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洪长倬 《航海》2005,(5):34-36
深入考证,拙见以为郑和船队44丈×18丈或37丈x15丈的宝船不可能在龙江船厂制造。首先,在明李昭祥所著的《龙江船厂志》中记述,龙江船厂西界不抵大江,宝船何从下水?第二,龙江船厂所造五类二十九种船舶,最大的长九丈有余,在秦淮河或城濠岸边施工,并没有很大的船坞设备,大船无法承造。第三,永  相似文献   

2.
丘克辉同志在《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考》(载《航海》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中,介绍了学术界、航海界对宝船尺度的不同意见,引起了我的兴趣。经查阅有关史料,我认为,《明史·郑和传》关于宝船尺度“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记载是正确的,不能轻易否定。明代人对宝船尺度的记载并非仅见于《<瀛涯胜览>序》。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载:“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刺诸国。通计官校、旗员、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笔者按:《明史》作‘六十二’。一艘之差,显为记误或  相似文献   

3.
顿贺 《船海工程》2004,(1):39-42
对于郑和大号宝船尺度,国内学术界持不同见解由来已久,笔者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古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郑和下西洋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的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
蜈蚣船     
十六世纪,葡萄牙曾有“航海王”之称。其海船属于轻快型帆船,因船体狹长,两舷有櫓极多,俯视形如蜈蚣,故俗称“蜈蚣船”。据《明史·佛郎机传》载,这种船长十丈,阔三尺,旁架橹四十余,置铳三十四,由三百人撑驾。铳发弹药  相似文献   

5.
杨力 《游艇业》2014,(5):84-89
提起航海,中国人应该不会陌生。中国是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制造舟楫,在商代便出现了帆船运输。唐代对外贸易的商昭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所经航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那时使用的海船具有9个水密隔舱,抗沉牲好并没有桅和舵,可利用侧逆风行驶。12世纪初,中国首先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导航。15世纪初至30年代,郑和率巨大船队用了28年时间7次下西洋,所用宝船有9桅12帆,长44丈,宽18丈。船队大小船200余艘,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谱写了人类航海历史最灿烂最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有多大?这是航海史和造船史研究工作者多年争论的一个问题。欣闻《航海》杂志开辟专栏讨论,这是个好主意,必将活跃学术争鸣的气氛。今试投一短文,与同行们共酌。·船队规模与宝船尺度·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浩浩荡荡  相似文献   

7.
明初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完成了几个大工程:建紫禁城、修长陵、以及命内官郑和造远洋舰队下西洋。在这些工程中,包含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单体木制结构:紫禁城里的太和殿、长陵中的棱恩殿以及郑和宝船。现在太和殿、棱恩殿依旧挺立,而郑和宝船却片板无存。木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也是古代造船的主要材料,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木结构的建造法式和尺度关系,中国传统的封建宗法礼制和建筑规范,明、清时期以皇家宫殿为代表的中国木制结构实体的最大尺寸、以及明初森林资源与官方基建规模的分析比较等方面来探讨明代造船规范及宝船尺寸。  相似文献   

8.
郑和宝船是肥短型还是狭长型,至今学术争鸣尚未定论。我根据一些有关文献,列表分析,供各家参考。表中的纫鱼船、多桨船、海鹤船、钓槽船等,都是能在江、海行驶的船。故从表上就可看出,江河船的长宽比值,多在6.66以上;而海舶的长宽比值,则在4.37以下。这就说明江河船型要狭长一些;海洋船型要肥短一些。河道的本身是狭长形,故航行于江河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举,在世界史上也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重要事件。那62艘宝船,最大的长达44丈,宽达18丈,载着二万七千八百名船员、军人和官吏,在浩瀚无垠的大洋上结队航行的壮丽景象,完全可以列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里程碑而永垂不朽。然而,人们在自豪之余,却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这种领先的地位,怎么会在随后几百年间丧失殆尽,以至于拥有四亿人口、富甲天下的清帝国,会在西方一些小国的炮舰轰击之下毫无还手之力,一败再败,割地賠款,丧权辱国,终于沦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遇的呢?  相似文献   

