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年7月中旬,一艘英国人驾驶的轮船在西印度洋由于主机失灵,随越刮越大的季风吹向一座荒岛,船长乔治·斯特采取紧急措施,将船抛锚在荒岛附近.  相似文献   

2.
俱乐部     
《航海》1994,(3)
船长和他的海轮 船长李伟刚生于61年5月3日,10年来他已与这条海轮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天,他在登船前看了一眼自己熟悉的船号××××,登船后他又看了一眼这个船号在海水中的倒影。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船身上的船号与海水映出的船号并不一样,两个号码之差正好是他本人出生的年月日。 事后,船长将这件趣事说给海员们听,大家连声称奇。现在如果告诉您这艘海轮船号中的四位数各不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7,(5)
正1995年8月至1996年4月底,我作为船长,服务于香港M船公司的一艘7 500总吨的小型集装箱船B轮。该轮船速仅13节(约24公里/小时),常年航行天津—青岛—神户。1996年3月,船公司改变本轮航线开始服务于高雄—香港—厦门。1996年3月29日晨,船抵香港集装箱码头开始装卸作业。海员们在船长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海员们抓紧一整天的时间轮流上岸为家人采购物品。船  相似文献   

4.
近年,帆船游艇在中国渐兴。越来越多的船主,愿意用自己的船艇给宾客们来一场海上的愉快party。如果您刚好收到出海的邀请,那么一趟愉快的海上旅程,作为一名宾客,该具备怎样的船艇文化礼仪呢?首先说下登船。登船者必须征得船长(船主)的同意才可登船。如果贸然登船,您就有可能会被视为不受欢迎者而被赶下船。有个故事是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柯克在海上跟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个故事引起轰动,也备受作家关注,其中一位叫笛福的作家为此创作了一部小说叫《鲁滨逊漂流记》。宾客对主人领土的尊重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正>有的船员上岸了,人是上来了,心却在船上,多年后,甚至重回船上;有的船员转行了,就永别了波澜壮阔的大海,从此与这行"形同陌路";有的仍然在去与留的问题上挣扎着。行业经济的持续下滑,让这群生机勃勃的男子汉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小李是中国某大型航运央企的一个准船长。渐进年关,他的妻子给他出了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要么离开大海,上岸生活;要么分道扬镳,各自精彩。小李的这个选择题也是一直以来很多船员面临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金知人原是招商局“林森”轮船长,在广州解放前夕,他不堪兵差之苦,借修理罗经之由,哄着国民党7名宪兵,把“林森”轮开到香港,在油麻地下锚,自己跳上包租的舢板交通艇,愤然离船。他在香港滞留时期,一位朋友把一份1949年5月29日的《大公报》给他看。原来报上刊登着著名船长金月石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上的讲话。金月石船长是金知人的叔叔,他号召在海外的各船船长摆脱国民党控制,驾船回归解放区,参加新中国航运建设。金知人相信叔叔的话,决心有机会时把船开到上海去  相似文献   

7.
海上大鱷     
“蓝色太阳堡垒号”之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艘苏联船在太平洋上遇难沉没了,几个脱险的船员侥幸游到一个荒岛上,他们被占领这个荒岛的日本军队扣留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奇迹,在靠近荒岛的海底停着一艘从未见过的、巨大无比的潜水舰。原来,这就是日本大企图控制整个太平洋而研制的“蓝色太阳堡垒号”潜艇母舰。这艘母舰能长期潜在海底,单独活动。能携带许多各种型号的攻击潜艇,能  相似文献   

8.
范锦文  马华森 《航海》2002,(1):32-33
乔装打扮穿“和服” “爱塞特城”惊无险 1940年5月的一天,当英国邮轮“爱塞特城”号守望员报告,在大西洋的地平线上出现一个奇怪的桅杆时,船长起了疑心。但是半小时以后,船长又放心了,他认为那艘靠近的陌生的船,原来是8400吨的日本“香椎丸”号货轮,因而是中立的。 在它的甲板上,一个妇女推着婴孩车。近旁,几个水手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他们的衬衣下摆在微风中飘拂,正象日本海员的派头。两艘船擦肩而过,没有停歇,也没有打信号。 实际上婴孩车里空空如也,这个妇女也根本不是什么妇女。甲板上都是乔装的德国水手。其余三百多名技术人员和战斗员都藏在船舱下面。这艘船实际上是用夹板做的通风设备、帆布做的烟囱和油画等伪装起来的,其实是德国武装袭击舰“大西洋”号。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日本三菱重工在长琦造船所成功地建成一艘大型原油贮藏船“上五岛5号”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超大型原油贮藏船。该船长390米、宽97米、  相似文献   

10.
张俊杰 《中国船检》2001,(6):31-32,37
俞锡春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科学考察船船长,他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5年在第五海军学校学习,曾任北海舰队某舰艇航海长.1958年,23岁的俞锡春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曾6任科学考察船船长,从驾驶木制"海鸥"号到排水量3300吨的"科学一号",屡建奇功.1993年10月,国务院为表彰他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的贡献,给予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相似文献   

