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对深圳停车收费与北京、东京等城市进行类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圳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进行了调查,并基于二元Logit模型理论建立了深圳市停车收费影响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概率模型,分析居民公交与小汽车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差异,探讨通过停车收费引导小汽车转向公交出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出行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居民广义出行费用模型,将广义出行费用函数作为效用函数,对传统Logit模型进行改进,从广义出行费用的角度,研究广义出行费用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通过Transcad对改进的Logit模型进行参数标定,结果表明出行直接经济成本的支付方式对小汽车出行有很大影响,其中停车费用起着关键性作用。当CBD内停车收费达到15元/h,CBD外公共交通换乘地区停车收费达到10元/h时,小汽车出行转移比例达到20%。制定合理的分区停车收费措施,增加小汽车广义出行费用,同时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是改善城市居民出行结构、缓解中心区拥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收费及奖励两种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对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调控作用,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通过SP(Stated Preference)和RP(Revealed Preference)调查私家车通勤出行者在停车收费及非小汽车出行奖励情景下的方式选择意向,利用非集计理论分别建立停车收费和出行奖励单独实施和共同实施下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巢式Logit(NL)模型,研究停车收费及出行奖励对私家车通勤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单独影响及共同影响效果,并分析两类策略的弹性。研究结果表明:停车收费和非小汽车出行奖励均能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增加公交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当停车收费达到一定费率时,才能有效减少私家车出行,适当的奖励能有效激励出行者转向其他出行方式,若同时实施收费和奖励策略,将表现为收费为主和奖励为辅的联合作用;在3类场景中,收入均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收入越高,继续选择私家车出行的可能性越大;单独收费场景下,停车收费弹性随费率增加而增大,且费率较低时缺乏弹性,出行奖励弹性随奖励金额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小额奖励即有弹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苏州市汽车南站的停车行为调查,分析停车收费、停车后的步行距离、停车场使用的方便程度以及停车目的等对停车行为的影响,确定停车者停车的效用函数,建立分析停车者停车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考虑停车收费定价对私家车出行者、停车场运营者、交通管理者三方停车参与者的影响,本文基于Stackelberg博弈构建了三方参与者共同决策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引入效用理论分析三方参与者在停车收费定价中的行为特征,分别建立私家车出行者停车行为选择模型、停车场运营者运营利润模型和交通管理者社会负效用模型。针对三方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三方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入停放饱和度和道路饱和度作为新的停车收费定价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三方博弈下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并设计求解算法,并用咸阳市两个公共停车场的实测数据对停车收费定价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当算例中的两个公共停车场收费费率分别为4.5元/h和3.9元/h时,停车需求为303个,私家车出行者的总出行成本之和为12 999.41元,总运营利润之和为6 902.17元,公共停车场的停放饱和度与期望值差距之和最小为0.35,周边道路的饱和度与期望值差距之和最小为1.51,为三方博弈下各利益主体间利益矛盾最小的停车收费定价方案。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定价模型可为公共停车场综合考虑三方主体需求制定停车收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海市货车出行特征调查,以限行时段进入市中心配送的货车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配送方式属性特征、出行链属性特征和配送企业属性特征的多项Logit和巢式Logit模型以研究城市货运车辆选择行为.根据参数估计可知配送成本、配送时间、装载率、配送点数和通行证满足度对选择行为均有显著影响.经模型比选,利用较优的巢式Logit模型评估上海市货运通行政策,结果表明,通行政策调整可有效促使面包车的配送出行向小型货车转移,且针对不同配送点数的出行链,面包车配送出行的转移量具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改善“客车载货”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停车App在交通出行中的广泛应用,使实时获取各类停车场信息更加便捷.然而,实时停车场信息在优化交通系统方面的作用机理尚无理论基础,其应用效果也缺乏量化分析. 本文将实时剩余停车位信息和停车诱导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点队列模型、学习理论和Logit选择模型,建立了实时停车场信息提供下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仿真模型.然后,设计3种出行情景并结合仿真实验结果,对实时停车场信息提供影响出行者出行行为的机理进行分析,从而评估其对交通系统的优化效果.最后,基于对2类主要参数(学习因子和扩容因子)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讨论了提升实时停车场信息提供对交通系统优化作用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状况和停车潜在需求对区域共享泊位选择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停车数据得到当日潜在停车需求,以区域共享停车场和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考虑潜在需求的区域多停车场泊位动态预约与分配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以平台收益和用户成本两者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在分配开始前,处理提前预约停车用户数据时考虑潜在停车需求,提前拒绝一部分周转率较差和车位利用率较低的停车预约用户,在开始分配阶段,同时考虑提前预约用户和临时预约用户,根据实时路网交通流状况进行车位滚动时域分配。