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北京地铁 8 号线平西府车辆段为例,介绍 轨道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社会经济意义,结合工程实 践分析车辆段综合利用的思路,系统梳理综合利用实 施策略、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开展车辆 段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纪诚  卢源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6):25--31
通过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的实例,阐述北京市在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对于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的演进历程和创新 归纳出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的规律,指出车辆段综合利用势必成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总结出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开发自身的基本特征:土地产权关系复合、主体利益指向多元、工程技术实施复杂、管理操作缺乏规范.提出一些基本观点:车辆段上盖开发需要对现有城市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注重与城市规划、投资相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实施细节的保障点;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付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165-168,173
总结并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地铁5号线世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阶段提出建议,以期为昆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南兆路车辆段的设计看国内地铁车辆段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车辆段建设满足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研究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介绍北京地铁大兴线南兆路车辆段的工程设计,分析香港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并针对南兆路车辆段的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车辆段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最后结合车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香港地铁、北京地铁检修模式的分析,得出了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深圳轨道交通三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是三号线车辆停放、维修检修、三号线管理办公、深圳轨道交通线网B型车大修、架修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车辆段,也是国内第一个双层结构的车辆段。在分析该车辆段设计和施工特点基础上,重点对车辆段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模式进行了介绍,对今后同类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探索实用的上盖开发项目交通规划方法为目的,分析车辆段上盖开发的交通特征,提出上盖开发的交通规划理念与原则,重点总结不同交通方式的上盖内外衔接模式,包括道路、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和步行,并结合案例阐述应用情况。结论:上盖开发项目应依据车辆段基地条件,外围城市交通特征、上盖物业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交通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广州地铁和厦门科华恒盛共同建设的广州地铁鱼珠车辆段5MW光伏项目,建设完成正式并网。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结合地铁交通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该光伏项目位于5号线鱼珠车辆段内,在车辆段运用库、主检修库等共计约7万m~2的屋面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城轨交通车辆段建设与现行检修体制作了简要回顾,根据国外车辆段建设经验和检修模式,结合我国城轨车辆段技术装备发展,指出了我国城轨交通车辆段建设及其技术装备设置的改革方向,面对车辆段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线共段“与“分期建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典型的运营场景入手,分析倒装与顺装方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影响,总结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段的特点,结合运营场景提出总体布局的设计思路。如在车辆段新增全自动运行区域,由信号系统实现列车的全自动驾驶功能;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增加与车辆段通信、信号、视频监控、火灾报警等系统接口,实现各系统的联动等。分析表明,全自动驾驶车辆由于其自动运行区和非自动运行区的划分,以及转换轨位置的不同,与传统车辆段总体布置有着较大的不同,在设计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体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自动运行区的划分和车辆调车方式的不同,以及开通初期人工驾驶模式到全自动驾驶模式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物业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物业开发案例,结合作者在设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车辆段开发进行归纳总结,提出3种模式:地毯模式、地下掩土模式及高架模式.从投资决策与收益、土地性质与使用权属以及消防3个方面,对车辆基地物业开发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以翔实的数据和图片,介绍国内外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1.
台北大众捷运系统线网已接近完整,其中万大线为台北大众捷运系统的第三期线网,万大车辆段所在位置相当特殊,为板桥、中和与土城之交界;在寸土寸金的都会区及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捷运规划应赋予土地开发的附加价值。因此,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不影响车辆段的既有功能外,营运模式、防洪设施、预留联合开发大楼需求,以及噪声振动等因素均需要逐一考虑,此外充分利用邻近保护区与土地开发之结合,以提高本项目的功能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段占地面积大,工程数量多,在整个地铁项目预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不断提高车辆段工程数量计算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控制预算。文章介绍了项目前期和后期2种不同的工程数量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结合昆明地铁6号线大板桥车辆段的实例,证明了2种计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阐述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的意义,比较分析各种车辆段综合开发模式,总结各种综合开发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工作经验,提出车辆段综合开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车辆段综合开发提供参考。车辆段综合开发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决策开发模式,切不可盲目照搬已有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标准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通过研究工艺设备配置要求和设计要素,在My SQL数据库系统中建立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利用Visual C#开发交互界面。软件内置地铁车辆段关键设备的三维模型,并按车辆段类型设定车间和设备配置模板,创建车辆段设计项目时可自动完成车间和工艺设备的配置,具有项目管理、三维模型导出、动画演示以及设备信息的查看与编辑等功能。该软件可应用于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设计项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已经验收开通的苏州太平车辆段对于有上盖开发车辆段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设计方案、消防控制室位置选择、探测器选型、与线路火灾报警系统的关系、以及联动功能的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国内已经建成项目的技术方案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为未来有上盖开发车辆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商业规划是项目整体具有鲜明商业主题的重中之重。定义商业规划和主题式商业。以北京四惠车辆段、深圳横岗车辆段、香港将军澳车辆段和英国伦敦怀特镇车辆段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车辆段上盖物业定位分为总体规划和子功能物业规划,提出总体规划的目标和城市特征分析因素、区域特征分析因素;提出子功能物业规划目标,通过对市场环境、竞争者和顾客的分析,确定子功能物业的定位。总体规划和子功能物业规划构成车辆段上盖物业项目的商业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保障市民便捷出行、营造舒适人居环境,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一体化将成为我国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充分挖掘地铁车辆段用地的综合利用潜力、提升土地商业价值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四公里车辆段TOD项目分析,从空间布局、交通规划、景观布置、减震降噪、投资费用增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满足地铁车辆段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车辆段上盖的综合有效利用,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为未来相关地铁车辆段上盖进行TOD综合开发的工程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客车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逐步普及,铁路工程的信息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车辆段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无法实现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用的信息共享,也不能满足设计阶段多专业的协调需求。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设计信息的无损传递,提高车辆段设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西安站改客车段项目,对车辆段BIM设计软件解决方案和实施流程进行探索,验证车辆段BIM设计流程,完成车辆段BIM模型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碰撞检查、排烟分析、日照模拟、工筹策划等应用拓展,结合BIM实践经验,优化提高铁路车辆段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为例,从业态构成、交通设计、消防设计、景观设计等角度阐述了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设计策略,并对类似项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地铁车辆段规划了物业开发,为了将减振技术与车辆段设计有效结合起来。以带上盖物业的车辆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此类结构的振动机理,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传播路径隔振着手,利用有限元建立振动传播规律数值分析模型,并对空沟和填充沟减振技术分别从宽度、深度、设置位置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沟和填充沟单独使用时减振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提出空沟和刚性填充沟合设而成的组合屏障减振沟模式,模拟验证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振动5~7 d B,但减振沟模式不能完全消除振动带来的影响,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减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已结合车辆段功能需求应用到工程设计中去,通过运营后实际检验,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