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考虑轨道梁与地基、软弱夹层与相邻土层间的界面作用,建立轨道梁与地基作用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轨道梁荷载作用下含软弱夹层地基承载能力。依据本文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应设计方案。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了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偏保守,本文的分析方法更能反映结构与地基作用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给出更为合理的承载能力评价;对于含软弱夹层地基,基础垫层厚度和软弱夹层厚度对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随着轨道梁刚度变化,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不同,而柔性轨道梁对地基适应性更好,结构受力也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Winkler弹性地基上预应力锚索地梁内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预应力锚索地梁的内力 ,并给出主要计算流程。结合京珠高速公路某工点工程实例 ,将Winkler弹性地基梁和连续梁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进行比较 ,指出在预应力锚索地梁正常工作状态下 ,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方法所得结果与真实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板壳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建立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进行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的荷载弯矩计算,并与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及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更符合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有效地反映承载层的空间弯曲变形;在该模型的钢轨上施加轮载可直接得到无砟轨道各承载层的纵、横向弯矩,既克服了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忽略无砟轨道纵、横向变形协调条件,将纵、横向弯矩分开计算而造成的较大计算误差的缺点,也克服了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层间约束强且计算繁琐的缺点.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遂渝线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假定地基梁与地基土体间的摩阻力沿有限梁长呈线性分布,考虑弹性地基梁与地基土体之间的水平摩阻效应,建立集中荷载作用下地基梁挠曲变形及内力计算模型和相应的变形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幂级数法,分别给出计算弹性地基梁竖向挠曲变形、转角、弯矩、剪力的幂级数半解析解.将本文方法与传统弹性地基梁法进行比较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梁土间摩阻效应对弹性地基梁位移及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梁土接触面上的摩阻力对地基梁的位移及内力有一定程度影响,且地基土越坚硬,梁土接触面越粗糙,该摩阻效应对梁位移及内力的影响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5.
马缤辉  赵明华  张玲  雷勇 《铁道学报》2012,34(4):94-100
针对Winkler地基模型不能考虑梁与地基底面摩阻效应的不足,在地基与梁底接触面上引入一系列各自独立的水平弹簧,假定弹簧反力即切向摩阻力与梁底和地基间的切向相对位移成正比,从能量角度出发,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考虑底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能量方程,并引入位移形函数进行求解,导出对称载荷条件下考虑切向摩阻力作用时地基梁位移及内力解答。最后通过地基梁计算实例分析,验证该解答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进行深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切向摩阻力沿梁长呈非线性分布,其对地基梁挠度及弯矩计算的影响较大,而对剪力的影响并不强烈。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设计方法把板式道床视作弹性地基上的梁,采用温克尔假定,即沿钢轨方向按双重弹性地基梁计算,垂直钢轨方向按横向弹性地基梁计算。针对传统的弹性地基梁和叠合梁理论的不足,以板式轨道为例,利用ANSYS建立考虑直线电机作用的无碴轨道与桥梁的耦合模型,探讨广州地铁4号线桥梁及直线电机对无碴轨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优化客运专线梁场制梁台座的地基基础设计,以哈大客运专线昌图梁场的制梁台座为研究对象,通过埋设于其中的混凝土应力计,测试了制梁过程中梁体对台座基础的作用力,以明确台座基础在梁体预应力张拉前后两个阶段的受力状态。通过相关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制梁台座在两个阶段中3个承台梁的横向与纵向的受力分配,建议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30 kPa时,制梁台座的地基可采用天然地基。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 kPa,可采用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达到130 kPa以上;对于软弱土层,则可采用桩基础做条形承台梁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结构内力计算中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工程建设中对温克弹性地基梁用有限元计算时的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用离散的弹簧代替分布的地基,据此推导相应的刚度矩阵;二是在计算模型中不需另加弹簧,用温克地基梁理论直接推导出梁单元刚度矩阵.通过算例,将计算结果与对应的解析解进行对比,分析单元数目、单元划分式对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影响及地基抗力系数对弯矩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丁敏  李静  罗双  曹琼琼 《铁道学报》2020,(5):136-142
为研究弹性地基深梁的受力及变形性能,根据双参数弹性地基模型和Timoshenko深梁模型的基本方程,建立了弹性地基深梁挠度控制方程,求得了挠度方程全解,并给出了弹性地基深梁梁轴转角、截面弯曲转角及剪切角的表达式;结合节点位移条件,得到了位移系数;根据节点力方程建立了刚度平衡方程,给出了弹性地基深梁的刚度矩阵方程及均布荷载的等效节点力向量。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均布荷载、跨中集中力、两端集中力、两端集中力矩等荷载工况下的节点位移,求得弹性地基深梁挠度曲线,验证了本文给出的刚度矩阵方程及等效节点力向量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方案,在京沪高速铁路镇江制梁场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及应用情况。根据已掌握的场地初勘资料,对制梁台座、存梁台座等软弱地基区域进行了地基加固处理,对承载力验算与沉降计算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