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公路隧道根据防灾和营运时需要,在人行横通道内都有必要设置防火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火门,并且阐述了其开启方式、结构型式、工作原理.这种全新的结构型式,火灾时能够真正起到防火隔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崖门大桥主桥采用双塔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结构型式,墩、塔、梁固结。对斜拉桥主墩承台的多种受力情况,通过块体单元的有限元分析,介绍其应力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哈尔滨市道路交通模式为例.通过对国内外大城市道路网结构型式及其对应条件的分析,探讨了大城市道路网合理结构型式的基本概念,据此定义了城市道路网合理结构型式的评价指标,并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得出适合哈尔滨市具体条件的由分区环形道路、区间联系道路、外围环路组成的分区式道路网结构型式.由此提示在大城市道路网的规划与建设中应重视对道路网合理结构型式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填石路基作为一种特殊结构型式的路基,可减少大量借土填筑路堤,节省大量费用,而且可避免大量弃方对土地的侵占,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正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乌拉山林区防火通道工程实例,介绍了填石路基的压实工艺、施工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7种型号的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因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当摩擦因数为0.35时各种结构型式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的平均值及其分布范围。绘制了国产各种结构型式制动器典型的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衬片摩擦因数变化的特性曲线。对同一制动器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动效能因数计算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及验证。根据制动效能因数曲线图,提出了制动器系列化设置时减少制动器尺寸规格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此文根据塔克拉干沙漠的自然条件和沙漠公路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路面结构型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修建沙漠公路试验路段的施工情况和运营状况,运用模糊综合评的原理,确定了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合理的路面结构型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条件下,沥青碎石面层砂砾石基层是最优的路面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7.
变截面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志敏  潘宇臣 《汽车工程》1995,17(2):108-112
本文从等应力梁的角度,探讨了等宽变截面钢板弹簧的结构型式,并导出这类结构型式钢板弹簧的刚度和质量等设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客车车架结构型式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客车车架结构型式和相应的客车,对车架结构型式进行分类,研究了客车车架的技术发展。并总结了各种结构型式的特点.研究了客车车架结构型式与客车用途及布置型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简支转预应力连续结构受力特性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简支转预应力连续结构是一种颇受青睐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不仅具有简支梁桥施工简便的优点,而且保证了桥梁的连续性。文中分析先简支后连续体系型式的特点、受力特性,并与悬臂转连续的体系转换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对吊环螺钉的结构型式及吊载荷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希望牟对透彻理解标准内容及正确选择使用吊环螺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赵东平  蒋尧  李老三  杨柏洪 《隧道建设》2019,39(7):1097-1103
为确定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火灾工况下射流风机的最优布置方案,明确各参数对防灾通风设计方案的影响,依托郑万高铁隧道口紧急救援站工程,对火灾工况下风机的布置方案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网络通风算法,研究将风机布置于正洞进口段、正洞进口段和平导进口段、正洞进口段和横通道内3种方案的优劣,以及隧道内自然风、火源位置、火灾规模及隧道纵坡等因素对正洞内及防护门处风速的影响程度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对于隧道口紧急救援站,将风机同时布置于正洞进口段和平导进口段时需要的风机数量最少。2)隧道内自然风对隧道正洞进口段的风速影响最大,而火源位置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火灾规模及隧道纵坡的影响规律相同;相比于隧道正洞,各因素对隧道防护门处的风速影响相对较小。3)同时考虑火灾规模、隧道纵坡、火源位置及隧道内自然风等因素时,满足防灾通风要求的风机总功率为不考虑上述因素时的2.5倍;火灾工况下,开启风机的总功率为不考虑上述因素时的3.0倍。  相似文献   

