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分析船型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原则,分别对航标工作船、航道测量船、航道巡航快艇、趸船浮码头、应急指挥艇等船型在船舶主尺度、船舶布置、船舶线型、船舶设备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建议,对现有航道维护管理船舶的改造、维护、保养以及新造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等均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采用的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模型精确度不高,无法准确描述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模方法,通过计算航道弯曲半径,及船舶安全通过的最小弯曲半径,分析航道弯曲半径与船长关系,计算船舶能够顺利通过的弯曲航道宽度,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数与航道曲率之间的关系,利用最小平方法确定交通事故数与航道曲率之间关系误差,从而建立航道曲率与相对事故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航道水深和航道宽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顺直河道单线航行和双线航行航道宽度,确定了顺直河道长宽比与船长的关系,并计算船舶安全通过弯曲河道所需最小航宽,并对其中参数进行计算,综合二者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立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模。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弯曲河流和航道尺寸与船舶通航能力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修复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两侧破损的护岸,恢复航道的航运功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需要对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护岸进行改建。根据现状老护岸的实际情况、航道规划和生态要求,提出"以岸造景,以景建岸"的护岸改造理念,并针对航道的不同水域,设计4种护岸结构型式,用于改建老护岸。护岸经改建后,护岸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骅赵东石油平台航道及港池疏浚工程为背景,针对施工船舶耙头工作适应性不强、石油平台下存在疏浚死角、耙头维修安全隐患大等工程难点,通过对施工船舶设施的改造和施工工艺的优化,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完工,并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合裕线航道整治工程中湖区航道特点,分析了影响湖区航道尺度计算的各种因素,提出在设计代表船型(船队)选定后,湖区航道尺度应重点考虑航行漂角、船舶交会时船吸现象、船舶航行下沉量和风浪变化等因素,可为湖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江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道水深是表征航道条件、开展航道维护决策、指导船舶航行最重要的航道尺度指标。针对日益增长的航道条件动态监测、航道信息服务需求,在现有航道水深测量、航道水位改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系统的功能,探讨在航营运船舶采集的水深数据的接入、传输、存储、处理、可视化与运用等技术问题。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提出了利用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并就技术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建议。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航道水深的监测能力、拓展航道水深信息来源、降低航道水深信息采集成本、提高航道水深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管理船舶内部装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分析现有船舶内部装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原则,对内部装修的基本要求、装修原则、施工工艺、检验标准、装修材料、设备配备和布置等提出了标准化建议,并分别对不同船型的不同功能舱室的内部装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现有船舶的改造、维护、保养以及新造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等均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内河运输船舶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仲 《江苏船舶》2003,20(6):9-11,15
江苏发展内河运输的条件得天独厚 ,内河运输在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江苏内河运输船舶应与航道建设协调发展 ,实行挂桨机“落舱”改造和运力结构调整 ,大力推广标准船型的应用 ,以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弯曲河道对船舶通航影响的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弯曲河道水流运动特性,结合船舶操纵性能,论证河道弯曲与船舶安全航行之间的关系,给出弯曲河道船舶安全通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青岛港前湾单向航道扩建工程结束后航道通过能力变化,进一步提升航道服务水平,基于Flexsim仿真平台,建立青岛港港口时空作业系统,构建青岛港前湾航道仿真模型。根据不同水平年通航船舶分不同吨级、船型通过前湾航道的艘次预测结果,开展仿真试验,对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实施前后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有效提升了航道通过能力,提高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航道扩建后确定船舶通航标准提供重要理论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东溪口航道整治船模通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方 《水运工程》2017,(2):71-76
东溪口水道受上游斗笠子急滩和下游东溪口浅险滩2个连续滩险的影响,航行条件较差。针对东溪口水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3种不同的整治方案。为分析河段整治后不同方案效果、船舶上滩条件、上滩难易程度及航行参数情况,采用小比尺船模进行船舶上滩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成果的比较分析,选出最佳工程方案,突出了船模试验在河工模型测量技术中的优势,在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舟山市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是我国七大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全国首个绿色发展标杆的石化基地,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建设对基地发展十分重要。通过挖掘水域优势,将LNG船舶移动安全区设定为前1 n mile、后0.5 n mile、左右各1倍船长(约300 m),给对向船舶预留了约360 m宽的通道,解决了LNG船舶航行过程中对向封控的问题。通过使用代入法,分区段定量分析LNG船舶进出港过程中需要协调避让的船舶数量,形成LNG码头建设后的交通场景。通过对沪舟通道岱山北航道桥、LNG船舶和周围水域的三维建模,采用操纵试验手段,得出LNG专用航道转向点与跨海大桥的安全间距不宜小于6倍船长。  相似文献   

13.
林强  徐峰 《水运工程》2011,(3):126-130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船舶失控后运动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船舶操纵理论,结合苏通桥桥区水域的具体水文、气象以及航道条件,确定船舶失控后的各种运动参量,判断失控船舶是否能够安全通过大桥,并为船舶操纵和管理人员提供行动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吸盘挖泥船装备的改造、泥驳靠泊及装驳的稳定性控制、船舶安全监管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的研制与集成,实现了吸盘式挖泥船舷外装驳的施工作业,保证了航道疏浚施工的高效、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6.
关于浅水影响及其改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浅水船型试验研究实例讨论浅水影响问题,强调内边界条件对船舶浅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一例双体船的试验研究提出通过加装尾后水翼改善船舶浅水性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恺  韩非非  李俊星  张玮 《水道港口》2010,31(5):533-536
结合船舶领域概念及桥区限制性航道船舶航速公式,采用标准船型船舶吨位与船舶长度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推求两者关系。引入加权平均船型概念,建立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与以往公式进行对比认为,文章提出的方法结果较为准确,计算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珠江水域航道情况和推荐大型船舶驶入广州港的航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试验分析风、流压偏角等因素与超大型船舶在航行时航迹带宽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在风、流以及波浪作用下,进出港航行所需航道宽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港口航道交通管理的要求,探讨如何利用VTS系统对航道船舶交通和浮标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利用航道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具体的管理监控方法研究和报警装置的设置,对合理组织船舶交通、预防船舶误航、船舶航行动态信息提供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