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赣州三康庙环岛为例,分析其交通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对其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措施,并对不同措施进行了交通评价,从而得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与上海五角场环岛、陆家嘴环岛等相关案例的类比,对城市环形交叉口常见的交通问题、解决思路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2.
冯伟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01-106,9,10
武汉鲁巷广场位于中国光谷的中心地带,是六条道路的交汇点,中央形成交通及景观环岛。该文从分析周边的路网特征、环岛交通现状和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出发;在借鉴国内同类型环岛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各方面,探讨了环岛广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交通衔接、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工程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结合武汉光谷广场环形交叉口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大、交通承载趋于饱和的现状,考虑现状下沉庭院行人及非机动车坡道对电动车通行存在较大困难,造成环岛内机非混行严重。文中提出从源头控制驶入环岛的车流量,降低环岛交织段的交通负荷度,进而提升环岛通行效率的交通拥堵改善方案。基于Wardrop交织理论模型,对光谷环岛各交织段的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并利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模拟光谷广场环形交叉口运行状况,交织段负荷度、行程时间、延误、排队长度等方面的仿真结果均显示本方案对提升环岛通行效率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对交叉口的瓶颈作用,采用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禁止交叉口车辆左转,将左转车流引至次要道路的环岛处进行掉头,将左转车流变成直行车流,并根据车速、道路和交通条件推导了掉头环岛与交叉口的距离、半径和车道宽度的计算模型。经过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以后,使交叉口的车辆禁止向左行驶,促使冲突点减少且信号控制只需两个相位,能够将交叉口信号灯的利用率提升,对交叉口运行效率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无环岛5路交叉口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频发,提高该类交叉口的安全性及其通行效率是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学院以武汉市南湖壕沟无环岛5路交叉口为例,采用交叉口复杂度、车辆平均延误、排队长度、停车次数及服务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对交叉口渠化、交通组织、信号配时等方面进行组合优化设计研究,结合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模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明显改善了该路口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环岛内车辆换道行为频繁发生影响环岛内交通运行效率,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并阻断整个交通等问题,考虑到环岛和高速公路类似,进出车辆都在同一侧发生且车辆只有交织冲突,将环岛看成一条短的环形高速公路,用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来分析环岛内的交通流特性,并基于现有换道交通流理论,通过引入换道强度变量ε(t,x)对无信号控制的环岛内交通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其运行特性,建立考虑换道行为的多车道环岛交通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换道强度变量的无信号环岛交通流模型能真实反映环岛内交通情况;通过数值例子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证实频繁的换道行为会降低环岛的车辆实际通过能力。研究是对现有文献中无信号控制环岛交通流建模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市环岛尤其是五路环形交叉路口已不适应当前城市交通运行需求。通过对五路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症结进行剖析,并结合国内外众多环形交叉口改造方案,找到适宜不同类型交叉口的改造方案与思路。以北京市密云区长城环岛的改造为工程背景进行案例分析,为五路环形交叉口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环岛是一种常见的交通组织方式,但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环岛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已经严重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不符合便捷、安全的交通需求。文章以张家港市内包基环岛为例,对因各种原因暂不能拆除环岛的情况下,运用改进型多进口协同放行信号灯控制法对环岛的交通组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岛广场人车矛盾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城市大多数都是在原有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在20世纪初沿用了西方的城市规划思想,将放射状的城市道路系统应用在城市规划中,形成了带有环岛广场的放射状的城市道路系统。该文通过分析这些城市的环岛广场人车矛盾现象,归纳出环岛广场人车矛盾的三种类型,并总结出环岛广场人车矛盾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城市环岛广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孔令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228-231,237,7
环形交叉口经常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该文详细探讨了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优化方法、改善策略。根据环形交叉口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确定了信号灯的相位配置及主要交通参数。结果表明,其对环岛交叉口改善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1.
五路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路交叉口通常用环岛来组织交通,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现在成了道路上的主要拥堵点,是交通界公认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探讨五路交叉口的改善方案显得尤为必要。结合城市多路交叉口的常见问题,探讨了五路交叉口设计中的五路环形交叉、五路信号控制、五路环岛加信号控制、五路改四路等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其适用条件。以实际五路交叉口改造为例,对各个方案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五路环行交叉口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环岛交叉口交通流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施工期间环岛交通组织的基本思路与原则,根据宝安公路沪嘉立交段改建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路网交通组织与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交通量增长和市政配套需求等原因引起的道路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不同道路因其交通功能、改造需求及建设条件不同,设计方案千差万别。介绍了北京市京藏高速公路北辅路(西关环岛~南辛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违法是指单位或个人在道路交通或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活动中,违反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妨碍交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影响交通畅通,侵犯公民交通权益的过错行为。交通违法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违法主体、违法客体、违法的行为、主观过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而所谓主观过错,就是违法行为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持的心理状态。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是交通参与者在交通违法心理的直接作用下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导致交通违法的心理因素很多,影响的因素也较复杂。研究交通违法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分类特征,对我们取缔交通违法,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现就交通违法心理特征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某市区域路口改造为例,综合运用环岛与信号灯联合控制,把环行路口及其相邻受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组合在一起,利用路口距离造成的相位差,使车流交错进入环岛,以达到环岛内车流连续、通畅、高速、安全行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道路交通标志2.1设置特点欧洲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与其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紧密结合,根据道路特点、交通流构成、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和视认规律、道路交通的主要矛盾等因素,欧洲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比较密集,很多标志采取双侧设置模式,具有科学、严谨、规范、醒目的特点,能起到引导驾驶员、行人等不同交通参与者安全通行的作用。1)双侧设置。禁止驶入标志、让行标志等对安全行车具有重要作用的交通标志多采用“双侧设置”模式。2)让行标志设置广泛,确保交通安全。(1)在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设置让行标志;(2)在信号灯控制的环岛设置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交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交通系统中哪些环节需要交通信息技术进行提升,这些技术在交通系统的关系是什么,交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是我们在交通信息化规划和设计中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分析城市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旨在为编制顶层的交通信息化规划、确定交通信息投资方向、系统化地考虑进行交通信息系统设计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交叉口设计是解决交通瓶颈的重要环节。针对某中小城市新城区的T型交叉口,在充分尊重规划意图以及预测交通流量的基础上,重点从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交通组织方式、景观效果与当地文化风貌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环岛方案和优化的T型交叉口方案研究和比选,最终确定了该建设条件下环岛交叉口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了交通功能,而且成为了城市的门户性标志;同时,针对环岛交叉口的特点和现状,研究了其适用性,并给出了适宜建设该种系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对环形交叉口交通特征及其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与管理基本思想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的3种基本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控制方法、技术细节以及适用条件等。这3种模式对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交通影响费政策及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土地开发不可避免地会给已有道路上交通运行带来影响,增加交通供应的压力。在评估开发商的开发行为所导致的交通影响基础上,向开发商收了用于改进交通供应的费用,就是交通影响费。交通影响费政策本持由要求开发商的资金参与交通设施建设的一种方式,目前美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交通影响费政策。文中介绍了美国交通影响费的发展过程及收费类型,阐明了制定交通影响费政策的全过程,介绍了美国地方政府的交通影响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