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峡龙滩为红水河上游集急、弯、险、浅于一体的重点碍航滩险之一。结合峡龙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滩的滩险特性、成滩原因、碍航情况.通过采用疏浚、切嘴和炸礁等整治工程措施,调顺航槽、增加航深、减缓流速、比降,有效地解决了峡龙滩急、弯、浅的碍航状况,为船只安全航行提供了良好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峡龙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峡龙滩为红水河上游集急、弯、险、浅于一体的重点碍航滩险之一.结合峡龙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滩的滩险特性、成滩原因、碍航情况.通过采用疏浚、切嘴和炸礁等整治工程措施,调顺航槽、增加航深、减缓流速、比降,有效地解决了峡龙滩急、弯、浅的碍航状况,为船只安全航行提供了良好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铜鼓滩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铜鼓滩处于两反向河湾的过渡段,枯水期上口水深浅,不满足尺度要求,中段航槽落湾,弯曲半径小,下口流速大,流态乱,上下水船舶航行危险。在有关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滩段的演变规律及碍航机理,对弯道浅险滩的整治方案和整治建筑物结构等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这对山区河流类似滩段的治理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满足航道要求,选择右槽整治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满足航道要求,选择右槽整治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嘉陵江八字脑滩群位于凤仪航电枢纽库尾,由于马回电站发电泄水口与船闸出口分散布置,导致八字脑滩段右汊槽窄水浅,左汊又极其弯曲和狭窄,不具备通航条件;同时,大石塘滩段的沙卵石江心洲将嘉陵江水分为左右两汊,左汊较顺直,但枯期水深不足,右汊弯曲半径较小,不能满足高等级航道建设标准。针对嘉陵江八字脑滩群河段的碍航特征,应用数学模型对两种不同的整治方案进行水流条件以及泥沙淤积情况计算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河段水流的运动及泥沙的淤积情况;从整治效果看,方案一相对较优,泥沙回淤量较少,航槽相对稳定,可作为该滩整治方案,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脑子滩处于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是川江三大淤沙河段之一.天然情况下,汛期淤沙一般能得到及时冲刷,对航行影响不大.三峡成库后,由于汛后10月份水库开始蓄水,汛期淤沙得不到足够的冲刷,将产生累积性淤积而出浅碍航.本文分析了天然状态下该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碍航原因及三峡成库后该滩段河床演变.并提出了整治设想.  相似文献   

8.
斗笠子滩是长江上游渝叙段著名的枯水急流滩,虽然经过多次整治,但现在枯水期仍然碍航.笔者在文中基于收集的历年地形、水位、流速资料,对斗笠子滩险的河床演变状况进行细致分析,进而探求滩险成因及其演变规律,为斗笠子滩险整治工程的方案确立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特性、滩险演变趋势及碍航特征、航道整治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泸渝段航道整治的原则、通航水文标准、设计水位与整治参数,给出了整治工程设计和整治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10.
从水沙运动与河道演变的关系研究乌江狮子口滩群弯曲航道演变与碍航机理。应用河道演化所遵从的最小水流功率损失判据,分析了滩险成因;考察了复杂滩群弯道水流能量在空间上的分配特点;比较了不同整治方案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探寻有效的整治措施并总结复杂滩群弯曲航道整治的特点。研究结果对山区河流在弯曲航道段复杂滩群碍航整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长江航务管理局实测统计的2006年-2009年各航段月客流量数据,运用蒙特卡洛等方法,对重庆至宜昌段总月客流量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绘出了其概率分布函数图和概率密度分布图,得出重庆至宜昌段总月客流量近似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黄洲新滩险段是长江位于皖苏交界处的咽喉要道,船经此段行驶是否安全、通行是否高效、营运是否经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长三角经济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顺利实现。本文对黄洲新滩险段通航能力作了较详细的论证,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现行通航规则的意见与建议,即在不同的时段实施不同的通航规则,高水位期实施分道通航制,中水位期实施双向航路制以及在枯水期实施单向通航制,对通航安全管理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长江泸州河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实施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该工程修建后该河段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建码头后该河段通航条件基本能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长江泸州河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实施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该工程修建后该河段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建码头后该河段通航条件基本能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江江苏段多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船舶在航行和避让时其行动通则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了加强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指出严格遵守规则和按章操作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先决条件,以期船舶的驾引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江苏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长江航道的整治改善,进出长江的海轮日趋大型化、大吃水化。本文在讨论了进江超大型海轮的操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引领好望角型海船进江及停靠张家港海力码头的实际经验,就超大型船舶在长江上的航行、避让、锚泊及靠离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珠江口水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该水域开展地质调查作业使得水上交通风险增大,如何在特定的水域实施特定的作业工艺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笔者通过珠江口实际案例分析开展通航安全保障性探讨,针对珠江口水域通航环境进行水上交通风险分析。从涉及到的作业施工方、作业水域周围过往船舶以及海事管理等其他保障服务部门诸方面,在分析地质调查作业整体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相关风险耦合后存在的风险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通航安全保障性措施建议,以此来降低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风险概率,并为类似的水上地质调查项目开展通航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嘉陵江广元城区河段为多个连续弯道组成的复杂河湾,弯道阻力大,行洪能力弱,导致广元城区洪灾频繁,损失十分严重.为了提高广元市城区河段的防洪能力,拟实施嘉陵江塔山湾河段裁弯综合治理工程,但工程对河势和航运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河工模型试验,主要从通航角度对单一裁弯方案、双河并存裁弯方案的布置与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双河并存方案老河槽内通航条件较好、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选择其为推荐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三峡蓄水后支流的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但由于常规的内河通航标准没有考虑水库蓄水对支流航道的影响,因此不能采用常规体系来定级三峡库区支流航道的技术等级。以支流梅溪河为例,从水流条件、航道尺度、通航保证率等方面对三峡成库后支流的航道技术等级定级进行了初步探讨;将该标准体系应用于梅溪河,得到了三峡蓄水后梅溪河的航道标准。成果为三峡及类似库区支流航道技术等级的界定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狭水道航道,每天有大量的海轮进出该航道,安全航行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船舶在狭水道中安全航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海轮在长江安全航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