10.
阅毕1982年第3期《航海》载文《郑和宝船尺寸记载有误》。(下称《有误》),有些观点不敢苟同,借此与杨槱、施鹤群同志商榷:郑和下西洋的所有档案资料,被弘治年间的兵部郎中刘大辰付之一炬,几乎全部销毁。这就给我们今天研究郑和宝船问题带来重重困难。资料缺乏,但历史事实是不容抹煞的。曾跟随郑和西下的人员以亲身经历目睹事实,写下了纪行著作传世为证。回族人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月7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为马士基油轮公司建造的11.5万吨原油/成品油船“MAERSK STELLA”号成功交付,这是大船集团2022年交付的第一艘船舶,实现了新年开门红。该船是为马士基油轮10艘系列船项目中的第8艘。该船总长250米,型宽44米,型深21.9米,设计吃水13.75米,结构吃水15.35米,载重量11.5万吨。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6月22日,中船重工大船集团为招商轮船建造的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82号船成功交付,从大连扬帆远航。招商轮船、大船集团与中国船贸等三方代表在交接船证书上签字。招商轮船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春林将该船命名为"凱征"轮,BP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杨筱萍女士为新船砍缆,中船重工大船集团领导刘征、杨志忠、邓昌连、郑炜、张玉环等出席交船仪式。  相似文献   

13.
骆世钟 《水运管理》2001,(10):36-39
升船机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设报告拟定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位于枢纽左岸。承船厢尺度与葛洲坝三号船闸相对应,为120×18×3.5米(长×宽×水深),设计日平均运行39闸次,平均过闸时间34.15分钟,客运通过能力为 494万人次,货运为626万吨,与永久船闸配套运行。升船机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为客货轮及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二是为小吨位船舶(队)提供通道,以利于提高永久船闸的通过能力。按照初设报告和修改后的单项设计报告,升船机应分别在2000年或2003年投入运行。但据了解,升船机现仍处于缓建…  相似文献   

14.
正交设计法与回归分析相结合对高速三体船侧体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速三体船线性兴波阻力离散点源型数值计算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初步优选侧体主尺度参数和布局参数,进一步将模长限制的多元正交回归计算方法与正交设计法结合,得到了单位排水量总阻力关于侧体布局和主尺度参数的回归公式,据此探讨了高速三体船侧体布局和主尺度参数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1405年,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庞大船队起锚远航,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称为"郑和七下西洋"。610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长151.18米、宽61.6米的"宝船"模型前,当我们再次扬帆远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时,我们仍要感叹于中国古代那些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已显示出我国古代在造船和航海方面的辉煌成就。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犍为船闸是岷江高等级航道的重要节点工程,其有效尺度220 m×34 m×4.5 m(长×宽×门槛水深),设计水头19 m。结合枢纽总体布置,按照规范要求,研究确定犍为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闸底横支廊道的分散输水系统形式,并经水力学计算及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输水系统的布置和阀门开启方式合理,闸室泊稳条件以及上下游进、出水口的水流条件良好,满足船闸灌泄水时的水流条件及输水系统安全运转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速三体船以其优良的减阻性能、耐波性和稳性而具有广阔的军事和商业应用价值。尽管已有大型实船付诸应用,但高速三体船型的兴波阻力预报和减阻设计问题并未解决,而这又是高速三体船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采用帐篷函数法进行高速三体船的片体构型设计,并据此计算各船型参数。将改进的线性兴波阻力数值算法应用于高速三体船的兴波阻力计算,根据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滚装机动船,载货兼滚装机动船和集装架载运机的船等3种轿车运输船以及其船型方案的比较和择其经济性优再与非机动驳船的对比,确定载车334辆270马力×2滚装机动船是重庆出川轿车在年水运量9.5万辆时经济性最佳的长江轿车滚装运输船,其船型双尾,三层载车甲板(包括顶甲板)舱底载车,船长×型宽×舷伸甲板宽×型深×吃水=76×12.4×14.0×3.4×2.4m,经计算分析,在重庆轿车下水年运量达18万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三航局承建的上海港宝钢全天候成品码头船库安装工程按期完工。据悉,该船库是目前亚洲第1、世界第3大船库,为宝钢全天候码头最大的配套项目。船库最大主体钢结构为管桁架结构,轴线长108 m,跨度47 m,构件质量达1 980 t,安装高度为36 m,安装技术难度和精度非常高。宝钢全天候码头建成后,可同时靠泊5万吨级和5 000吨级船舶各1艘,将有效提升宝钢的物资转运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1日,由大船集团牵头承担的国家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风帆技术示范应用开发"项目风帆制作开工仪式在大船集团舵轴公司机加工车间举行。在VLCC实船上进行风帆示范应用尚属首次,全球首艘超大型风帆动力油船即将"扬帆"启航,标志着中国船企大型货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进入全新风能利用阶段。风帆项目是国家工信部批准的围绕主力船型节能减排的创新性重点项目。该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