,文中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和交通工程学等方面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拥挤收费的原因、收费标准和收费目的。通过各方面理论分析,说明拥挤收费是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问题.从交通管制方面提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提倡采用公交车优先通行、出租车合乘及分散高峰期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交通需求管理(TDM)在发达国家已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并且成为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同样的变通问题.需要引入TDM管理思想。综合分析了TDM在几个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厦其经验.提出了若干中国城市交通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私有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为解决此问题,一些地区采取小汽车尾号限行的措施。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此项措施,从边际个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小汽车尾号限行只能在短期内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并不能作为长期政策实施。最后,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交通拥挤现象的措施——公交优先和拥挤收费。  相似文献   

6.
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决策需求出发,对城市交通拥挤的动态疏导策略技术进行了评述。首先根据交通发展的历史归纳出各种拥挤对策.接着根据交通拥挤类型的不同重点分析了2种动态的策略——信号控制和诱导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重点阐述了研究应该改进的方向,并提出了一些策略,最后提出了动态疏导策略的流程图,为城市交通拥挤疏导决策的实际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人们在各方面生活环境逐步提高改善的同时,强烈期盼较彻底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城市交通拥挤的一般成因,并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给城市规划决策部门和城市交通部门实施“畅通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与。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的急剧扩大,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途径和出路之一,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根源,从公交车提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规划、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公交信号优先等方面论述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作用,提出“公交优先”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严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此外,从我国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由于交通规划理论不足情况较为严重,导致传统交通规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城市交通的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单轨交通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交通拥挤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对石家庄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石家庄市单轨交通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1.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整交通需求结构,使道路交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交通系统的供需达到较稳定均衡状态。针对兰州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从平衡供需的角度分析兰州市进行交通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并依据交通需求管理有关理论,提出一系列具有可实施性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出行总量不断增加,交通建设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引起的交通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等城市问题,从影响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及出行路线和时间选择三方面,探讨适应我国国情、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体系及其各种政策实施目的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系统分析了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和道路拥堵收费等各种交通政策的具体措施、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从中得出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化,以及多个政策组合形式实施是成功推行交通需求管理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私人小客车带来的能耗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构建面向私人小客车的燃油核算模型,分析不同需求管理政策的宏观节能效果,是解决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传统私人小客车能耗调查方式所获得数据准确性较差、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利用现有调查数据和监测数据,基于“OLS(Ordinary Least Square) +稳健标准差” 验证法,分析油耗显著性影响因素,提出基于交通大数据的私人小客车能耗核算模型,以实测数据验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含组合政策)宏观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当政策效果指标变化率相同时,实行“拥堵收费+控制大排量小客车数量”政策对于减少小客车燃油消耗总量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交通联通边界(交通量、交通扩散系数)对特定城市研究区域内交通拥塞迁移规律的影响机理。本文从新的角度考虑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分布迁移规律,将污染质迁移数值模拟模型运用到城市道路交通拥塞风险迁移中。首先对贵阳某区域2020年6~7月的城市交通调查数据及爬取的部分高德地图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研究区域以交通联通边界、交通隔断边界、区域分区边界划分为区域1和区域2。在此基础上考虑交通联通边界并建立基于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分布及迁移数值替代模型,并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贵阳某研究区域的输入输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实际路网数据值输入替代模型,将结果与路网真实情况和高德地图情况进行对比,所建立模型 的预测精度比高德地图高3.7%,且模拟交通拥塞风险迁移规律较高。结果表明,交通联通边界对城市交通拥塞迁移数值模拟模型预报有很大影响,统计分析研究区域模拟模型的结果,可以有效评估不同交通联通边界条件对研究区域交通拥塞风险分布情况和准确预报研究区域内遭受不同 交通拥塞程度的风险。综上可知,本文建立的模型能高效精准分析城市交通拥塞的风险分布迁移规律,可为城市路网分区分段分点治理交通拥塞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斌 《城市交通》2012,10(5):30-35
交通组织优化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研究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在城市交通组织优化中的指导作用,对交通供给策略、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组织优化的概念进行解析.然后,结合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在太原市城市交通组织优化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增加交通供给与控制交通需求前后的道路交通量变化及交通组织优化效果.最后指出...  相似文献   

16.
交通需求管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交通需求管理 ( TDM)是发达国家已经广泛研究、试验和实施的一项旨在解决目前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综合分析了 TDM在几个典型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及其经验 ,初步分析了该措施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 ,认为目前不能全面引入 TDM措施 ,但需要在大力发展的交通规划与管理中引入 TDM思想 ,并以此作为长远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识别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为了从海量动态交通数据中快速识别路网中存在的交通拥挤,通过分析拥挤的特征模式和各种数据挖掘技术的特点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的交通拥挤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占有率、速度和流量三个基础交通流参数进行组合得到新的特征变量,运用优化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特征变量进行处理来判断是否有拥挤发生,通过分析模型输出结果的变化趋势区分常发性拥挤和偶发性拥挤。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识别城市快速路上发生的交通拥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北京、贵阳、广州等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治堵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从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入手,从法律视角对以限车方式治理城市拥堵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城市治堵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交通拥挤的概念入手,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分为四类:车辆影响、交通需求、交通设施和非机动车流,并详细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拥挤的两种类型--周期性拥挤和非周期性拥挤--各自产生的过程以及各成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了国内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所不同交通流的状况,主要是行人流和非机动车流对于交通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A main reason for congestion pricing is the external cost of congesti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external costs that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brings are the basis of congestion pricing.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travelers overlook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n join the congested queues. Then, the external costs of traffic congestion ar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extra travel time cos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sts, traffic accident costs, and fuel consumption costs. Consequently, an intensive study o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for those four external costs is made. Also, a sample case is introduced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t supplies a base for the implement of urban road congestion pricing and other travel dem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