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妃甸产业区的开发建设适应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是环渤海地区建设重化工业,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产业区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5,(3):2-3
<正>为落实"一带一路"等国家新战略,确保国家钢铁工业安全,优化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矿石港口资源,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大连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旗舰地位和核心作用,在新常态背景下谋划大连东北亚铁矿石物流中心建设之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铁矿石是全球经济的战略物资,铁矿石运输直接关系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连是中蒙俄经济带和海上战略堡垒的重要组成节点。选择在大连建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产业区的开发建设适应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是环渤海地区建设重化工业,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产业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是国家对曹妃甸产业区开发建设的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地区正面临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机遇期,但同时也充满了地区经济的博弈,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相似文献   

5.
宁长满  沈华 《船舶工程》1993,(2):13-16,21
本文在近年搜集的有关环渤海地区经济、地理和航运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水上客运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发展环渤海水上客运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邵文慧 《中国水运》2007,7(4):197-198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是我国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枢纽,也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太平洋走向全世界的出口。环渤海地区有其独特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这一区域的特点,我国将把其建设成为超大型都市圈、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因此,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使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对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水监体制改革20年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及其经济腹地的经济迅速增长,渤海海域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快速增长态势,船舶到港艘次大幅度增加,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越来越高的通航密度,加上频发的灾害性天气,使天津海域发生船舶交通事故进而导致海洋污染的风险大大增加。为此,天津海事局通过深入的调研分析,提出了以"联防联控"为核心,建设"政府主导、海事组织、企业运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天津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港口建设方兴未艾,涉海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屡创新高,砂石的巨大市场需求动辄以亿吨级计,近乎天量。以环渤海湾水域为例,环渤海区域沿岸20多个城市首尾相望,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形成了辽宁、天津、河北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港口建设的需要、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催生了沿海、内河的砂石运输,也催生出了全国巨量的砂石运输船舶。  相似文献   

9.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天津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定位之一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天津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提高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在地理位置、物流发展情况等方面的优缺点后,提出了建设天津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煤炭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性基础资源,为解决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更好做好"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服务国家能源运输,2004年12月22日,由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在环渤海湾布局6个煤炭装船港口,但是没有明确界定煤炭装船港的设计吞吐能力。随着中央企业和地方港口集团掀起煤码头投资建设的竞赛,环渤海湾煤码头运力过剩已经开始凸显,由于专业化煤码头的业务同质性很强,加上环渤海地区港口腹地交叉现象严重,甚至部分是完全重合,各大煤炭港口之间的市场竞争、政策竞争、投资竞争等进入白热化。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北移,环渤海地区以腹地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使得沿线港口具备了增长的良好动力。河北省沿海经济区发展列入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序列,秦唐沧地区经济发展被提升至环渤海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港口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利锋 《水运管理》2009,31(11):26-28
以环渤海地区3大枢纽港——天津港、大连港和青岛港作为研究对象,对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竞争力从腹地经济、自然条件、集疏运条件和运营效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谁能率先走向整合,谁就更有机会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国际化战略取向关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并且将依靠内陆的发展模式逐步向沿海方向布局。这不仅可充分利用港口经济的发展优势,而且更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区域规划。应当认定,跟进党和国家关于新一轮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大省,正在用世界资源、为全球生产,目前,浙江进出口市场已遍布全球五大洲近230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经济具有典型的"贸易加工型"  相似文献   

15.
青岛港     
正山东港门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世界第六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门岸、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保税、分拨、加工等综合港口服务。现有员工1.8万余人,资产总额超过860亿元。山东港口青岛港地处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日韩港口群中心地带和"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承接建设山东自贸区、国际国内双循环和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等国家、省市战略.战略地位突出;港阔水深、不冻不淤,自然条件优越。2019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位居全球第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183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七。  相似文献   

16.
青岛港     
正山东港口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世界第六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保税、分拨、加工等综合港口服务。现有员工1.8万余人,资产总额超过860亿元。山东港口青岛港地处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日韩港口群中心地带和"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承接建设山东自贸区、国际国内双循环和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等国家、省市战略,战略地位突出;港阔水深、不冻不淤,自然条件优越。2019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位居全球第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183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七。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邮轮港口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判两个模型的引入,对天津、青岛、大连三大邮轮港口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为环渤海地区邮轮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殷翔宇  佟玉权 《水运管理》2010,32(3):20-21,28
为推进国内邮船经济发展,在分析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邮船港口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对天津、青岛和大连作为邮船港口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带动环渤海海洋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天津航海》2004,(2):41-43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说明包括海运经济在内的海洋经济的发展意义、现状和前景,结合天津海洋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以带动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分析环渤海地区天然气运输及储备体系发展和建设特点,提出该区域LNG码头布局关键问题。首次提出环渤海地区LNG码头布局应将冬季4个月需求指标作为码头能力供给的主要依据,并提出区域LNG泊位布局规模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十四五”期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供应迫切需要,提出区域LNG码头布局和选址思路,结合港址条件推荐重点发展的港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