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辐射沙洲研究开发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孟国 《水道港口》2011,32(4):229-243
对辐射沙洲研究开发的若干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综述,包括辐射沙洲的发现、成因、物质来源、形态特征、表层沉积物组成、演变、水动力泥沙环境、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2.
辐射状沙洲港口建设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家顺 《水运工程》2006,(10):94-97
分析辐射状沙洲地区动力地貌、地质、水位、波浪等的特点,重点论述位于辐射沙洲地区的大丰港、吕四港的码头平面布置、航道、水工结构的特点,总结设计和施工经验,提出以后该区域设计、施工须考虑的因素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下游旅行过的人都知道,九江和安庆之间有个著名的风景点小孤山,它兀立在江水当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小孤山下游几公里处曾是抗日战争初期激烈的战场,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日寇溯江西进侵占华中重镇武汉,曾经苦心经营,在此设置了一条“马当阻塞线”。马当地处江西省彭泽县境内。江南岸是马当山、长山等连绵的山峦,与上游几公里江中的小孤山遥相对峙。北边是搁排洲、瓜子号等沙洲。马当矶犹如一把巨斧楔进河道,使这里江面狭窄,不足千米,水流湍急。矶头下游,江面陡然加宽到3000米左右,浅滩淤积。险要的地形使这里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咽喉。因此,国民党军队在这里组建了马当阻塞工程处,组  相似文献   

4.
企业介绍     
《船艇》2002,(11)
张家港市沙洲船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张家港市沙洲船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全国文明、卫生城市一一张家港市,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该公司具备产品开发和较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工厂拥有铸铁、铸钢、铸铜、金切加工、装配、检验等车间和部门,具备年产20000余组阀门能力。公司既能按照中国国标(GB)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三峡大坝清水下泄影响,沙洲水道滩槽变化不利于通航。根据长江航道治理规划及通航要求,分析沙洲水道实测资料,提出了沙洲水道航道整治思路;开展系列定床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方案对左汊分流比的影响,选择水流结构较优的方案进一步开展动床模型试验;通过典型年动床模型试验,考察河床冲淤、局部冲刷、航槽稳定等,确定了沙洲水道整治的推荐方案:黄州心滩头部布置3条带钩头护滩带,左汊内布置2道加长潜锁坝,其顶高程4. 59 m。相关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1980年1月8日至12日在江苏沙洲召开了船用污水处理装置及焚烧炉样机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设计、生产、使用、船检、港监和教学等有关方面64个单位99名代表。所鉴定的船用污水处理装置及焚烧炉样机是由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研究设计、沙洲船用锅炉厂制造的。与会代表认为,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排放型物理化学法净化粪便污水,以焚烧炉处理油水污泥和固态垃圾,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  于海 《水运工程》2011,(1):94-103
江苏洋口离岸13 km外海辐射沙洲上建设大型人工岛,具有浅海、无遮掩、风浪大、潮差大、工程量大、工期急迫、施工依托条件差等特点。通过对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实施情况、效果评价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分析,探讨和总结外海辐射沙洲上建设人工岛的关键技术,为人工岛后续建设和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远离大陆辐射沙洲人工岛建设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洋口离岸13 km外海辐射沙洲上建设大型人工岛,具有浅海、无遮掩、风浪大、潮差大、工程量大、工期急迫、施工依托条件差等特点.通过对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实施情况、效果评价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分析,探讨和总结外海辐射沙洲上建设人工岛的关键技术,为人工岛后续建设和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江苏如东人工岛建设对周边水动力及泥沙冲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南黄海辐射沙洲这样一个水动力和泥沙环境都相当复杂的区域建设浅水人工岛,不仅要考虑人工岛本身的稳定型问题,还要深入地认识浅水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流场和泥沙冲淤是否造成目前潮流动力场和"水道—沙洲"系统格局的较大变异、自然演变的趋势性过程是否因人工岛建设而加速或逆转。通过整体潮流泥沙物理模型研究了西太阳沙人工岛工程对滩槽演变趋势的影响和工程区滩冲槽淤的短期波动,探讨了如东人工岛工程建设后,岛周围水动力和泥砂冲淤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冲措施。结果表明,拟建人工岛工程建设引起的水流动力变化主要在西太阳沙附近的浅水区,并局限在1.5倍人工岛直径范围内,对邻近水道深槽区的潮流动力没有影响。人工岛工程没有改变西太阳沙周边各水道潮流动力场格局,没有引致水道间潮流动力此消彼长的变化、未改变控制西太阳沙"水道-沙洲"系统演变的动力泥沙环境,西太阳沙核心部位的稳定主要取决于西太阳沙北侧潮流动力增强的自然演变过程。就人工岛建设而言,东北岛壁前沿有效的防冲护底措施对沙洲核心部位稳定和减少北水道深槽淤积泥沙来源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双  黄志扬  张建锋  陈中 《水运工程》2015,(11):110-114
大丰港进港航道地处苏北辐射沙洲北缘的西洋水道,目前为自然水深航道。由于苏北辐射沙洲地区缺少航道开挖的工程实践,为了科学审慎地推进大丰港区15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于2012—2013年在工程海域开展了航道试挖工程。试挖槽挖泥厚度约3.1 m,监测期12个半月内累计淤积厚度1.72 m,稳定期月平均回淤强度为0.12 m,在正常年份大风作用下来出现明显淤积。试挖工程监测研究成果为大丰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辐射沙洲海域航道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95,(2)
沙洲船用锅炉厂实施租凭经营战略,使连续三年亏损的苏州锅炉厂在半年内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2.
简介东平水道新沙洲河段的基本情况、整治工程措施及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辐射沙洲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水动力泥沙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使用水文泥沙特征分析、卫星遥感分析、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波浪数学模型(SWAN模型、缓坡方程、多向不规则波Boussinesq方程)计算、波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泥沙淤积计算、骤淤计算与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辐射沙洲中的如东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水动力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深水港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在辐射沙洲海域中进行深水港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简介东平水道新沙洲航道错口的设计方案、实施情况及其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综合使用水文泥沙特征分析、卫星遥感分析、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波浪数学模型(SWAN模型、缓坡方程、多向不规则波Boussinesq方程)计算、波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泥沙淤积计算、骤淤计算与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辐射沙洲中的如东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水动力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深水港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在辐射沙洲海域中进行深水港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蒋文俊 《船艇》1997,(8):28-29
我们江苏海陆锅炉集团公司的前身就是沙洲船用锅炉厂,至今一直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联营企业。廿多年来,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支持和关心下,为造船行业服务,为国内外船舶配套船用锅炉和  相似文献   

