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油轮货油舱温度监控问题,文章给出了基于DAQ卡的数字化货油舱温度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软硬件的实现方法。在该系统中,DAQ卡对货油舱温度信息进行采集,主程序把采集到的温度与设定的报警温度比对,达到报警温度时,系统报警并通过DAQ卡的模拟输出控制电磁阀动作,实现了货油舱集中温度显示、报警和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ESP32的室内一氧化碳(CO)检测报警系统。该系统通过MQ-7传感器模块检测室内CO的浓度,ESP32主控芯片读取MQ-7模块输出的模拟量,经过模数转换后得到当前的CO浓度值。同时,ESP32周期性上传CO浓度值至物联网云平台。当某一时刻检测到的CO浓度值大于预设的报警值时,系统将会切换到报警模式,触发声光报警,告知用户室内CO浓度异常,同时物联网云平台向其亲人朋友的常用邮箱发送报警电子邮件,利用微信的电子邮件接收提醒,让用户的亲人朋友及时发现险情。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独立式冷却模块中多热交换器气动特性之间的集群效应,以典型双热交换器工程机械独立式冷却模块为例进行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热交换器,利用多重参考坐标系方法模拟风扇性能,建立4种不同热交换器布置方案下的独立式冷却模块数值模型,对比分析气动特性,并进行冷却模块气动性能试验;通过改变热交换器间面积比与厚度比,完成独立式冷却模块气动特性主动控制方法的数值仿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式冷却模块气动特性上具有独特的集群效应,即当热交换器呈对置方式布置时,不论两者的倾斜角度如何,气动阻力都相等;数值仿真发现相比于面积比控制,当采用厚度比控制的主动控制策略时,改变独立式冷却模块热交换器之间的厚度比,流量比变化更为平缓,且受风扇转速的影响更小,并据此得到两热交换器之间冷却风量、气动阻力与结构参数之间的试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模拟量检测转换模块,通过STC89C51单片机及其他模块对电压、电流和温度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发送等一系列操作处理,实现模拟量数据的采集功能。该模块作为PLC的模拟量采集模块应用于PLC控制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居家安全检测报警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选用多种传感器采集家居信息,A/D转换处理采集信号,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利用报警电路实现安全报警,GSM短信模块来发送短消息提示住户,从而实现对家居安全的监控。系统结构简单,安装调试容易、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设计了一种应用单片机和GSM/GPRS模块为主体的智能空调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主要部件由STC10F12XE单片机和GSM/GPRS远程通讯模块sim800c构成,完成控制器的主要控制功能和远程通讯功能,解决空调的节能问题,并且同时兼具防盗报警功能。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及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制作标准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对试块加热到不同温度,空气中冷却后观察试块表观现象,然后进行加载试验,测试试块抗压强度.通过对比不同温度工况下混凝土试块的表观现象和抗压强度,发现高温会使试块颜色变白并且促使表面龟裂纹的产生和拓展.当温度处于200~300℃时,试块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变化,300℃后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且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当温度达800℃时抗压强度下降到常温时的30%.与常温相比,高温后试块轴心抗压破坏形态变化较大,"四角锥"现象不明显,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劈落的碎块由整块剥落向粉碎性剥落过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基于DS18820的温度实时采集与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中选取单片机AT89S52作为系统控制中心,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作为单片机外部信号源,精度较好的液晶显示模块1602显示温度。在软件方面利用C语言编程控制单片机,完成对DS18B20与AT89S52的控制,最终实现温度的实时采集与显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紧急情况下公交乘客的逃生需求,设计了一种气压式安全公交车窗,当事故发生时,使车窗在3s内打开,为乘客提供及时有效的逃生通道。通过制作模型和力学分析计算,此设计既能在常规状态下保证车窗的强度和密封性,又能在紧急情况下使其迅速开启。此外,为预防事故,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2M007型可燃气体传感器和MQ-2型烟雾传感器建立公交车火灾监测报警系统,实时检测发动机舱及车体内可燃气体浓度和烟雾情况,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结合GSM通信模块,向公交车指挥中心传输报警信息,以便进行救援指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沥青路面碾压温度的合适范围,基于PQI密度检测结果,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碾压温度对密实度影响的分析,确定并推荐了合适的碾压温度范围。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初压温度提高,结构层密度逐渐增加,从经济性及质量控制两方面考虑,初始碾压温度应控制在155~165℃。在相同碾压机械组合及碾压工艺条件下,随着终压温度提高,PQI检测密度逐渐增大,施工中应保证在结构层温度降低至90℃前完成碾压。标定后PQI密度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代替钻芯检测法用于密度(或压实度)快速无损检测,但当混合料类型、沥青品种、碾压机械及碾压组合等发生改变时,应参照上述方案重新进行相关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主控计算机的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实施车辆编组站微机调度管理系统.单片机一方面通过光电耦合器检测轨道信号、信号机与转辙机状态信号,并将该信息通过RS232串行口上传到主控计算机;另一方面接受微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对信号机和转辙机实施实时控制.利用VB开发了车站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该系统接受调度指令,根据现场状况按照6502电气集中联锁逻辑关系和规则向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了对驼峰、编组场及出发场的微机联锁控制.该系统在车辆编组站沙盘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2.
