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加深对轨道交通市域快线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上海市域快线的评估工作。基于交通年报数据和交通卡刷卡数据,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客流特征等角度,开展市域快线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表明,市域快线客流总体上呈现平均运距较长、负荷强度偏低、客流密度偏低等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沿线路轴向分布、中心区集聚、外围组团化三大特征,在时间分布上呈现高峰客流累积效应和客流集聚效应两大特征。最后基于市域快线的特征,从市域快线的线网布局、选线规划、客流预测等方面,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鉴于国外市域快线的经验,提出昆明市市域快线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互联互通,实现此功能的关键是处理好巫家坝枢纽站。结合客流需求分析,从疏解方案、行车组织及车站规模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空间安排上探讨与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市域快线规划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国内外市域快轨交通线网形态、衔接模式、运行模式等。结合合肥经济圈市域线规划,以合六市域线为代表对市域快轨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进行研究,从线网形态选择、衔接车站设置、客流适应性、运行速度适应性、行车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域快线接入城市轨道线网外围的线网形态,小庙站换乘加贯通运行、长宁大道站换乘的多点衔接模式,以及开行本线列车和跨线快车相结合的运行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外市域快线的经验,提出昆明市市域快线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互联互通,实现此功能的关键是处理好巫家坝枢纽站。结合客流需求分析,从疏解方案、行车组织及车站规模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空间安排上探讨与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市域快线规划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连第二轮线网规划,探讨目前线网规划技术中三大热点问题,"面-点-线"规划新内涵、规划时序争议、市域与市区网融合模式的争议。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面-点-线"规划思路中,"面"不仅包括线网规模,更强调"层次";"点"也不局限在大型客流集散点,还包括各种功能区;"线"也不仅包括空间上的道路走廊,还应强调各"点"时间上的联系。针对规划时序,建议采用先远期后远景然后回归远期的规划思路;针对市域网和市区网的融合,建议采用枢纽和多点多线外围切向衔接模式,利用城市轨网及公交网完成市域线的集疏散,慎用穿越中心城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指导市域快线的规划设计以引导市域快线健康有序发展,分析轨道交通的分层体系以及各分层的相互关系和所处的位置,并对容易混淆的地铁、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制式进行技术参数的详细对比分析。明确市域快线的属性及适用范围,特别是市域快线位于市区的线路和市区外围的线路应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及技术特征。确定市域快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首次提出速度效率的概念,且市域快线应根据速度效率和站间距、旅行速度的关系来选择速度目标值,并明确了市域快线最高运行速度与站间距、速度效率、旅行速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市域快线要提高旅行速度应提高速度效率,而不仅仅是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对市域快线建设需求巨大,其中系统选型是快线规划建设中的焦点之一。以昆明东西快线为研究对象,总结国内城市市域快线选型经验,分析建设规划阶段客流预测及工程方案对系统选型的要求,提出以速度、运能、舒适度、景观、工程可实施性为评价指标,综合比选城市轨道车辆A型车、B型车及国铁CRH6型动车组,初步提出适宜东西快线的系统制式,以期为今后大城市和都市圈市域铁路的系统制式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总结广州在市域快线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基于时空目标的功能定位,提出对线路规划设计的要求。分析国内外大站快线、快慢线组合以及复线等三大快线建设模式的功能差异及优缺点。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提出规划设计阶段应以如何落实市域快线与线网衔接点、站点布置规划、最高运行速度及运营模式、快线停靠站点选择、投资控制等5个维度为重点研究内容,并逐一进行详细论述和数据比较分析,为新建市域快线的决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假定出行者可选择道路公交和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种出行方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建立市域轨道交通快线的快慢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用以研究弹性需求下多方式交通路网中市域快线快慢车开行方案。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选取某中小型城市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进行了算例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早高峰时段以1:5的比例开行快慢车,选择市域快线出行的乘客量将增加16.71%,总运营效益将提高13.26%。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由市区逐渐向外围拓建与延伸,市域快线的规划与建设应运而生,如何合理选择市域快线运营模式成为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成都地铁13号线为依托,分析穿城市域快线的客流特征,基于客流需求、城市布局、大区客流分布、客流断面特征,对行车对数和大小交路折返点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地铁13号线的行车对数并提出3个行车组织方案。并从运能适应性、高峰小时车公里、最大满载率、运营组织难易度等关键指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运营方案,以期为类似穿城市域快线运营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大城市轨道快线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快线规划目标与建设效果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梳理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情况,以深圳地铁 11 号线为例,从快线对城市空间结构、沿线职住与开发的影 响以及快线网络连通性、快线建设标准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剖析,得出结论:11 号线的建设运营推动城市西漂, 优化沿线用地性质,强化组团连接,加速网络融合,实现中心城区与机场 30 min 通达,发挥快线对城市的融通发 展作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应与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相匹配,与城 市开发建设同步,快线应重视网络衔接,快线建设标准亟待完善并应具有约束性,这为深圳以及其他城市轨道交 通快线建设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作为轨道交通范畴的市域铁路,在前期规划研究中做好车辆选型,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成本和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益。