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公共交通是未来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主体.合理、客观的评价一个城市的公交线网的合理性是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本文以公交系统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各个因素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进而对公交线网密度指标,提出了改进计算方法,算例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公交线网密度与实际客流需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关键之一则是合理引导私人交通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文中以2009年济南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支撑,从出行行为角度分析城市居民公交出行行为特征.基于非集计模型理论与方法建立公交选择行为模型,分析居民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差异,探讨引导小汽车转向公共交通出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衔接,建设一体化公共交通,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在公交系统中的作用,用解析结构模型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因素权重向量,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优化进行研究,最后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对本文方法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交通方式,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实现两网融合发展,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是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广州市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为例,分析现状衔接水平,并将轨道交通服务区域划分为3个不同圈层。根据各圈层特点,综合考虑乘客对拥挤程度忍受的时间以及轨道交通客流平均运距等特征,选取表征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联动控制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衔接联动控制策略。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构建的模型实际应用于轨道交通三号线沿线公共汽(电)车线路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公共交通为数百万人的出行提供了必要服务。美国公共交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多达1050亿人次,而公共交通部门则在交通服务和基础设施上花费了5430亿美元。公共交通有如此多的线路和乘客,为了保护乘客安全,公共交通部门的雇员和资产花费是个惊人的数目,尤其是预算有限或者不确定时,就更让人头疼了。因受预算限制,就必须要提高运营效率,目的是让安全系统的管理更有效、控制支出和减少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优化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兰州市实际,通过重力模型提高交通分布预测的实际效果,从提高乘客服务水平与公交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建立公交优化模型,并结合现有公交线网特点提出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通结构是反映交通需求特点和交通资源配置的关键指标,是区分交通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合理的交通结构能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效率,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面向2035年,首先,分析上海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因素的因果关系与反馈关系,构建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演变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使用模型模拟既有发展模式下上海市2020—2035年的客运交通结构的演变,对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对2035年的规划目标发现,公交分担率未达到规划目标,公共交通在交通结构中占比不足;最后,借鉴香港与东京的交通发展模式,模拟轨道交通垄断型和公交主导型2种发展策略下上海市交通结构的演变,发现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相协调形成公共交通主导,轨道交通、公交并重的交通发展模式更适合上海市未来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瓶颈模型理论,在用户均衡条件下,对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并存的交通系统出行分布进行分析与扩展。分析公共交通的运行特点,考虑到公共交通存在的拥挤风险费用。而扩展包含了3个方面:一是在原有的交通系统上增加轨道交通这一交通方式;二是考虑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限制,运用拥挤风险费用进行分析;三是在考虑到私人小汽车与公共交通方式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在用户平衡的前提下,通过计算出行者在选择三种交通方式成本的平衡点,得到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分布。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算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提高和改进车辆性能,调整城市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个人交通方式的合理使用等对策,控制汽车的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0.
沈云樟 《城市交通》2023,(1):97-107
上海公共交通模型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再到进一步完善的发展历程。起步阶段,为解决当时上海市民公共交通乘车难问题,构建了具有宏观客流模拟与分析功能的公共交通规划模型,适用于对公共交通网络及骨干走廊和线路的客流预测分析。成熟阶段,在既有公共交通规划模型偏重中长期宏观规划预测分析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改革和参数优化,形成公共交通系统模型,并作为当时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对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不同层面的应用要求。完善阶段,信息化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发展为模型补充了新的数据基础,使模型在既有框架下继续优化参数和更新技术,提高模拟和预测的精度,进一步完善功能。通过对上海公共交通模型各发展阶段的回顾,总结关键技术,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小公交运作普遍采用“定线不定点”的公交运行模式,广泛的存在于山区城市,以及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小城市中。对于平原城市,小型公交的产生是源于经济水平发展滞后,居民出行意愿不高的现实需要,是一种过渡性的公共交通方式。但是,山区小型公交的存在和发展则是受城市空间布局、地形地貌、路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服务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将在山区城市公共客运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小型公交存在的合理性,研究其布局方法,及其实施过程中需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交线网是城市交通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远期城市公交线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本文针对远期城市交通模型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公交线网建立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温州城市交通模型为具体案例研究确定了公交线网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大城市相继开始引入轨道交通系统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并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在轨道交通开通后,对地面公交系统进行调整,加强两者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无锡为例,通过对地面公交发展特征和轨道沿线地面公交资源情况的梳理,提出了地面公交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地面公交系统调整目标,并从系统整合、网络融合、设施提升和运营协调四方面进行调整对策的探索研究,可为同类城市进行相关规划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交配流多基于发车频率,配流结果时刻信息度不高。为促进基于时刻表的公交网络配流研究,建立了改进的Logit模型,在传统Logit模型中引入公交路径独立系统以克服多条相似公交路径的相互影响。同时,建立了容量限制下基于时刻表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VRT-SUE),该模型考虑了车次容量限制并实现了SUE模型在公交网络上的配流。实例公交网络配流结果显示,改进的Logit模型比传统Logit配流结果更加合理,VRT-SUE模型满足车容量限制同时配流结果达到网络均衡状态,两种模型均可用于城市公交网络运营管理设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乘客路径选择行为有助于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规律.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换乘时间对乘客换乘费用感知的影响.实际调查表明,乘客感知的换乘走行时间与实际的换乘走行时间符合幂函数分布.本文将换乘走行时间惩罚系数设定为换乘走行时间的幂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乘客出行广义费用模型,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算法搜索两点间的有效路径,并利用Logit 随机路径选择模型计算各有效路径的选择概率.最后,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和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公交网络动态优化调整方法——滚动决策,频率为先,增删迭代.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数据驱动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时机决策;第2部分是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措施决策,包括发车频率优化和线网结构优化.该方法的具体思路为:对于给定的现状公交网络,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动态判断公交网络优化调整的触发时机,若触发优化,则优先进行发车频率优化调整,如果发车频率优化调整不能满足预期系统目标,则进行线网结构优化调整,线网结构优化调整策略简化为新增线路和删除线路的迭代.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充分利用智能公交系统采集的数据,可操作性强,可为公交网络动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是目前世界上成功推广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系统,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交通方式。根据BRT设计标准的要求对金华市中心城区进行调查问卷、流量采集,对金华市现有车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完成线路的初步设计。在对公交车的选取、车站的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后,完成大容量快速公共系统的系统设计,旨在缓解金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低的特点,提出采用网络标识确定轨道交通的空间布局。鉴于集计和非集计方式划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及运输网络的连通程度,建立了基于路线选择模型、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客运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居民出行路线选择的影响,从而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城市客运方式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选择问题是我国城市在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层次分析法框架下讨论了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决策准则以及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组合模式,以便在抉择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实现方式时,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乘车时间、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通过对换乘时间进行惩罚,构造了包括换乘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路径广义费用模型,基于随机效用理论分析了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根据最短路径费用定义OD之间的有效路径集合,同时,使用路径相对费用代替路径绝对费用,对传统Logit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方法.采用基于图的遍历算法确定OD间的有效路径.最后,以2008年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