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南广铁路所经过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接触网运行中出现的雷害情况,通过分析接触网的雷击类型及其作用范围,研究接触网线路增设避雷器和架设避雷线2种方案的雷电防护效果,并提出南广铁路接触网雷电防护方案设计优化的建议,以提高接触网线路的雷电防护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我国客运专线建设速度加快,所经地区地理、气象、气候条件差别较大,情况复杂,如果接触网不设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为保证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在分析德国、日本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气化铁道现状,提出广深线接触网系统防雷的改建建议。通过分析和理论计算,对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防雷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针对电气化铁道中部分线路遭受雷击较频繁的现状,对广深线接触网遭受雷击跳闸进行了统计分析,建议广深线全线架设架空地线,架空地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在强雷区应设置避雷线,对客运专线应切实做好避雷器和避雷线的接地,保障避雷设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单线区段与复线区段雷击次数与雷暴日的关系,给出了雷击接触网不同位置的过电压类型及不同类型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幅值计算式,分析了接地电阻、避雷线和避雷器对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雷击类型下接触网现有的耐雷水平及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后可以有效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结合现有的一些避雷线屏蔽计算方法,提出一种适合工程推广应用的避雷线高度设计方法,并得出以下结论:推导了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高度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简单便捷;避雷线高度对耦合系数以及雷击跳闸率影响较大,随着避雷线高度增加,F线、T线耦合系数逐渐减小。绕击跳闸率随着避雷线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反击跳闸率增加,而总跳闸率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反而缓慢增加。在雷暴日不高地区,滚球半径推荐采用60 m;而在雷暴日较严重地区,推荐采用45 m。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滚球法比电气几何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过程更简捷.单线铁路的接触网避雷线高度明显高于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且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高,避雷线的架设高度也随之增高,近似成线性增长.避雷线的高度还受到滚球半径的影响,滚球半径越大,避雷线架设的高度越低,设计避雷线高度需要采用合适的滚球半径.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地理区域跨度大,而且无备用系统,因此雷击一旦形成永久性故障将造成供电区段的停运。根据规范只有强雷区接触网才架设独立的避雷线,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一般处于多雷区,接触网未设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为保证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文章结合我国高速铁路供电方式,提出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建议。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对我国高速接触网防雷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鉴于我国已开通的高速铁路雷击事故较频繁,通过对接触网遭受雷击闪络次数的计算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AT供电方式时,保护线PW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正馈线采用合成绝缘子;(2)高速铁路应做好避雷器和保护线的接地,保障避雷设施正常运行;(3)建议完善我国接触网系统的耐雷水平、跳闸率或故障率等具体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的接触网随着电气化铁道分布极广,所经过地区的地理、地势、气象、气候条件差别较大,情况复杂,由于没有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为了提出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和技术,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接触网防雷现状,然后分析了雷击接触网时的过电压情况以及接触网上安装避雷器的优缺点,为接触网防雷接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气化铁路接地困难区段避雷线架设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接地困难的路基段接触网支柱大多采用自然接地,支柱接地电阻较大,雷击避雷线后容易遭受反击。分析间隔接地改造和部分绝缘改造对接触网雷电防护性能的影响,并利用PSCAD/EMTDC仿真分析两种接地改造方案的雷电防护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避雷线接地改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间隔接地改造时,接地改造后支柱耐雷水平有较大提高,未改造支柱耐雷水平几乎不受影响,并且接地改造间距小于200 m时雷击跳闸率有较好改善,大于200 m以后雷击跳闸率基本没有改善;采用部分绝缘架设时,导线绝缘子由最初的反击过电压闪络演变成感应过电压闪络,无论避雷线绝缘肩架的绝缘等级高低,都无法提高接触网的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因此不建议采用避雷线绝缘架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尤其是接触网针对雷害事故采取了一系列防雷措施,雷害事故比例有所下降,改善了雷害事故频发的局面。避雷线作为铁路接触网避雷措施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暴露在旷野中,分布很广,常年受到风、冰、雷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可能导致避雷线断股、断线,给接触网正常运行带来危害。针对避雷线运行断股断线可能出现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深圳地铁运营实践,分析了接触网电压波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接触网雷击的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当雷电直接侵入接触网时,距雷击点最近的绝缘子会率先发生闪络击穿,避雷器仅能限制同一支柱绝缘子两端的电压,而不能对其他缘缘子形成有效保护。建议接触网防雷设计应因地制宜,架空地线宜兼作避雷线,采用不平衡绝缘策略,使用串联间隙避雷器。  相似文献   

11.
