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行PPP模式是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容之一。目前重庆高速公路大量采用的BOT+EPC模式就是PPP模式的一种,其已逐步占据了重庆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主导地位。基于首批采用BOT+EPC模式的渝蓉高速公路工程管理实践,总结该模式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如所需的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过高,政府仍将面临债务增长的风险。在总结国内外高速公路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PPP+EPC+项目打捆模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该模式能从优化收益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稳定目标利润三个层面为PPP项目创造新的盈利点,减少政府补贴额度,有助于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实际操作要点,并对新政策形势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项目对设计监理管理工作的经历及经验总结,论述在BOT+EPC建设模式下引入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提出对设计监理单位的选择方式以及对设计监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可供BOT+EPC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我国学者基于EPC模式高校建筑节能研究成果的汇总分析,认为:我国高校建筑节能研究在现状分析及障碍研究、建筑节能技术研究、EPC运营模式选择研究、EPC项目管理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研究还存在缺乏对EPC的高校激励模式研究、EPC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及EPC项目效益度量研究等问题。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汇总、分析,将会为我国高校建筑节能推行EPC模式的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于世涛  赵燕  王骞  张磊磊  李君 《汽车技术》2011,(12):36-39,47
针对EU5第2阶段排放法规(EU5+)需求,以发动机电控系统为应用对象,基于OBD系统功能开发流程进行了EU5+诊断系统开发.进行了 EU5+法规需求分析、现有系统架构设计与诊断功能开发、EU5+系统与诊断功能的发布.通过项目车队试验表明,所开发的EU5+诊断系统功能有效,可满足在用车最小诊断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BOT+EPC模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以莞番高速公路项目某设计标段为例,从设计监理的角度出发,论述分析了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正推进对水乡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个市政项目正由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工程建设中心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有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模式)和平行发包模式(DBB模式)。本文主要对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模式)和平行发包模式(DBB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选择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模式)的项目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建设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晓兵 《隧道建设》2014,34(5):397-401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而易见,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政府在轨道建设前期如何前瞻规划、统筹安排和有效整合沿线资源,探索适合的建设模式对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借鉴香港"轨道+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阐述城轨TOD与香港地铁"轨道+物业"的理念,分析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在大陆应用存在的问题,介绍"轨道+物业"理念在深圳地铁6号线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将"轨道+物业"的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最后对国内城轨TOD成功实施提出一些建议: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出让和储备机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规划接驳机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及技术规范支撑,加强法规制度保障等。  相似文献   

9.
在BOT+EPC模式下,高效物资管理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项目资源整体使用效率,增强项目运行的系统性与集约性,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高速公路项目物资管理体系有助于高速公路项目主体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基于此,文中以贵州中交道安(道真—瓮安)高速公路总承包部物资管理为例,通过对其管理经验的总结,构建BOT+EPC项目高效物资管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运红 《时代汽车》2023,(19):22-24
EPC模式是中国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项目承包方式,它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较大的盈利空间。从当前的形势来看,EPC模式在全面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文章主要论述了EPC模式下公路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特点与优势,通过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的计量方法,降低投资和费用开支,有助于承包商严格控制和规范安全风险,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EPC承包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其次对EPC模式下的招投标进行分析,并分析了EPC模式下的计量问题,最后提出公路工程EPC模式下计量方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无锡市城市地下环路的开发建设。无锡高铁商务区结合京沪高铁无锡站、轨道交通2号线,以及远期区域内地块筹划,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环路,将周边地上、地下空间有机联系起来,整合了区域地上、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形成完整连续的空间系统,实现区域综合服务能力的升级,并为未来地区性地下空间开发打好基础。项目的实施充分考虑了轨道交通2号线、高铁无锡站的建设因素,通过合理的工程筹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多个项目协调开发建设。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商务区功能的升级,实现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TOD地下空间开发所涉及的市政用地面积比常规地下空间大,市政管线迁改需从区域的角度统筹考虑,兼顾工期、经济性、管线运维可靠性。陆肖TOD为成都首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对区域所涉及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设计,并探索规划“一横一纵”微型管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国内多数中职学校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即一个学历证书加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前1+X证书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职学校中,并取得显著的效果。1+X证书制度是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新途径,可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特长,为中职学生未来就业提高保障。本文就1+X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罗福周  李娜 《隧道建设》2018,38(7):1095-1099
核心驱动力是促使综合管廊工程快速推进的重要动力,为有效认识综合管廊工程核心驱动力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从供应链协同的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基于实现力的基础层、基于协同力的核心层以及表现层的综合管廊工程核心驱动力模型。结合已有研究和实地调研列出核心驱动力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核心驱动力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概括。因子分析法对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 综合管廊工程的核心驱动力由运营管理和收益能力、规划建设期各方协同力、工程与材料管理能力、战略布局及技术支撑力、融资业务能力、政府关系协同力、风险应对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资金供应能力、运营期各方协同力和政府调控能力等11个关键能力构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 协同力对推进综合管廊工程具有核心驱动作用,在保证实现力的前提下,着重培育核心驱动力能够解决综合管廊工程推进速度迟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区域整体开发是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的崭新模式.道路交通作为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配套,在满足车行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还需结合城市片区功能定位建立起人、车、环境相适应和融合的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以三林滨江南片区三林湾小镇片区道路交通项目方案设计为例,从功能导向出发,构建安宁宜人的稳静化交通出行环境,实现慢行优先、静谧舒适、快慢分离的交通目标.依据设计理念对不同功能道路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比选,内容可供高品质城镇区域整体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内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充分锻炼学生实践技能,教学中可以将1+X证书制度作为参照,为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方向。因此,本文首先针对1+X证书制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影响展开探析,其次对1+X证书制度影响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包括要引入职业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教材,搭建实训基地,锻炼实践能力等,希望能够全面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水平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5G、AI、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基础设施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期。鄂州花湖机场作为民航四型机场的示范项目,项目开展初期就要求各参与方大力推行机场数字化建造,为四型机场的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助力新时代中国机场的高质量发展[1]。本文以鄂州花湖机场市政配套工程为例,重点讲述本项目市政配套工程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实现全专业BIM正向设计并基于数字化孪生模型展开各项应用,为数字化机场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  相似文献   

18.
复杂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如何有效利用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对关键节点进行合理布设是确保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文中以实际山区公路工程为例,提出基于BIM+GIS技术的地形、地质、环保选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BIM+GIS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审视路线方案,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量统计校核;②BIM+GIS模型融入地形、地质、环保等控制因素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比选,减少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Teamcenter10.0软件的实施使汽车车桥产品开发处于平台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模式,全面支撑企业基于APQP理念的项目管控模式;实现了与ERP、NX、CAD及OFFICE软件的集成,建立了系统集成应用环境,形成企业信息网,大大降低人工干预、管控的风险;实现了汽车车桥产品研发中全阶段的监控、任务跟踪,降低了产品开发风险、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提升了项目开发效率,能够满足主机厂项目及产品开发理念及节点要求,提升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