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桩承台桥墩基础在桥梁建设中应用较多,结构形式目前得到新拓展。上部承台在水中不同位置对局部冲刷的影响程度是确定承台高程时的主要参考依据。采用大型宽水槽,对大型梅花形桩群和规则桩群桩承台不同入水深度引起的局部冲刷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桩承台的冲刷特征,得到了导致底部床面发生最大、最小冲深时水中的承台位置。  相似文献   

2.
往复流不同入射角条件下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港珠澳跨海大桥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手段进行研究,在公式得到验证的基础上,针对往复流不同入射角条件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潮汐往复流条件下,桥墩上下游均出现局部冲刷,且上游冲刷深度大于下游;当桥墩迎流面与往复流流向基本垂直时,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理论计算值略大于模型试验值,误差均在10%以内;在顺流面长度大于迎流面宽度的矩形桩墩墩型条件不变时,桥墩局部冲刷深度随往复流来流入射角的增大以变速率增大,且当入射角大于一定值时,桥墩冲刷深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双向流桥墩局部冲刷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刘晓辉 《中国水运》2014,(3):259-260
文中针对潮流作用下的桥墩冲刷深度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闵浦三桥水中墩的局部冲刷深度进行计算分析,选取较为合理的局部冲刷深度作为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桥墩局部冲刷深度,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潮流环境桥墩冲刷问题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深入分析潮流对桥墩局部冲刷影响,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河口或近海潮流环境下桥墩局部冲刷文献成果,总结了潮流引起的桥墩局部冲刷特性,明晰潮流引起的桥墩局部冲刷机理与过程,并阐述了潮流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冲刷过程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分析认为:潮型及流速的概化差异是造成目前潮流桥墩局部...  相似文献   

5.
李嘉隆 《船舶工程》2023,(S1):15-19
基于波、流作用下基础局部冲刷机理,选取冲刷最相关参数,构建了以实测冲刷数据为基础的局部冲刷深度幂乘公式统一形式。以广东某海域实际海上风电工程为例,采用文章所提出方法对单桩、高桩承台基础及导管架基础3种型式共71个机位的桩基础冲刷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确定了冲刷公式系数。对比分析了考虑波浪的韩海骞公式、铁路与公路规范推荐公式和文中冲刷公式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提出公式平均相对误差和方差均比常用冲刷公式小。所形成方法可供周边海域其他海上风电工程或其他海洋工程防冲刷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桥墩周围局部冲刷深度是跨海大桥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具体工程大型桥墩在水流和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局部冲刷分别进行研究,提出了冲刷坑形态和最大冲刷深度,供工程设计参考。同时,通过单向水流和波浪 水流两种情况冲深结果比较,指出在预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大型桥墩局部冲深时,不应将两种动力条件进行简单的迭加,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潮汐河段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路延伸到潮汐河道和近海海港,在桥梁设计中需要对潮汐河段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进行分析。在动床模型试验中使用了典型的潮汐水流条件和3种代表性的模型沙。使用拍照和测量记录下冲刷坑的形态和深度变化过程,得到了潮汐河段桥墩的冲刷过程,将潮流冲刷的深度与恒定流的深度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条件下冲刷深度的折减系数为0.75~0.92,建议以涨落急最大流速代替恒定流流速作为计算的标准,试验结果还表明泥沙粒径小于0.15 mm条件下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差别,建议对公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冲积河床桥墩局部冲刷深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是确定桥墩基础埋深的重要依据,过大的冲刷是桥梁水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神经网络和一些实测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冲刷深度的预测,用收集到的桥墩局部冲刷数据样本训练并测试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由BP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桥墩局部冲刷深度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说明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上风电场时,风机所处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在风、浪、流等气象水文要素的影响下,风机桩基周围会出现冲刷坑,进而影响风机基础的稳定。因此,风机桩基的局部冲刷深度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埕岛油田海洋平台桩基局部冲刷现场观测资料,对国内常用的2个计算桩基局部冲刷深度的经验公式(韩海骞公式和王汝凯公式)进行验证,运用波流合成速度代替纯潮流速度。结果表明该海域波浪对泥沙的作用不可忽略。韩海骞公式重新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河流桥墩冲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艳  ;何思明 《中国水运》2014,(10):227-229
