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尽管我国航运业、造船业飞速发展,但金融业由于船舶融资方面人才奇缺、有创意的金融衍生工具短缺、服务手段落后、审批时间冗长、手续繁琐进而限制了航运业发展,也限制了上海、大连航运中心地位的突破性提升。一些航运企业,尤其中小航运企业在国内贷款十分困难,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银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懿 《水运管理》2011,33(6):34-36,39
为推动上海航运业发展,从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背景,认为航运保险对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完善航运保险业的机制,增强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竞争力,才能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顺利建设。应通过如下措施加快上海航运保险业的发展:完善航运保险市场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航运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加强航运保险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四、航运企业船舶负债经营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航运企业的船舶投资由国家财政拨款改为船舶贷款;航运企业实行负债经营,对于缓解航运企业船舶购建资金的紧张,促进船舶投融资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航运业具有船舶投资大、投资期及投资回收期长、盈利低这一显著的特征。如何根据航运企业的这一特征来解决航运企业船舶负债经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值得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张联 《中国水运》2002,(6):11-12
船舶投资作为航运投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形成航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基础,决定着航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关系到航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对船舶投资给予了适当的倾斜,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与英、美两国的船舶投融资政策进行介绍,然后运用管理决策模型对三国投融资政策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进而揭示我国当前船舶投融资政策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我国未来船舶投融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贷款购船策略,至今已历经16年。贷款购船这样一种负债经营体制可否持续下去,实施十多年中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国家在船舶投、融资政策上应作出什么相应的调整,企业在经营机制上需进行何种改革与创新,已成为航运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心议题之一。从目前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船舶投资资金严重不足,以及船舶贷款负担过重已经构成了困扰航运企业开展正常营运生产的首要约束因素。如何促使航运企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树立起现代企业的各种经营观念,形成有效的负债经营机制,解决好投、融资方式,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而适应市场经济对其的要求;如何促使国家和政府部门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即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对航运企业实行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促进航运业的发展,首先要进行的是对我国航运企业船舶负债经营及融资现状的全面剖析与研究。本研究报告从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及其对航运企业产生的影响、我国航运企业的船舶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船舶的负债经营状况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为调动民营经济投资上海航运产业的积极性,从民营经济在上海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上海民营企业投资上海航运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缩小与国外的税收差异;改善船舶登记工作;提升对航运总部经济的高端服务能力;鼓励民营经济进入航运高端领域;在上海成立中国中小船舶所有人保赔协会总部;发展单项租赁业务;出台吸引航运人才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将为船舶、航运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该文首先分析了上海航运金融服务现状,分别介绍了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与新型的船舶融资方式,其次进一步分析船舶基金的三种国际典型模式,最后结合中国船舶产业基金,分析了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问题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船舶融资租赁:亟待政策扶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船舶融资租赁业务自2008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业以来,突飞猛进,成绩斐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航运大国相比,中国船舶租赁还需要进一步地推进和扶持。  相似文献   

9.
周巍 《水运管理》2012,34(1):1-2
<正>面对目前航运业的现状,如何突破当前的经营困境,走出一条均衡发展之路,是航运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与航运业休戚相关的金融租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发挥租赁的特色和优势,金融租赁公司能够协助航运企业缓解因周期变动带  相似文献   

10.
航运业的发展注定会与金融业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说到航运金融的重要性,很多人会联想到船舶融资对GDP的贡献、对航运企业发展的帮助等。但笔者希望强调的是,一国航运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地位,航运金融环境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找到应对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研究分析气候问题、航运保险的现状,从航运保险业成本、低碳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探讨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提出应对环境变化的航运保险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建设;创新航运保险产品;推进航运保险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谢奇 《广东造船》2012,(4):20-23
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是指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浚网络等硬件设施,并拥有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金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作为迄今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史上的最高形态,"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LISC)既是对航运中转模式、加工增值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继承与发展,又在其首要功能及相关环节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天津的城市发展与航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首先应该是航运中心。天津的城市发展得益于航运发展。重视航运、发展航运是天津经济建设的前提。航运业发展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重要体现。天津腹地辽阔、资源丰富,只要加强海港、河港、运力、货源等的合理配置,一定会带来城市和航运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炳良 《水运管理》2007,29(5):5-7,13
分析上海航运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由于世界制造业和航运业重心的继续东移,我国金融、司法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滞后,上海航运产业集群新时期的发展模式应该是继续积极发挥港口服务产业优势,努力创造条件培育和壮大相关航运产业、尤其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航运电商发展的现状,总结目前航运电商平台遇到的瓶颈,对我国航运电商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合跨境电商的发展以及航运业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规划航运电商货运平台—物流平台—金融平台的发展演进模式,并且提出平台各个发展阶段所应拓展的创新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破解航运金融发展滞后的困局,实现航运业与金融业在高速发展中互惠共赢,目前,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召开航运金融座谈会,邀请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东莞银行等7家金融单位和惠州市主要航运企业负责人出席,积极为航运业和金融业搭建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7.
范晓飚  陈永洪  张丹 《中国水运》2006,6(8):164-166
三峡库区航运业的发展,衍生了巨大航运人才需求市场,而传统意义上仅仅掌握船舶操纵技术的航运人才已不适应航运经济的发展,航运人才缺乏将是制约库区航运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航运业人才需求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张逸 《水运管理》2009,31(12):35-37,42
从区域间产业分工角度分析航运业和金融业的价值实现过程,以及这两个行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联系,提出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与金融中心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城市主导产业对外的功能辐射作用,完善航运和金融企业对国际生产贸易活动的交易撮合服务,围绕物流和资金流对国际生产贸易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高端整合,推动航运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完善制度环境,增强上海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结合航运管理专业特色和航运业发展的需要,详细分析航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建设的内涵,提出"一个平台、两个体系、三个服务"的建设内容,为航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与内容建设提供思路和依据,以推进航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的航运业快速持续发展了6年时间,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不景气的下降周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进入萎缩期,国际航运运价指数一路暴跌,与国际贸易流量相伴而生的国际航运业开始进入冬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提出,无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必将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置入"加速助力器",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00.1万TEU,其中洋山深水港完成785万TEU,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t,同比增长1.8%。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航运融资、航运保险等业务在全球份额不足1%,相比伦敦各项业务基本20%以上的份额,差距巨大。单纯吞吐量的增长已经不能胜任港口在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上海应该在"硬实力"成果突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软实力"发展。加大航运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今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