以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快线为例,着重针对机场快线的主要特征、系统制式、供电系统、资源共享等方面,通过对轨道交通市域线中车辆选型要点的分析,提出适合本线的车辆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厦漳泉区域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交通设施,认为区域具备一体化的基础。厦漳泉都市区需要覆盖中心城市及周边组团、服务于中长距离出行、以通勤和弹性客流为主的区域轨道交通。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围绕厦门开展规划,兼顾都市区及厦门市域快速出行功能。依据国内外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运营经验,在现有公路、铁路网络已实现厦漳泉城市群间点到点直达交通联系的前提下,推荐厦漳泉区域轨道交通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模式。在邻近城市间1 h可达的时间目标下可选择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的地铁车辆,开行多种运营交路及快慢车,分时分地满足客流需求,并提高乘车舒适度。区域快线宜尽早规划,修建时机取决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认识、实践、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原则、思路、方法、要点、层次、形态,以及网络化运营理念和标准。对近年来业内关心的环线、高架线、市域快线规划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总量控制目标,量力而行"的线网规则原则;并以"造得起、养得起",以保证客流强度效益为基本的规划理念,提出了1 000万、500万、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控制指标,以指导优先选择优质线路和起讫范围,搭建基本线网架构,发挥最佳运营效益。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更紧密地和城市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建设的骨架,服务并融入城市,引领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市域铁路是市域和区域中短途客运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互为补充,主要承担市域或区域较小规模走廊的客运交通。为应对区域交通城市化的发展,改变南宁市目前对外交通组织的区域间城镇交通联系模式,规划建设合理的南宁都市圈市域铁路网,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组织模式向区域间城镇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日益增长的过江车流、客流以及城市过江发展要求,急需哈尔滨新增一处过江通道;经过对城市整体线网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研究发现,轨道交通4号线与规划景阳街隧道在过江位置上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且两者在线由上基本一致,两者具备合并建设的条件;通过对合建方案的线位、建设形式、两者相互影响、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关系以及对城市交通服务功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哈尔滨轨道交通4号线过江隧道与规划景阳隧道合并建设是可行的合理,公轨合建方案具有快速联系江北新区、哈站区域、哈西区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的功能,起到“缓堵保畅”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江南区域与江北区域的联系,带动江北地区快速发展;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轨线网层次的不断完善,重庆市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四纵四横"格局的城轨快线,与城轨普线共同构成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城轨快线的建设也标志着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2.0版本的新时代,无论是建设标准还是建设模式,都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对不同层次城轨快线网络规划的梳理,结合已批复的城轨快线运营管理模式,从勘...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省贵安新区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分析跨越城市行政界线的国家级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注意的两大重点问题,即如何合理确定规划范围以及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线网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提出以大贵阳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引导贵安新区发展,并通过构建市域快线和市区普线的双层次线网,以加强贵安新区与贵阳市中心城的快速联系,支持贵安新区核心片区发展,支撑贵阳-贵安同城协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分析市域快线基本特征及乘客诉求,将站点交通衔接纳入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用枢纽锚固的方式助力综合治堵、慢行系统改善等诸多交通问题。依托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的实践,遵循TOD规划理念,通过交通先行的方式推进站点周边用地调整。综合交通和土地开发价值两方面因素,得出结论:每个市域快线站点都将成为该区域的交通换乘中心;在站点周边打造开放、友好的复合型城市核心;因地制宜地确定TOD发展模式,客观分析周边的土地价值及产业布局,促进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人口迁移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通车10年以来,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显现。通过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主要区的近10年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说明轨道交通沿线中心城区是主要人口迁出地区,而沿线的近郊和郊区是主要人口迁入地区。作为人口迁入区的闵行区,新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沿线乡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引导城市人口从高密度地区向低密度地区迁移分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