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IS船位信息产生误差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阐述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 IS)播发和接收的船位信息的可靠性及误差、船位信息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提高A IS船位信息可靠性与精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AIS实施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分析了AIS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船位安全、VHF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及与ARPA信息融合等问题,并从技术和法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AIS的港口船舶引航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沿海港口的特点及其船舶引航的需求,设计基于AIS的港口船舶引航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经应用表明,系统将引航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在电子海图平台上直观综合显示,实现引航员显示终端轻便、无线携带,为引航员提供安全引航的技术保障。该系统特别适合引航工作和引航管理工作的需要,促进了引航调度管理和安全监督的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引航工作的效率,保障船舶引航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船舶引航分为航道引航和船舶靠离泊引航2个过程。航道引航的主要问题是船位和与他船的避让,而靠离泊操纵主要考虑余速控制、横距选定和入泊角度选取等。船速控制是引航的第一要素,引航员通常依靠个人经验,尽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但误差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导航软件和雷达等辅助手段可以实现数字化精确引航,确保引航安全。1船舶矢量线定义船舶矢量线根据获取的位置(或方位)和距离、运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沿海港口的特点及其船舶引航的需求,提出基于AIS的港口船舶引航系统的设计,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技术。经应用表明,系统将引航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在电子海图平台上直观综合显示,实现引航员显示终端轻便、无线携带,为引航员提供安全引航的技术保障。该系统特别适舍引航工作和引航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引航调度管理和安全监督的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引航工作的效率,确保船舶引航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船舶引航员应当明确,AIS有局限性,不能片面地依赖AIS,而要强调对于AIS、雷达/ARPA、ECDIS、VHF等助航设备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这样才能确保引航安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除了能自动广播船位信息外,还能广播包括船名、呼号、MMSI、IMO编号、船长、船宽和船舶类型等静态信息以及航向、航速、船首向、航行状态等动态信息和吃水、危险货物种类、目的港、预计抵达时间、乘员人数等航次相关信息。AIS选择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甚高频无线电话(VHF)87B和88B频道来交换信息,基  相似文献   

7.
分析三峡蛸渠汛期的航行条件及高洪水位期明渠通航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论述通航的关键技术,并提出航路与船位的技术要求、引航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林超 《珠江水运》1999,(4):37-38
随着茂名港25万吨级单浮系泊投入生产四年,作者在实际操作中总出一些SBM引航系泊经验。本文对如何选择好系泊SBM的时机及船位、船速和靠角的大小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旋回推进器船舶的操纵特性,比较分析该类型船舶与传统船舶在车舵控制和车舵显示两个系统方面的不同,阐述该类型船舶引航信息交流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结合引航实践工作,借鉴国外船舶操纵资料,提出全旋回推进器船舶在独立机动模式和航行模式下不同引航操纵指令的特点,强调引航员应加强与船舶驾驶人员的信息交流,提高自身引航技术,以适应全旋回推进器船舶。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技术提升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基于大数据技术,将引航生产数据有效整合、深入挖掘,对长江引航安全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对大数据技术在长江引航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构建了长江引航大数据分析平台系统,提出了大数据技术在长江引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向,为长江引航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动力定位系统在59K穿梭油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定位系统在海洋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及平台运行的操作性与可靠性。本文结合已交付的59K穿梭油轮,分析阐述了动力定位系统中的推进系统、动力系统、控制和测量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日照港船舶引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日照港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技术、船舶自动识别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船舶引航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功能及技术特点。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船舶引航需要,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船载多传感器组合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丽  黄伟  赵恒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0):60-63,68
提高舰船的定位精度以及可靠性是导航领域的热点,论文通过对目前几种船舶定位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载多传感器组合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系统以电子海图系统为平台,采用位置源传感器、DR相结合进行定位,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定位,电子海图实时显示船舶态势等功能。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周志玉 《船电技术》2014,(3):27-28,32
本文利用高精度定位、无线网络、动力分配和船舶运动等技术设计了拖船联合作业调度系统,该系统能对各个拖船及被拖船舶进行精确定位和拖航,实现拖船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深潜水工作母船电气专业设计特点,包括电力系统、通信导航系统以及动力定位系统。针对深潜水工作母船定位准确及冗余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满足DP-2的优化方案,最大可能为水下工程作业提供保障支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船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船坞搭载使用二维平面搭载坐标系,搭载精度数据传输效率低、无法共享。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数字化船坞系统。以数字化船坞三维测控网为基准,以数字化船坞精度管理系统实现船坞搭载数据的无纸化传输、实时共享和统计分析,精度数据真正实现前后生产工序互联互通。实际应用表明,数字化船坞用于多总段连续模拟搭载、总段搭载定位和船坞移船坐墩定位可大幅提高搭载定位精度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海上作业多用途工作船是为适应海洋石油开发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船,其中动力定位系统是最重要的控制装置。由于船舶在海上受各种无规律运动的海浪、风、水流等影响,定位控制难度很大。本文介绍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原理和优化控制的方法,并介绍冗余技术在动力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S7-3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船舶电站发电机并车与保护单元(PPU),设计了远洋渔船船舶电站智能化控制系统。以PLC为主站、PPU为从站组成的联合控制核心,采集发电柴油机组以及船舶电网的各项参数,实现输入、输出共享,并根据设置的参数进行智能化指令执行。满足船舶电站自动控制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适应渔船在航行及作业过程中工况多变的特点,从而提高船舶电力网的可靠性、便利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水平基准对舰船定位起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水平基准的精度直接决定了舰船定位的精度,并且舰船定位精度与水平基准的精度相当。准动态水平基准满足舰船振动频率、振幅、摇摆周期、幅度等要求,本文介绍基于准动态水平基准电路的数据采集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使用传统量具对船舶成品管尺寸偏差进行检验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相机摄影测量系统的船舶成品管尺寸偏差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由近景工业摄影测量双相机系统、扫码枪软件集成系统、实时数字化分析软件和编码定位工装组成,实现不同种类成品管的实时在线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结果报告。该系统可提高船舶成品管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