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阳极极化与浸泡试验方法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F-32Mn-6Si与Fe-32Mn-6Si-2Cr在1MNa2SO4与3.5wt%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这些合金在Na2SO4溶液中难以钝化,在NaCl溶液中则不能钝化,于室温在3.5wt%Nacl水溶液中浸泡1600小时后,Fe-32Mn-6Si,F-32Mn-6SI-2Cr与低碳钢A3的平均失重速率0.1173,0.0849与0.0#罚  相似文献   

2.
激光重熔Fe,Ni和Co基合金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kW的CO_2激光加工机重熔Fe-Ni-Cr-B-Si-Mo-C(Fe基)、Ni-Cr-B-Si-Fe-C(Ni基)和Co-Cr-B-W-C(Co基)自熔合金涂层,矾究了激光重熔层的组织、相结构、化学成分分布和耐磨性、强韧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重熔涂层,可使显徽组织明显细化,合金元素分布均匀,硬质相弥散分布,显著改善了火焰喷焊层的强韧性,提高了耐磨性,是改善火焰喷涂层或喷焊层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光电子谱仪研究Fe-25Mn-5Al-0.15c合金在30%NaOH溶液中钝化后形成的钝化膜。深度剖面的XPS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的最表层与主体部分分别存在结合水与由Fe2O3,Mn2O3,Al2O3,FeO,MnO及金属态Fe,Al与Mn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Fe—Al合金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能谱的成分分析,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SAED)技术,确定了堆焊金属的组织结构,并对堆焊金属,2.25Cr-1Mo钢母材及304不锈钢的高温(900℃)抗氧化性能进行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Fe-Al合金条(ω(Al)=16%)堆焊2.25Cr-1Mo钢,其堆焊层组织为α-Fe(Al),堆焊层金属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优于304不锈钢。  相似文献   

5.
Fe-23Mn合金和Fe-28Mn-4Si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在热循环中行为截然相反,Fe-23Mn合金奥氏体经热循环后产生稳定化,随着热循环次数增加,ε马氏体数量减少直至消失,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但质变循环稳定化的奥氏体在室温时效过程中发生等温γ→ε相变,Fe-28Mn-4Si合金奥氏体经热循环不产生稳定化。ε马氏体数量不是减少,而是明显增多,Fe-28Mn-4Si合金γ→ε相变具有组织遗传特征,而  相似文献   

6.
采用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研究Fe-25Mn-5Al-0.15C合金在30%NaOH溶液中钝化后形成的钝化膜。深度剖面的XPS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的最表层与主体部分分别存在结合水与由Fe2O3、Mn2O3、Al2O3、FeO(或Fe3O4)、MnO(或Mn3O4)及金属态Fe、Al与Mn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一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的高温塑性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拉伸、高温冲击和热顶锻试验测定了一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的高温塑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在低于850℃和1050℃ ̄1200℃范围呈现高的塑性,850℃ ̄1050℃间综合塑性指数低,呈现塑性低谷。中温区,晶界析出相AIN和(FeMnCr)23C6的析出与溶解导致沿晶脆性断裂,产生低塑性。这些结果有助于制定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热  相似文献   