货油舱温度检测、报警与控制是油轮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保证.着眼于在航油轮的管理现代化,并有效地提高油轮航行的安全性,实现货油舱温度信息显示、报警及自动化控制,文章设计了一款基于PLC技术的全数字油轮货油舱温度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该系统融于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海上事故和人命财产损失,而且可以提高船舶控制管理水平和效率,进而提高船舶营运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温度数据有线传输容易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和现场条件的制约等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nRF905射频模块的无线温度测量系统.主控芯片采用Atmel生产的atmega16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为nRF905,采用VB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对接收到的数据做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对温度数据的方便,有效的测量和监视.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使用非接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样,通过微处理系统电路、A/D转换接口电路、数据采集接口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等主要组成电路,实现了非接触温度检测功能,检测精度为±1℃.  相似文献   

15.
温度控制为当前液压控制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控制方法对于船舶液压系统温度控制方面具有稳定性差、精度低的缺点.因此,文章以单片机为基础实现船舶液压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将液压系统温度进行阈值(38℃)设定,并将液压系统温度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通过两者对比分析,可精准的将液压系统温度调控在38℃,达到了温控的精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车辆自燃问题,在对车辆内部环境的监测信息进行探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车辆防自燃智能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温湿度监测、自动喷洒系统、自动报警3个子系统。温湿度检测子系统对监测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和湿度检测,为后续系统提供输入条件,给驾驶员提供直观的事故图像信息;自动喷洒子系统根据车辆状态采取启动控制;自动报警子系统由车载系统、显示系统和控制中心系统联动组成,以无线通信和接口技术为基础,从而达到同时向警方和车主提供报警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工业色谱仪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XTR105和RCV420信号变送和转换元件的工业色谱仪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法.控制器选用AVR单片机,测温元件采用Ptl00,采用Intel8254控制AC220V的过零脉冲数量以及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调节系统的加热功率,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精确控温,在0~448 ℃范围内检测精度为0.1 ℃.可用于不同范围、不同领域的温度测控系统,现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色谱仪的温度测控系统,对其他的温控系统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个基于GPS的防盗系统,该系统采用ARM7芯片LPC2131为控制核心,将GPS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出的数据(经度、纬度、速度等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然后在液晶屏上显示相应位置信息.如果判断到汽车可能处于被盗时,则声音报警,并通过SIM300模块,向车主发出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款高效、使用可靠方便的微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SRWF-1 模块,并对80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做了简要论述.基于SRWF-1模块,实现了8051单片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和无线控制.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使用非接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样,通过微处理系统电路、A/D转换接口电路、数据采集接口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等主要组成电路,实现了非接触温度检测功能,检测精度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