近年来桥梁损毁事故常有发生,桥梁的安全性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结合最新资料对大桥桥墩周围复杂水流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再分别从墩形、水流速度及水流方向与墩轴交角对局部冲刷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冲刷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总结,对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条件及范围进行了分析说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CFD方法建立海上风电基础三维冲刷数值模型,研究单向流作用下海上风电基础局部冲刷特性。首先,通过所建立数值模型计算1:20比尺下的海上风电筒形基础的局部冲刷深度和尾涡绕流,并与相同比尺下的物理模型试验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进而,针对实际海况下的多边形筒形基础开展原型尺寸下的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得到了冲刷平衡状态下多边形筒形基础周围各测点冲刷深度时程曲线和床面等高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海上风电基础周围冲刷防护提供技术参考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上风电场风机桩基局部冲刷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海上风电场时,风机所处的环境十分复杂,在风、浪、流等要素的影响下,风机桩基周围会出现冲刷坑,而风机桩基的局部冲刷深度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胜利埕岛油田海洋平台桩基局部冲刷现场观测资料,对常用的两个桩基局部冲刷经验公式进行验证,并对拟建的风电场工程风机桩基的局部冲刷深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15,(3):229-233
潜坝下游冲刷主要由于越堤水流在堤后形成强紊动涡旋水流,并淘刷床面引起。冲刷坑最大深度与坝高、水深以及护底余排宽密切相关。根据水槽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潜坝下游的冲刷变化,并提出了考虑护底余排作用下的潜坝坝身下游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式。结合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护底余排作用下潜坝的实际冲刷深度资料,对文章研究中提出的冲刷深度计算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余排宽度的条件下,按照该公式计算得到的局部冲刷深度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黄东海 《水运工程》2017,(11):22-25
针对现有局部冲刷深度经验公式多、适用范围小、计算结果与实际出入较大的问题,从冲刷机理上推导出通用的局部冲刷公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确定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整治建筑物周边局部冲刷深度主要与工前水深、工程前后流速变幅、水流紊动强度、流量调整情况等有关;冲刷公式中参数k、λ、n的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修正后的公式与规范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马兴华  周海 《水运工程》2015,(1):126-133
针对整治建筑物冲刷问题,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研究探讨了普遍冲刷和淹没丁坝冲刷的冲刷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冲刷机理。基于河流动力学基础理论,分别推导了基于起动流速、起动切应力的冲刷深度半经验半理论公式,经非淹没丁坝冲刷实例和淹没丁坝冲刷数模成果验证和率定,效果良好,适用于非淹没丁坝和淹没丁坝冲刷深度计算,从冲刷计算原理看,同样适用于顺坝及护岸冲刷深度计算。对其中有关冲刷深度半经验半理论公式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6.
桥墩冲刷已被公认为桥梁水毁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减少因大桥关闭引起的交通中断,准确评价桥梁冲刷深度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显得非常必要.对目前大桥工程普遍采用的复合桥墩的冲刷深度进行研究,主要结合某一跨海大桥不同桥型方案(三塔斜拉、三塔悬索和双塔斜拉),采用SMS软件中的FESWMS模块,分析了在大桥运行期内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周围最大可能冲刷深度,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跨海大桥复合桥墩潮流作用下局部冲刷深度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墩冲刷已公认为桥梁水毁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减少因大桥关闭引起的交通中断,准确评价桥梁冲刷深度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显得非常必要。对目前大桥工程普遍采用的复合桥墩的冲刷深度进行研究,主要结合某一跨海大桥不同桥型方案(三塔斜拉、三塔悬索和双塔斜拉),采用SMS软件中的FESWMS模块,分析了在大桥运行期内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周围最大可能冲刷深度,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丽萍  梁丙臣  张黎邦  张嶔  杨博 《水道港口》2023,(5):747-753+810
群桩的局部冲刷研究对保障海洋结构基础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现行规范和经验公式所得到的群桩冲刷深度计算值偏于保守且过于离散。深度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利用神经网络和学者研究中的试验数据建立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冲刷深度的预测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表明,文章建立的模型冲刷深度预测值与实际试验值拟合效果良好,冲刷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群桩支撑的海洋工程建筑的填埋深度及后期防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嫔 《水运工程》2020,(8):100-102
建在海洋环境中的高桩码头,桩基础改变了水质点移动的路径和水流剪切力,可能产生海床土颗粒的运移或冲刷,这样的冲刷会给结构和基础的稳定性带来威胁。采用国内外5种常用公式,对高桩码头局部冲刷进行计算,并与工程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波浪和潮流进行叠加,得到波流共同作用的流速,再运用韩海骞和JS公式计算拟建工程区的桩柱局部冲刷深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水沙条件下冲刷发展过程中3个典型时刻桥墩前、后竖直对称面内流速、紊动量的测量和分析,定性地研究了冲刷发展过程中桥墩周围流场的水力特性、冲刷坑的形成与发展对桥墩周围水流结构作用强度的影响,以及防护工程应该实施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