8.
应用ICP—AES法测定WC中杂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NO3和HCl为介质,使碳化钨中的钨沉淀成钨酸并与杂质分离,然后用ICP-AES法测定其中Ca、Fe、Cr和Ni的含量,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塑性变形对γ-FeMnAl反铁磁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形变量 增加,γ-FeMnAlCr合金的室温电率的剩余电阻率先下降,后增加,在形变量4.89%处存在电阻率的较小,合金在Neel温度(TN)以上的平均电阻系数(TCR)随为而增加,在TN和电阻极小值温度(Tman)之间TCR变化不大,而在Tmin-室温之间TCR有明显减小,试验还发现塑必 对γ-FeMnAlCr合金的应力灵敏系数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Ni—Ce—P合金上析氢电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基体上电沉积制得的Ni-Ce-P合金用作析氢电极时,其上的析氢速率比Ni电极上的析氢速率约大10倍,析氢电势正移200多mV,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电催催化活必i-Ce-P合金的SEM谱图和XPS谱图讨论了析氢的电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开辟锌铝合金在滑动轴应用,探讨了ZA33-3合金在碳钢瓦背上涂挂的工艺,结果表明,热浸镀不和浇注法均可获得ZA33-3合金/碳钢双金属材料,且后乾当浇注温度为740℃、铸型预热温度为600℃时,可获得最佳的界面结合,经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仪分析后指出,结合界面存在着Fe、Al的互扩散,形成了Fe3Al相,属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氩气保护下,在不同温度(700~1000℃)、不同接触时间(0~30min)时,测量了SiC与Al、AlSi7、AlSi7Mg1合金之间的润湿角,并分析比较和讨论了合金成分与接触温度对润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对SiC.TiN晶须增韧Al2O3,Si3N4基陶瓷复合体的韧性行为研究,验证和讨论了P.F.Becher提出的晶须增韧方程。并通过实验对晶须增韧陶瓷复合体的性能,切削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陶瓷发动机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塑性变形对γ─FeMnAlCr反铁磁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形变量增加,γ─FeMnAlCr合金的室温电阻率和剩余电阻率先下降,后增加,在形变量4.89%处存在电阻率的极小.合金在Neel温度(TN)以上的平均电阻温度系数(TCR)随形变而增加,在TN和电阻极小值温度(Tmin)之间TCR变化不大,而在Tmin~室温之间TCR有明显减小.试验还发现塑性变形对γ─FeMnAlCr合金的应力灵敏系数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γ─FeMnAlCr合金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成分偏聚.  相似文献   

15.
Fe,Ni,Re对ZL108氩弧强化区硬度及高温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Ni,Re对ZL108氩弧强化区硬度及高温耐磨性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Fe,Ni量增加对焊后经体积稳定化处理试样的室温硬度提高作用显著。提高Ni,Re量对于经长期高温冲击磨损的试样室温硬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Fe的作用次于Ni,Re。Fe,Ni的交互作用对上述两种情况的硬度均有显著影响。提高Fe可显著提高ZL108的高温耐磨性,Re的作用次于Fe,Fe和Re二者之间及Fe,Ni,Re三  相似文献   

16.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搅熔复合工艺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铝合金成份,搅拌温度,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SiC,AlO3和石墨在铝合金中的吸收性和分散性的影响,提出了浸润-吸收-吞陷分散半固态搅熔复合机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钛合金中Al、Cu、Fe、Sn、V杂质元素。其方法是用盐酸处理试样,选择适当的酸度和分析线,采用标准加入法排除谱线干扰及基体干扰。其方法简便、速度快,准确性、精确性好。  相似文献   

18.
燃烧合成焊接Al2O3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Ni-Al-Ti元素粉末为反应焊料,采用加压燃烧合成技术对Al2O3陶瓷的焊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反应合成的含5%Ti的Ni3Al以及Ni2AlTi金属间化合物在文章实验条件下实现了Al2O3陶瓷的焊接。在反应焊料中加入一定量的Al2O3陶瓷颗粒获得了带有Al2O3p/Ni3Al(Ti)复合焊缝层的陶瓷焊接接头(复合焊接接头).加压燃烧合成焊接法具有材料制备和连接一次完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制备了非晶态Fe40Zr60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及穆斯堡尔谱研究了非晶Fe40Zr60合金吸氢问题。结果发现,吸氢后非晶Fe40Zr60的同质异能移位IS及四极分裂QS增加,且随着Fe浓度减小,非晶FexZr100-x合金吸氢前后其同质异能移位变化ΔIS增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20机油摩擦条件下,采用环状试验块、AlSi7Mg1、10SiCp/AlSi7Mg1和 25%SiCp/AlSi7Mg1的复合材料滑动摩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无论在低载荷或在高载荷时都比没增强基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两种体积率复合材料的磨损速度是其基体的 1/8.应用 SEM、 EDXA观察摩擦表面以研究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