12.
赵东平  蒋尧 《隧道建设》2017,37(8):952-957
为确定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机合理的布置方案,分析相关因素对防灾通风的影响规律,合理简化防灾通风计算,以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工程为依托,利用SES程序建立防灾通风计算模型,对风机仅布置于正洞、横通道及同时布置于正洞和横通道内3种方案进行比选,并研究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及隧道纵坡等因素对救援站防灾通风的单一及其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左右分离式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将风机布置于救援站前后两端的正洞内时,满足防灾通风要求的风机数量最少,是较优的布置方案;各因素均会对防护门处风速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隧道纵坡;同时考虑自然风和火灾因素作用时,最不利工况下需要的风机数量约为不考虑其影响时的1.9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海市对水利工程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悬挂式横拉门可作为一种适用的门型。该文通过对闸门门型分类与适用性分析、门型结构改进,详细介绍了悬挂式横拉门结构及其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消防车电控翻转踏板系统,是应消防员对消防车上下车方便性的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该系统由电控系统、供气系统、翻转踏步(驱动机构、活动踏板及机械翻转机构)组成。车身控制器监测到车门打开时,驱动电磁阀工作,使得气源中的气体推动翻转执行机构动作而展开翻转踏板;当车身控制器监测到车门关闭时,停止驱动电磁阀,切断气源中的气体输出,翻转执行机构收起翻转踏板。  相似文献   

15.
气动撑杆使得汽车开启件使用更加方便,工作更加有效,为了方便有效地布置气动撑杆,使撑杆达到最优化设计,文章以轿车后背门为例,借助三维设计软件CATIA,从力学和运动学角度着重分析了上掀式后背门在开启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气动撑杆的参数设计,为进行后背门总成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田永  方瑛 《汽车电器》2014,(7):11-13
车门线束是整车线束的一部分,是连接电源和电器元件的通道。本文结合广汽菲亚特某车型,对车门线束的功能进行实例分析,从固定方式、线束走向、防水措施、防磁措施、防损措施、接插件的选择与匹配等方面,对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达到优化车门线束的布置与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地铁正线人防段空间受限条件下的设防难题,克服单扇和大小门扇形式的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门扇尺寸大、安装难度大的不足,借鉴传统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的设计原理和实践经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地铁单洞单线区间双扇防护密闭隔断门”。双扇隔断门单个门扇尺寸的减小,带来所需求人防防护段的空间减小,满足了有限空间内设置隔断门的特殊需求,也降低了隔断门的加工、运输和现场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在不断开刚性接触网的前提下,通过运用接触网密封装置、活门槛密闭梁、轨道密封箱和嵌压密封胶条等方法,解决了接触网、轨道钢轨以及门扇中缝等位置的密封难题。实践证明,这种双扇隔断门构造合理、功能完善、性能可靠,启闭灵活,符合地铁人防工程的设防要求,为地铁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车门限位器作为车门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对车门开关舒适性和驾乘人员出入车辆方便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自身设计工作经验,阐述了常用限位器的基本布置和设计原理及方法,充分利用CATIA及EXCEL等工具建立了设计计算标准模型,希望能够使大家在同类车门限位器设计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石广银 《隧道建设》2020,40(9):1350-1359
车站设计时为满足防灾规范及正常服务功能,常设计多种公共区楼扶梯及闸机布置方案,而由于各方案疏散设施相同,无法用现行疏散规范计算方法区分每种方案的优劣。为解决该问题,结合12 m单柱岛式站台公共区楼扶梯的3种布置方案,采用模拟仿真软件Pathfinder对各方案及其不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同时导入FDS数据分析不同火灾点对疏散的影响。基于疏散仿真设计的角度分析,3种公共区布置方案中,采用楼扶梯+双扶+垂梯+双扶+楼扶梯的形式更有利于乘客疏散;同时,设计中应重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间平开门的疏散作用,并应将其设置在疏散客流流线上。  相似文献   

20.
Door glass position errors that occur when an automobile door glass goes up and down not only reduce the basic performance of the door glass in terms of sound- and water-proofing, but also decrease the life span of the glass run and belt. Thus, there is a ne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door glass in order to reduce these errors. In this research, we analyzed the door glass behavior by developing a dynamic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for a single rail regulator type of door glass lifting system. We modeled the glass run and belt lip load as a non-linear spring-damper system to reflect changes in the lip load caused by door glass position errors in the analysis. We also introduced local coordinate systems to find door glass position errors during the lifting process. By using our model, the time spent on the up and down motions, the current, and the lifting resistance could be predicted with 4 %, 11 %, 3 % and 4 % of error, respectively, comparing with the test data. We confirmed the effects of imbalanc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load and moment which occur during the door glass lifting proces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lip reaction forc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verlap length and position of the lift line cause door glass position err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