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公路》2018,(12)
为防止或者减少水对软岩边坡的软化作用,提出了利用新型聚合物固化剂将边坡固化,然后在固化剂处治的软岩上进行客土植草,系统开展了软岩边坡新型聚合物固化剂的工程防护性能研究。通过新型聚合物固化剂工作性、黏结强度、防水性和疏水性等一系列固化剂工程防护性能试验,初步获得了依托工程采用的新型聚合物固化剂的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新型聚合物固化剂处理软岩边坡坡面,能有效防止软岩边坡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强度降低、刚度下降而导致边坡失稳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固化粉煤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煤灰加入固化剂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配比、龄期、养护温度以及掺入水泥对固化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配比、龄期对固化粉煤灰的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配比的固化粉煤灰进行抗冻试验,研究了固化粉煤灰的抗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粉煤灰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浇注后强度稳定增长,尤其中、后期强度较高,对于工程是有益的。因此,固化粉煤灰作为三背回填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的快速处理是缩短道路施工工期,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该研究结合南京河西地区长江漫滩软土,研制一种高效经济的软土固化剂。选择主固化材料水泥与辅助固化材料电石渣、石膏、三乙醇胺、氢氧化钠和聚丙烯纤维,通过配比设计对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分别进行固化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固化土的强度特性,最终得出快速固化剂的最终配比为:9%水泥,4%电石渣,2%石膏,2%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软岩边坡防护工程,通过室内室外试验,研制了一种聚合物水泥基固化剂。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本文研制的聚合物水泥基固化剂处理软岩边坡坡面,能防止软岩边坡坡面渗水,延缓和防止软岩边坡的剥蚀软化和整体结构失稳。有关聚合物水泥浆固化剂配合比研制与应用试验研究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纤维加筋固化土技术应用于应急机场的可行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了不同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固化剂以及纤维复合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结果表明:固化剂与纤维可以提高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其中水泥固化效果最优,且最优掺量为8%,随着纤维和砂掺量的增加,加筋固化土的强度先增大后又减小,纤维掺量为0.30%和0.45%时固化黄土强度较高,砂的最佳掺量在4%左右。进行简易机场布设时,建议机场道面工程使用12 mm改性聚丙烯纤维掺量0.45%,固化剂选用P.O 32.5R硅酸盐水泥掺量8%,砂掺量低于4%的复合固化土。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环氧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氧树脂为基体、GX89为固化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灌浆料,分析研究了灌浆料料中各种添加剂(包括固化剂、稀释剂、填料和增塑剂等)及固化状态(固化时间和界面干湿状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并进行配比优化。试验表明,环氧藻浆料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而且固化时间短,尤其能在潮湿界面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采用水泥石灰双掺法进行土体改良时,固化剂对土体固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具体固化方案的经济效益,选择水泥含量和石灰含量为两个自变量,并以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峰值强度为响应值,利用全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安排,最后采用多元非线性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土体峰值强度与固化剂掺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固化剂对土体固化效果与固化剂含量大致呈现出线性关系;双掺法进行改良时,固化剂含量与土体峰值强度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土体强度受到水泥和石灰共同影响;随着改良标准强度的改变,固化方案的经济效益机制发生改变,最优固化的方案选择依据不同;针对长沙智能驾驶测试区公路项目,改良标准强度为405.6kPa,其价格最低改良方案固化剂配比为水泥含量0%和石灰含量2.6%,对应最低改良价格为10.41元/t。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子土壤固化剂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膨胀土进行改性试验研究。基于自由膨胀率试验、比表面积试验、SEM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经不同配比的离子土壤固化剂改性前后膨胀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土壤固化剂的最优配比为1∶150;处理后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和比表面积显著降低,土的亲水能力减弱,稳定性增强;离子土壤固化剂与膨胀土作用后,层状结构更加致密,土粒之间的联结增强,土体黏聚力明显增强,其工程性质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盾构泥浆(经泥砂分离)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絮凝-压滤-固化试验和絮凝-固化试验,进行泥浆脱水性能、流动度、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性能测试和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等细观性能测试,探究絮凝-固化联合作用下盾构泥浆高效建材化利用和流动化填料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1)絮凝-压滤-固化试验中,采用絮凝-固化剂处理的泥浆脱水速率最快,说明固化作用对泥浆脱水性能有促进作用; 2)高压挤压下硅酸盐水泥基絮凝-固化体可大幅脱出水分,固化体3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 MPa左右,具有建材化应用的潜力; 3)絮凝-固化试验中,采用硫铝酸盐水泥基絮凝-固化剂处理后的泥浆流动度在20~30 cm,3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30 kPa以上,具有流动化填料应用的潜力; 4)细观形貌测试结果表明,絮凝-固化剂的絮凝作用与固化作用可相互促进,提高固化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海相淤泥质软土中很难形成完整的搅拌桩的工程问题,基于水泥基材料,研制适用于海相淤泥质软土水泥土搅拌桩的混合固化剂。混合固化剂是一种由水泥、专用固化料、生石膏及其他外加剂组成的固化材料。取A、B两个工点的海相淤泥质软土样,选取A、B两组软土试样进行室内固化软土试块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掺灰比条件下,混合固化剂固化软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明显优于纯水泥固化剂。生石膏掺量对于提高软土固化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有重要的影响。对于A组软土样,生石膏掺量在改善固化土试块强度性质方面存在一个最优掺量,建议为混合固化料的4%。对于B组土样,固化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生石膏掺量呈增加的趋势。电镜扫描显示:相同龄期的混合固化剂软土试块比纯水泥固化剂试块能够形成更多的C-A-S-H和AFt水化产物,能够形成更致密的空间网状骨架结构,形成强度更高的固化土。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CFB灰)作为锅炉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CFB灰的水化特性,制备以CFB灰为主、电石渣和脱硫石膏为辅、完全使用工业废渣的土体固化剂,提出CFB灰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通过固化土室内试验,探究固化剂配比、养护龄期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FB灰活性高于普通粉煤灰;配比为CFB灰:电石渣:脱硫石膏=7.2:1.8:1,固化剂掺入量为10%时,固化土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12 MPa;固化土强度可以满足复合地基和止水帷幕中固化土天搅拌桩对于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特性,采用美国Road Bond公司生产的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对浙江金华地区的红黏土进行加固。在试验确定的最佳离子土壤固化剂掺量0.014%条件下,通过在试样土中加入不同掺量水泥、石灰,成型2种不同压实度(96%、98%)试件,分别进行固化土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冻融强度试验,分析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并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中加入离子土壤固化剂后,其塑性指数有所降低,形成更为密实结构,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掺入都能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掺入石灰对抗压回弹模量的增强效果优于水泥;各配合比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受压实度影响较为显著,98%压实度固化效果优于96%压实度,固化剂、水泥、石灰的掺入均可较好提升试件的劈裂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其冻融抗压强度损失BDR也随之提高,其抗冻性能越好。结合现场试验路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严格控制其压实度。  相似文献   

13.
