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珠江水系     
《珠江水运》2010,(9):82-82
<正> 郁江老口航运枢纽10月动工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将于今年10月动工建设。4年后,实现通航发电。据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是自治区加快建设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战略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新开工重大项目,同时被列入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之一。老口航运枢纽坝址位于左、右江汇合口下游4.7公里处的郁江上游段,下游距南宁市区约34.1公里,投资约51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14年11月26日零时,"西江黄金水道"重点工程——广西郁江老口枢纽二期工程日前顺利实现截流。老口枢纽二期工程包括九孔泄水闸坝和左岸重力坝,预计2015年5月前完成施工。截流后,左岸船闸具备通航条件,右岸发电厂房将具备发电条件。据介绍,老口航运枢纽工程是"十二  相似文献   

3.
刘哲芬 《水运工程》1996,(10):128-131
郁江平马骝滩级是南宁至广州航运建设枢纽工程之一,梯级的主体工程由船闸和挡,泄水建筑物组成。本文简要介绍马骝滩梯级的坝址,总体布置方案选择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劲 《水运工程》2011,(8):94-97
郁江是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口航运枢纽船闸的地位十分重要。船闸设计最大水头14.5 m,输水时间要求不超过10 min。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和本工程的特点,选择结构布置较为简洁的闸墙长廊道侧支孔方案作为输水系统布置形式。在调查分析国内外同类船闸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优化,确定了总体布置及各部关键尺寸。模型试验成果表明,所设计的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与常规渠化工程相比,在已建渠化梯级间增建航运梯级的坝址选择时,存在梯级间最低通航水位衔接和对已建电站发电影响分析等技术难题,研究案例较少。以嘉陵江水东坝航运枢纽工程坝址选择为例,采用对库尾河段水深、河势、地形地质、淹没损失等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的方法,提出坝址初选、枢纽建筑物布置和确定枢纽正常蓄水位的思路,从水位衔接、库区景观、对上下游已建电站发电影响、施工导流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坝址综合比选。推荐复兴场坝址为水东坝航运枢纽建设坝址。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工程船闸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航。据湖南省湘江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株洲航电枢纽船闸是航电枢纽的通航设施,船闸能一次通过一顶四艘千吨级驳船,总载量高达4000t的大型船队,年设计通过能力1260万t。船闸闸室长180  相似文献   

7.
1月16日上午,广西交通重点工程--那吉航运枢纽工程正式开工.那吉航运枢纽工程业主为广西西江航运建设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1.8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4年,千吨级船闸将于2007年1月建成通航.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13,(5):425-429
为论证船闸、泄水闸、电站等建筑物相对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文章结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蔡家洲坝址平面布置及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2个枢纽平面布置方案的枢纽泄流能力、船闸通航条件、工程前后坝区河段汊道分流比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枢纽平面布置的推荐方案及一些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航运枢纽工程规模扩大,对船闸闸门启闭机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相关人员应重视启闭机设计优化。本文将结合航运枢纽工程船闸闸门启闭机运行需要,按照数据计算、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顺序研究启闭机的设计方式,提升船闸闸门启闭机运行效果,降低航运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黄伦超  李伟  肖政 《水运工程》2006,(11):53-57
通过概化模型计算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凹形和凸形河岸对低水头枢纽船闸口门区水流条件的影响,指出了对低水头枢纽船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相对有利的河岸形态。不仅可作为枢纽总体布置阶段船闸优化布置参考的一个方向,而且在枢纽坝址选择阶段就可以加以考虑,以减小枢纽总体布置的难度及工程量,为船闸通航创造良好的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坝利用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堆积成坝,坝体横截面为梯形。通过在陆上和水槽中开展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坝的抛投试验,研究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的单位体积内框架个数、孔隙率,分析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坝的施工工艺及其检验标准。研究成果提供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坝模型施工的质量控制范围,为我国内河上构筑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坝的施工及验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长沙综合枢纽二期围堰截流方案,针对截流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采用1∶100定床物理模型,研究水流对截流戗堤的冲刷、水下抛石料的冲距及戗堤的稳定边坡坡度。试验表明,应选择合适的龙口位置及宽度,以减少对戗堤的冲刷;另外,通过水下抛石试验,得到不同粒径块石的冲距及戗堤稳定坡度,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上结论已运用于长沙综合枢纽二期施工围堰截流的实际施工中,并保证了截流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吴澎  张珊  罗少桢  赵凯 《水运工程》2011,(9):185-188
航电枢纽以满足航运要求为首要目标,船闸布置是影响航电枢纽选址和布置的主要因素,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总结航电枢纽选址和布置的一般要求。相对顺直河段和弯曲河段都有条件布置枢纽,但依河段具体条件的不同,布置条件有优劣。枢纽布置分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型,集中布置重点解决水电站和泄水建筑物水流对通航建筑物的影响,分散布置重点是通航汊道与主河槽相连接的上下游口门区布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运工程科学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运工程科学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距离工程实际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有很多不足。文章总结了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海岸动力及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平原河流航道整治技术,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水工构造物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技术和水动力数值模拟软件包TK-2D等10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等4种研究手段的发展现状。目的是促进核心技术的形成,提高为重大工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梧州水文站1955-2010年近50年的水沙系列数据及长洲枢纽建设前后2002-2011年间坝下近坝段的地形变化.结果表明:西江径流变化相对平稳,而来沙变化经历了3个时段,自2003年起梧州水文站输沙量及含沙量急剧减小,虽然其变化的时间在长洲枢纽建设前后,但长洲枢纽的建设并非是造成坝下梧州水文站输沙量和含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长洲枢纽建设前后河床的剧烈变形,主要为河道采砂和航道升级整治所造成.  相似文献   

16.
大源渡航电枢纽拟增建鱼道,受枢纽总平面布置条件限制,鱼道进口如果布置在电站尾水,则施工难度和投资均较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既确保安全、节省投资,又满足过鱼要求,采用SMS-RMA2模型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得出枢纽坝轴线下游一定范围内多种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图,为在坝址所处微弯分汊河段找到合适的鱼道进口位置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为提高过鱼效果,建议在鱼道进口上游侧设置导鱼电栅等拦鱼系统和喷淋水声、灯光等诱鱼系统,帮助鱼类及早发现鱼道入口。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型充砂模袋做围堰的施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海中,在浅海地区应用较普遍,但在水深流急的地方施工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在大坝合龙时施工难度更大。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重点介绍利用捆绑充砂模袋进行拦海坝合龙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依托小溪滩枢纽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针对该枢纽坝址所处喇叭形微弯河段,提出船闸坝上非正交布置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弯曲河道引航道与河道主流衔接困难的问题,为弯曲河段船闸布置困难及已建工程增建船闸提出了一种新的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荣天富 《水运工程》2015,(2):182-188
三峡工程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从工程论证到设计、施工,业界曾针对其通航技术中存在的大量问题进行过研究和讨论,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三峡大坝建成后,工程综合效益正在发挥,且川江运量一直在快速增长。实践表明,当初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机的决策、三峡水库特征水位的选定、三峡通航建筑物规模和布置设计的优化、通航尺度标准及其保障措施的论证确定、施工期通航方案的认定与实践以及三峡水库调度方案的优化等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及其成果都是有效的。从航运角度论述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大坝泄洪区建设船闸围堰,面临着泄洪水流大、水位落差大的难题,这对围堰的防冲刷稳定、防渗等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必须把握住围堰的设计和施工要点。介绍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围堰设计和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