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于隧道宽度的限制,重型铰接式汽车在隧道中调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污染工作环境,通过增设新的调头机构可很好地解决定一问题,文章对该机构的设计及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特长公路隧道平导通风方案研究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森  胡斌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4):84-90,95
为了给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经济合理的通风方案和设计参数,结合四川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通风设计实际工程,综合考虑篮家岩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选择了有利于救援和隧道修建的半横向平导通风方案.在平导通风方案中,根据隧道纵坡线形,计算分析后确定风压中性点,合理组织风流,并为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3.
顺河高架南延玉函路隧道总长2 755 m,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为双洞超小净距隧道。详细介绍城市地下隧道内火灾通风特点,并对玉函路隧道火灾通风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州东环高速公路龙头山隧道,分析了双向8车道超大断面公路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设计原则与施工要点,并给出了设计与施工的具体方案。对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设计方法、施工及其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明在充分掌握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利用中国目前的施工技术,可以实现超大断面隧道的优化设计与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5.
结合双洞双向8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对3个备选方案进行了比较,并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定量化评价,推荐采用暗挖分离式小净距隧道方案,可以在确保隧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祈福隧道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全长1988m,按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六车道设置,是目前国内比较少见的大规模明挖暗埋高速公路城市下穿隧道。介绍了祈福隧道主体结构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和处理原则,对隧道的结构设计、抗浮设计、防排水设计及通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崇明  张毅  雷鹏  李志军 《隧道建设》2016,36(9):1155-1160
南昌红谷隧道是我国目前内河最大的隧道工程,浮运过程要经过3座大桥,且航道宽度只有70 m,水流情况复杂,这些都对浮运作业增加了难度。本文在计算沉管浮运中所受水流力的基础上,针对出坞、顺河流浮运和回旋区调头3种不同情况,制定了2种编队方案。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计了浮运监控系统软件结构,采用C#和WFP技术实现了系统。在管节和拖轮上配置了RTK GPS、DGPS和惯导等导航设备,将浮运编队的实时位置信息显示给指挥人员,对管节出坞、过桥和回旋区调头等监控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实现了远程终端同步实时显示。目前已经完成了南昌红谷隧道多节沉管的浮运,实践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形象直观,今后可以应用到同类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邓爽 《交通科技》2012,(3):54-57
以武汉长江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Ansys软件对盾构隧道在水平、竖向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采用3种不同衬砌材料的地震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这3种工况下隧道衬砌结构的不同部位上应力和位移的分布状况,探明了盾构隧道在地震作用下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找出了衬砌结构的受力最薄弱部位,研究可对盾构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2010,(1):21-21
代表当今中国水下隧道建设最高标准、国家“863”课题示范工程的南京长江隧道,其左线隧道于2009年5月20日上午贯通、成功冲出江心洲洞口。预计今年右线隧道也将贯通,其后将进行半年左右的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隧道将于2010年6月份通车。南京长江隧道位于长江大桥和三桥之间,南起河西滨江大道,北至浦口新市区,全长3032m,设计为双向6车道,通车后从主城区到浦口新市区仅需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上中路隧道是国内首条采用超大直径(14.87 m)盾构机施工掘进的双管双层隧道,在完成了第一条隧道掘进施工进洞后,采用了工作井内盾构机原地调头的方案进行第二条隧道的掘进施工。针对超大直径盾构机原地转场的方案,将其与常规的盾构机进洞后解体吊装、再拼装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比,证明原地转场方案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半挂车承载轴偏斜会造成汽车的偏驶现象,为保持半挂车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使其安全、低消耗的运行,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对半挂车承载轴进行检测和维修。在分析了半挂车承载轴偏斜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车辆使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测距仪测出左右车轮边缘到半挂车铰接点的水平距离和光电编码器测出激光测距仪所转动的角度,利用距离和角度关系,建立了半挂车承载轴偏斜角的检测数学模型,通过研究,提出了承载轴偏斜角对车辆行驶性能评价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承载轴偏斜对半挂车性能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设计出一种安装于半挂车上的悬浮式牵引装置,能使半挂车与牵引车形成弹性连接,由此提高了半挂车的行驶平顺性,特别适用于特殊易损货物的运输。并重点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弹性元件工作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半挂车制动过程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影响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动作滞后的相关因素。为深入研究各因素对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动作滞后的影响程度,选定半挂汽车列车的初始管路气压等四个因素开展了试验验证,并通过对试验验证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开展此项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半挂车生产企业为提高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动作滞后性能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半挂汽车列车弯道行驶横向稳定性,运用动力学理论以及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具有21自由度的半挂汽车列车虚拟样机,通过将稳态转向试验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所得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所得曲线相比较进行仿真模型的校验,分析了半挂汽车列车在弯道行驶极限工况下有关参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并分析极限工况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及整车稳定性分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对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优化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半挂牵引车整车稳定性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半挂车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牵引车与半挂车的铰接角及铰接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建立了4自由度6轴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动力学参考模型,并应用ISO双移线工况对此模型进行验证。考虑到等速圆周稳态工况下行驶和地面附着系数等因素对汽车的限制,确定了控制变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的参考值。采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最优控制策略及半挂汽车列车单侧制动方案,应用Trucksim软件对参考模型进行了鱼钩转向工况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正确、有效,实现了提高半挂汽车列车稳定性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罐内物料的流动特性,基于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采用欧拉-欧拉方法建立双流体模型,通过Syamlal-O'Brien模型描述气-固曳力,对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罐内水泥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中,罐内水泥向前运动,牵引车载荷高于设计载荷,对此提出通过在罐内顶部增设阻流板,可有效避免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由于载荷分布不合理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道路建设中筑路工程车需求日益增大的现状,介绍了解放牌半挂牵引工程车专用部分的设计与校核,以及在设计时须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牵引车与挂车相关的定义、性能要求以及几何参数,可作为研究和指导解放系列半挂式牵引车设计的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精密设备在半挂车运输中的振动问题,采用了一种半挂车鹅颈柔性牵引装置。在ADAMS中建立了整车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整车的悬架系统进行了匹配计算,通过随机路面输入的平顺性仿真分析,取得较好的结果,减轻了车辆对精密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破坏。  相似文献   

20.
根据需求参数指标和实际作业工况,对专用半挂车的总体布置、行业法规、行驶系统、制动系统等进行了介绍,便于相关设计人员掌握专用半挂车的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