11.
吴长荣 《航海》2013,(6):16-19
沈祖强船长是一位非常幸运的人,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航海家.他是凭自己的努力奋斗,经组织培养起来的劳动模范.十几年前,作者便为他创作了两幅肖像画,参加了全国交通职工画展,荣获二等奖.当时,“大庆28”轮是一艘后进船,别的船长都避而远之,他为啥要求干到船报废?实干兴邦,他怎样靠实干当选全国劳模的?“大28”轮险象环生拼技能智勇双全沈祖强中等身材,1952年出生于浙江平湖一个工人家庭,童年在鱼米之乡的故乡度过.其父16岁来上海活塞厂当学徒,后成为该厂技术工人.沈祖强少年时来上海随父母生活,先后在西门路二小、建申中学读书,1967年初中毕业,1968年12月与30多位同学分配到海运局.他上“大庆26”轮当水手学徒,后到“大庆1”轮当学徒.1971年学徒转正,即代木匠,不久代水手长,可见沈祖强是一位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好青年.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末叶,在西班牙某港口,曾发生过这样一起轰动一时的潜水员智破走私案的新闻。有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开往“新大陆”的途中,因意外事故船长不幸伤亡,其职位临时被一个低等的舵工取代了。这位舵工原是一个品行不端、惯于走私投机的人,见船长一死,自己顶了这个位置,认为有机可乘,野心越发大了。船到目的地,他不知从何处弄来了许多废铜烂铁,以及一些耗损了  相似文献   

13.
琼斯湾水下102英尺处的沉船——“圣迭戈号”重型巡洋舰险些葬送了一位潜水船船长。他艰难地在海底迷宫中摸索,空气桶脱落,几分钟后海水将灌满他的肺部。闯人迷宫的船员助他起死回生,重新沐浴海上灿烂的阳光。  相似文献   

14.
最倒霉的船     
美国的阿尔格·曼尔契特号可以获得“世界上最倒霉的船’这一桂冠。此船建于1953年,其第一任船长在1967年从日本驶往美国的航线上航行8个月后突然发疯,不得不离职治疗。在这期间,此船与日本船相撞一次,失火三次,因机器发生故障被停  相似文献   

15.
刘少才 《中国水运》2005,(10):58-59
船要到希腊的达夫尼港,我获知这里离有名的“男人国”较近,就串联船长找个机会上去看看.船长与我是校友,平时无论是私还是公都是无话不说,更何况我给船长当报务员已经是第二次了,几年前我们去埃及的金字塔就是船长张罗的.靠港后,与代理一说,50多岁的代理爽快地就安排了.  相似文献   

16.
智斗海盗     
1982年,我远洋轮“海丰”号驶入西非的尼日利亚拉各斯港外锚地。锚刚放下来,只见远处有四条高速摩托艇向我船驶来,有经验的船长说:“那是海盗船!”他命令起锚,调转船头向外驶去。我船在外兜了一  相似文献   

17.
甲板多面手     
码头上偶尔会发生一些大事故,比如船长犯了错误,指导混乱局面,试图系牢缆绳。结果呢?船撞上了柱子,重击船首高架操纵台,甚至会把乘客甩出船外。一次,我还看见码头水手被夹在船舷上缘和码头水泥柱中间弄断了胳膊。在这种时候,船长若有甲板手的帮忙,可能会避免很多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吴长荣 《航海》2014,(3):20-23
远洋船长鲍浩贤的航海生涯充满了惊涛骇浪。1988年,我采访原"和平"轮老水手长李建茂(天津人),他给我讲述了鲍船长驾驶"和平"轮在地中海遇险的惊人一幕。1963年4月16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以"我国第一艘到达西非海岸的远洋货轮"为题,介绍了"和平"轮的历险。一、闯过地中海狂风暴雨老水手长在家中找出一张发黄的旧报纸给我看,上面还有鲍船长与"和平"轮照片,熟悉的船照令我感到亲切无比,这是我进上海海运局后上的第一艘工作船。它原名"和平25"轮,6 000吨级国产货轮。1961年,  相似文献   

19.
正依稀记得是1996年吧,我下船公休,到上海远洋安监部陈正杰船长那里申请加入上海市航海学会。陈船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然后给我办理了新会员手续。因在船工作,大概在一年之后,我才拿到了会员证。当船长,跑远洋,参加学会的活动不多,故只能算是挂名的"潜水员"罢了。调到中海集运船舶工作后,基于对海洋环境和海员技能的关注,我开始撰写技术论文和航海故事,在《航海》杂志上发表,来激励现役海员努力学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十开外的山东籍交通部上海救捞局拖轮公司高级船长苗洪良特别喜欢那支唱响了大江南北的《好汉歌》,每每哼及,心头不免会涌出一股“肝胆侠义”的激情。他觉得,歌词中的精采片断似乎是专为救捞船员写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日本长崎港是苗船长常来常往的地方。这些年,船每年要为三菱重工船厂运送大量的船舶拼装大件,大件堆放在驳船上,由拖轮牵着漂洋过海。前年夏季的一天,船队浩浩荡荡地驶进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