徐放  刘财壮  龙伟  常锦  胡林杰  肖杰 《公路》2022,(4):14-21
以某高速公路SY01段为依托,采用AT(Aluminum tripolyphosphate)固化剂(主要成分为磷酸硅、水玻璃和缩合磷酸铝)固化低液限粉土,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AT固化剂掺量(水玻璃模数为2.5和3.3)及压实度等因素对固化低液限粉土CBR值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固化粉土强度形成微观机理,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AT固化剂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固化低液限粉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有规律地增加或递减,压实度和养护龄期对固化低液限粉土的CBR强度增长至关重要。96%压实度、养护28 d的试样,其5%AT固化剂掺量的CBR强度是0.5%、1%、2%、3%AT固化剂掺量试样的1.85倍、1.58倍、1.25倍、1.07倍。SEM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发现,AT固化剂可产生胶结物质,与土颗粒胶结,使土体更为致密,且随着固化剂掺量增加,胶结物质也增加。从固化低液限粉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得到,1%AT固化剂掺量下的固化低液限粉土路基压实度、弯沉值和CBR强度均满足规范中各级公路中上路床填筑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HAS固化剂和水泥粉喷桩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现场桩体进行质量检测和判断、评定,阐明HAS固化剂在软基处理中具有整体成桩均匀性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发展稳定的工程特性,能适应现代公路建设周期短、工后沉降要求小的特点,并可有效地解决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病害成因.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1,66(8):13-17
为合理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沉淤废土的堆积和工业废渣的处理问题,文中试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NS-SL型土壤固化剂,对杭州市典型淤泥质黏土进行固化处理;对比传统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效果,测试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NS-SL型复合固化土具有较好的强度特性,其28d无侧限抗压强度较传统水泥固化土强度提升79.7%;同时,NS-SL型复合固化土也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抗冻性能。研究表明,NS-SL型土壤固化剂适合应用于滨海地区的道路路基工程。  相似文献   

16.
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工程,着眼于地基处理与现场土源就地利用问题,选取固化剂HSC301,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并对其固化机理、应用成效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与总结。旨在为"淤泥固化技术"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填料的高液限黏土,在揭示GURS系列固化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采用GURS-501固化剂固化处理的天津东丽区高液限黏土为试验对象,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其路用性能。研究表明,GURS系列固化剂对高液限黏土的固化作用机理可分为搅拌共溶、反应、凝结硬化排斥三个阶段;固化高液限黏土存在最佳搅拌含水量,并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固化高液限黏土的水稳系数在0.9~1.0之间,具有较好的水稳性;当GURS-501固化剂掺量大于5%时,固化高液限黏土在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率小于25%。研究成果可为高液限黏土的固化改良用作路基填料或道路底基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每年因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淤泥,传统的堆砌抛填处理方式,不仅侵占土地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加入固化剂将废弃淤泥转化为可用于填筑的工程材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处理方式。但常用的淤泥固化剂水稳定性差,对高含水率淤泥固化效果不佳,无法广泛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贯入度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几种常用的固化剂掺合料进行筛选,从而制作了一种对高含水率淤泥具有快速固化效果的固化剂并确定了其最优掺量。对固化淤泥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该固化剂性能优异,养护七天后,固化土的CBR值和强度均符合工程规范要求。结合电镜扫描图,分析固化淤泥的微观特征,发现该固化剂的固化效果来源于钙化聚酸的水化形成的链状结构,在碱性条件下与淤泥颗粒以及矿物离子发生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固化剂能够改善土体的抗剪强度、渗透性和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是传统土壤固化材料水泥、石灰的新扩展,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通过总结土壤固化剂的类型、材料组分、固化机理和固化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土壤固化剂研究方向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土壤固化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矿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应用于黄泛区道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基于粉煤灰、矿渣、脱硫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了粉土固化剂。研究了固化剂掺量(4%、6%、8%、10%)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加州承载比(CBR)、水稳性能及抗干湿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与其他固弃物协同制备的固化剂固化效果最优;固化剂掺量不低于8%时,固化土强度满足JTG D50-2017要求;固化土CBR值高于75%,满足JTG D30-2015中路基填料承载比要求;基于X射线衍射分析和二次电子成像技术,发现固化土中存在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和钙矾石晶体(AFt);这些物质通过填充缝隙、挤密、黏结土颗粒,增强土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