雷击将造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子闪络,影响供电的可靠性。现有的研究表明,在直供方式中,接触网的绕击耐雷水平远低于其反击耐雷水平,因此架设避雷线有利于提高接触网的整体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率。研究回流线升高兼做避雷线(方案1)与单独架设避雷线(方案2)对接触网防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避雷线位置合适时,两种方案均能对承力索的绕击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单独架设避雷线时,回流线与避雷线共同作用,增大与承力索的耦合系数,并对雷电流起到分流作用,从而提高接触网的感应耐雷水平与反击耐雷水平。因此方案2的感应雷耐受水平与反击雷耐受水平均略高于方案1,但总体投资要大于方案2,现场应根据雷害的严重程度及投资比较,选取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铁接触网防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铁自开通以来,在雷雨天气接触网设备遭受雷击频繁跳闸,给铁路运输秩序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接触网结构进行优化,在支柱上方架设避雷线的方法对高铁防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推导单线和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由此得到避雷线架设高度与雷电击距、接触网实际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避雷线架设高度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明显小于单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采用给出的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以广-深铁路为例,根据其不同线路形式和接触...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放电过程,得出雷击的主放电过程对接触网设备破坏极大,高速铁路接触网与电力系统220kV架空线路的落雷次数相当,接触网的绝缘等级较低,直击雷、感应雷均会破坏接触网绝缘性能。提出在现有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基础上,应注意参考国内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构建高速铁路区域化接触网雷电设防网络;利用雷电监测网统计的雷电活动数据,提高接触网雷电设防精度;判别铁路沿线直击雷、感应雷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接触网防雷措施;灵活采取独立避雷线或利用保护线、正馈线兼作避雷线的技术方案,并适当提高氧化锌避雷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地面接触网和高价接触网无防护及设置避雷线的闪络情况,并对避雷线设置在不同高度处的防雷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接触网雷害防护措施宜采用避雷线+带间隙避雷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导线离地高度和线路绝缘水平与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相当,雷电防护应以防感应雷为主.本文对接触网感应过电压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统计方法计算了接触网感应雷击跳闸率,提出了采用避雷线、绝缘子保护间隙和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种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海外项目,本文对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我国技术体系为基础,从技术标准对比、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接触网参数、避雷线悬挂型式和供电线架设的问题,提出了适宜的工程对策,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杨凡 《电气化铁道》2021,32(2):65-70
为了应对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海外项目,本文对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我国技术体系为基础,从技术标准对比、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接触网参数、避雷线悬挂型式和供电线架设的问题,提出了适宜的工程对策,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铁路大都架设在空旷的野外和高架桥上,没有避雷线的防护,并且高速铁路线路分布地域广,接触网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接触网段遭受雷击时将会引起列车车体过电压,危害车内信号监测与控制设备的安全。基于某型动车组的车体接地方式,阐述了雷击接触网时车体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及入侵途径:一是雷电流通过避雷器注入车体时引起车体电势瞬时抬升,二是接触网中的雷电流在车体-钢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势。通过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得出在典型雷电波击中接触网时,车体瞬时电势幅值,并提出了降低车体过电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苏州市当地的环境、气象、地质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分析了几种雷击发生闪烁事故的风险,对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项目的供电系统接触网结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和国家电网供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对本项目进行了研究和论证,认为可以取消正线和车辆基地供电系统在接触网上的防雷架空地线,寻找采用其他方法代替避雷线的防雷作用。此举既保障了车辆的安全运营,又节省了投资费用,也提高了线路沿线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