17.
《水运工程》2004,(1):70-70
一项标志江苏经济由“长江时代”迈向“江海时代”的宏大工程——可建20万吨级泊位深水大港的南通洋口港区开发工程,于2003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洋口港位于长江三角洋东北翼,长江口北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建港所在的烂沙洋水道一般水深在17m以上,可直通太平洋国际主航道。洋口港将最终建成一个拥有若干个10万至20万吨线泊位、45km2临港工业用地、70km疏港铁路、80km联江运河、100km疏港高速公路的现代型深水海港,可容纳逾千亿元的项目投资规模。洋口深水海港的开发建设,将改变江苏沿海辐射沙洲管千公里海岸线上没有5万吨级以上深水海港的历…  相似文献   

18.
德国威悉河口滩地宽广,有无数的沙洲和许多大的分流,潮流在主要为细沙的冲积河床中运动,泥沙输移量极大。介绍威悉河口深水航道的开发过程、所采取的整治措施以及新的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苏北辐射沙洲海域是否具备建设深水航道条件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围绕该海域即将建设的首条人工深水航道——吕四1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工程,在归纳工程海区水沙运动特性和岸滩演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试挖槽回淤分析和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对辐射沙洲南缘小庙洪水道深水航道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小庙洪南水道水流沿深槽、潮动力较强,含沙量总体不大,近期深槽格局相对稳定,为吕四1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常天气情况下航道回淤强度不大,即使在5 a一遇大风作用下,航道回淤也并不太严重;小庙洪南水道基本具备1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20.
洋口港北航道及LNG船舶的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洋口港位于黄海南部,在江苏省如东县境内。港区位于如东县海岸外辐射沙洲黄沙洋主槽与烂沙洋深槽汇合处。距离上海港约150nmile,距离连云港约230nmile。江苏LNG接收站码头位于辐射沙洲的西太阳沙上。一期工程设计规模350万吨/年,于2011年初建成,能满足12.5万~26.7万m~3LNG船舶靠泊;二期工程的设计规模650万吨/年,预计2013年底建成投产。该工程与西气东输管网连接,主要对华东地区及北方供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