通过模型评价和算例分析发现,当停车需求较大时,在实时分配预约停车用户过程中考虑潜在需求能够提高后续泊位分配收益。相比单一停车场的共享泊位分配研究,考虑潜在需求并根据路网交通状况和停车用户信息进行区域共享泊位滚动时域动态分配会使停车场收益平均提高10%,停车位利用率和拒绝率分别提高20%和降低8.5%。在考虑潜在需求的情况下,拒绝的停车用户数量和停车时长均显著影响系统收益。模型可为共享停车平台在局部存在多共享停车场和多目的地时的停车分配与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户均衡条件下3类停车设施收费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多类停车设施运营(收费定价)竞争以及出行者的反馈行为,建立了基于用户均衡条件的路外、路内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等3类停车设施的收费定价模型.上层优化模型模拟停车运营者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停车费定价决策,下层用户均衡条件描述出行者以个人出行成本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多类停车设施运营竞争对停车收费定价最优解有显著影响,并且可能导致较低的停车收费水平和较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如人均出行的交通拥挤成本降低,停车换乘方式分担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10.
停车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可能以低速寻找路内停车位,这种巡航行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基于停车者停车选择行为,综合分析停车持续时间、停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步行时间及停车费用等因素的关系,并且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建立了路内巡航停车行为模型.模型以停车选择过程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定量化描述停车价格对路内停车巡航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停车价格对调节巡航时间具有杠杆作用,非工作出行的巡航时间要长于工作出行.模型有助于解析影响巡航停车行为的关键决策变量,利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实现停车价格的优化调整,从而引导停车选择行为实现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对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道路及停车流量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充分考虑了影响出行者停车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行驶费用、停车费用以及步行费用等,构造了停车场广义效用函数,采用Logit模型来描述出行者的停车选择概率,并假定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满足Wardrop平衡准则。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网络中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问题,提出了具有能力约束的城市道路及停车流量分配的用户平衡模型,并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算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交通需求及停车收费条件下停车流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调控小汽车通勤出行,对深圳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及其立法保障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对深圳市交通拥堵状况和停车收费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分时"差别化的停车收费调整总体思路。重点针对小汽车通勤出行停车时间长、进出停车场时间集中两个特征,提出两种停车收费调整方案——交通方式转移和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征收行政性收费——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并将提高停车收费后停车场经营者新增的收益纳入市财政。最后,从制度层面探讨落实停车收费方案的相关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模拟多类停车设施运营(收费定价)竞争以及出行者的反馈行为,建立了基于用户均衡条件的路外、路内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等3类停车设施的收费定价模型。上层优化模型模拟停车运营者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停车费定价决策,下层用户均衡条件描述出行者以个人出行成本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多类停车设施运营竞争对停车收费定价最优解有显著影响,并且可能导致较低的停车收费水平和较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如人均出行的交通拥挤成本降低,停车换乘方式分担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机动车辆停放选择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增强出行前停车信息查询功能和提高停车诱导效果,提出一种服务于驾驶员出行前对目的地首选以及备选停车场进行车辆停放选择的优化模型,建立了以驾驶员使用最便利,可达性最强,出行停放成本最低为目标的车辆停放选择模型,利用启发式算法计算了模型的备选解集。经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得到多个满足约束条件的合理性停车方案,从而为驾驶员在出行前选择停车场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老年群体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提高老年人出行便捷性和可达性,本文提出一种符合老年群体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在传统Logit模型基础上,选择巢式Logit模型,改进模型中对出行者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以老年出行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理性满意决策准则对模型进行假设,引入无差异阈值,构建有限理性巢式Logit模型。最后,以南昌市老年群体出行方式选择策略数据为例,采用双嵌套连续平均算法求解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出行群体并不总是会选择出行成本最低的交通方式,其方式选择行为受其理性程度与个人倾向的影响;不同出行方式各巢间无差异阈值会相互影响,且随着无差异阈值的增加,各巢间方式选择概率逐渐趋于稳定;老年人的方式选择行为受其理性程度和个人倾向的影响,当出行成本差处于老年人能否做出有限理性判断的某个无差异区间时,选择公共交通概率随倾向系数的变化而改变,且随着倾向系数的增加而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16.
