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芮睿  王昊  崔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53-154,161,2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时由于沿线的地形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该文结合实际,对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其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东平兴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阐述了打造低碳高速公路的基本思路,介绍了低碳高速公路建设在设计、施工和运营3个阶段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以平兴高速公路为对象进行了节能减排效益分析,证明通过高速公路低碳建设可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低碳高速公路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遵循高速公路一般建设程序,将低碳高速公路系统技术框架划分为低碳高速公路规划技术、低碳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低碳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低碳高速公路运营技术和低碳高速公路能源管理技术等5大技术板块,对每一板块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形成低碳高速公路系统关键技术框架。可对今后低碳高速公路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建设中能源消耗巨大,加强对公路施工期节能减排管理意义重大。文中从能耗监控技术、节能减排效益核算和能耗监控应用三方面对近期关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期能耗减排监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建立绿色公路路面建设期环保评价体系和绿色低碳施工技术体系,推动公路建设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现状,选取国内典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指标、建设条件和施工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施工期相应的保通方案,讨论了各保通方案的特点;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规模及实际,分析了各保通方案的适宜性,得出了京港澳高速改扩建保通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龙怀高速公路龙川至连平段为实例,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角度探索项目从土建施工期率先实施临时用电和永久用电相结合的整体思路和流程,最终做到一线架通,全线共享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速公路运营期节能减排技术实施效果的量化评价问题,从公路日常运营能源节约水平、公路附属设施能源节约水平2个方面构建了高速公路运营期节能减排评估标准体系,并以平兴高速为例,分析和计算出平兴高速运营期内节能减排技术实施后的能耗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量化的评估标准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高速公路运营期的节能减排状态,为高速公路运营期节能减排技术实施效果的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邵怀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公路环境监理的内涵及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环境监理的现状,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建立高速公路环境监理的必要性。针对邵怀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环保问题,探讨了其施工期采取的环境监理措施与实施方法,提出了建立"五同时"环保制度、环境监理认证体系和完善高速公路《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建设期是主要碳排放来源,桥涵工程贡献最大;在建设期碳排放方面,材料物化是主要来源,建设施工是次要来源,其中水泥低碳材料替换及土石方运距减少是主要减排方向;在运营期碳排放方面,电能消耗是主要来源,电耗降低与清洁电力使用是主要的减排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等环节碳排状况展开详细调查,确定了碳排放清单;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分析了各高速公路碳排放量;通过各环节碳排放比重及权重系数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建设过程的关键环节,即集料加热、沥青加热和拌和过程,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66.58%、14.39%和12.29%;在此基础上,量化对比分析各环节碳排放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建设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公路建设由高碳排放模式向低碳排放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1.
红岩村滑坡地处深切峡谷区域,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坡脚而形成的典型滑坡,采用了削坡、抗滑桩和锚杆加固等工程治理措施。为了确保该滑坡治理工程的安全施工及验证其加固效果,对其进行了施工期变形监测,通过分析深部位移和地表位移两种监测结果,揭示了滑坡的蠕滑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这一典型病害,对其演化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对采用乳化沥青灌浆处治脱空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乳化沥青灌浆在湖南省(湘)潭-耒(阳)高速公路的应用实践,通过对养护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乳化沥青灌浆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价,对其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测算。  相似文献   

13.
目前阶段,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皆已成网,形成了区域的运输干线和交通骨架,开辟新路线的新建高速项目越来越少。因此,将现有高速改扩建工程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但拟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往往交通量较大,一旦实施全封闭施工方法中断交通,将会给沿线的国省道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甚至会导致交通瘫痪,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影响。借鉴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分析改扩建工程全过程中对公路本身的交通和安全造成的影响,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去进行主动组织和引导交通。基于此,将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和临时交通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渝蓉高速公路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试点项目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验收,标志着渝蓉高速公路作为我国第一条完整意义上的全程广泛应用绿色低碳节能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成的高速公路各项低碳节能指标全部达标合格。渝蓉高速低碳示范工程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参与了交通运输部第一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试点。在市交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渝蓉高速公司提出了"成渝新干线,低碳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了高速公路紧急事件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的含义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结构特点及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各因素,构建了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此评价指标繁多且不易量化等特点,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既全面考虑又兼顾重点的系统实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集,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得到实施效果评价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多层指标权重。算例中对北京某高速公路紧急事件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的计算结果为77.21,实施效果综合评价结论为"较好",与实际相符,说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对系统实施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0,(6)
路面工程作为高速公路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的成本中占到很大的比重,因此公路路面施工中混合料日核算管理应用对于项目的盈亏可以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阐述路面施工中混合料日核算管理的体系建设和实施流程,重点分析日核算对于成本风险识别管控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核算数据反馈到现场路面的施工控制改善效果进行总结,从而提高路面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不同溶洞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溶隧道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隧道不同位置出现溶洞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初期支护构造措施。该项技术将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项目占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用地,大多数地方要求高速公路按高架桥的模式建设,地方利用桥下空间配套建设地面道路,本文结合G92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二期地面道路项目对高速桥梁下路基施工给既有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进行充分研究,特别是对于高速互通设置路侧辅墩路段,地面道路路基填筑时在辅墩两侧形成不均衡加载,对辅墩产生水平推挤,对辅墩桩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路基填筑对桥梁桩基影响的充分分析提出了三个处理方案,分别从投资、用地、承台及墩柱位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荐采用的方案,同时对施工期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可为以后的高架结合地面道路的路基填筑施工方案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进行生态防护与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贵州高速公路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施工现状,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渝邻高速公路整个路基施工期只有18个月.在渝邻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为了减少路基沉降问题,对全线重点高填方段落采取了强夯措施.对渝邻高速公路强夯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填方路基强夯再压实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