张戎  王林平  闫哲彬 《城市交通》2009,7(2):13-18,12
如何充分利用已建停车换乘设施的能力,又不会由于需求太大在换乘点产生拥堵是政策制定者和P+R停车场(库)运营者的一个挑战。选取上海市地铁1号线两个车站和9号线1个车站进行停车换乘需求行为调查,分析P+R潜在使用者的行为特性,得出换乘点停车费用是影响出行者选择停车换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停车换乘选择行为。将换乘点停车费用作为变量构建停车换乘选择Logit模型,得到停车换乘分担率与换乘点停车收费的函数关系。以上海市地铁莘庄站为例,将相关数据和目标分担率代入模型,反推得到其停车收费标准为5元·次^-1。  相似文献   

17.
合理确定停车收费费率是控制私家车出行分担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重要途径,从私家车出行者效用角度,将私家车出行者理解期望效用与交通方式选择相结合,运用交通方式分担离散Logit模型和私家车出行者满意度函数,建立私家车出行者可接受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停车费对私家车出行抑制作用的私家车停车收费定价模型,为停车费合理定价提供决策依据.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西安市停车收费定价为实证测算.研究发现,基于私家车出行者理解期望效用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确定的停车收费费率阈值是调控私家车出行分担率的最佳停车费费率,当西安市停车收费费率为15元时,私家车出行者的最大期望效用几乎恒定,此时停车收费对私家车出行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利用乌鲁木齐市停车行为调查数据,根据logit模型理论,建立基于不同停车费率条件下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与停车费率变化间的关系,分析不同停车费率条件下的私家车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变化趋势。研究得出停车费率的变化对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政策进行交通需求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分析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行为,建立了满足Logit 关系的城市道路停车流量分配模型。基于收益管理思想,以停车收益最大为决策目标,建立了城市停车费用的双层规划模型,并以7个节点和2个停车场的小型网络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停车需求为10000 pcu·h-1时,随着停车场2停车费用的提高,停车流量不断向停车场1转移,停车场1在停车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收益不断增加,当停车场2的停车费用为4元·h-1时,总的停车收益达到最大;当停车需求为20000 pcu·h-1时,随着停车费用的上升,总的停车收益将持续增加;2个停车场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停车费用存在纳什均衡点,当停车需求为10000 pcu·h-1时,2个停车场的最优停车费用均为5元·h-1;当停车需求为20000 pcu·h-1时,2个停车场的最优停车费用均为最高限价10元·h-1。  相似文献   

20.
低收入人群是城市人口组成的重要和特殊部分,关注并研究其出行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本文首先界定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范围,根据上海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划分出研究对象,总结影响低收入人群出行行为的多重变量,然后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出行目的和出行方式相互影响的巢式Logit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得到低收入人群出行行为选择的特定规律。结果表明,出行时段、出行费用、出行优先政策以及出行目的对低收入人群出行方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