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服务台     
《船舶工程》2006,28(1)
2005年中国船级社有关规范简介《石油沥青船检验指南》(2005)简要说明新版《石油沥青船检验指南》(2005)除了将法定要求分离(将纳入国际航行海船法规),增加了独立液货舱的加强检验有关要求外,还调整了应提交审批资料的清单,简化了原特检难以实施的项目,增加了对货泵舱布置的要求,改进了货舱处所进水报警的要求等。该指南的出版,为沥青船设计和检验提供了依据,使得验船师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检验工作,满足海上散装运输石油沥青业务发展的需要《国内海船入级规则》和《内河船舶入级规则》简要说明新编《国内海船入级规则》(2005)和《内河船舶…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位势流理论,根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中有关半潜船沉浮作业工况外界环境条件要求,应用2012年《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及2014年修改通报要求的波浪载荷直接计算方法,对半潜船沉浮作业过程的波浪动载荷,以及波浪诱导加速度导致的甲板货物动载荷进行计算,为半潜船沉浮作业工况的结构设计提供较为准确的外载荷依据,并为规范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适用于国内航行集装箱船的法规[1]、规范[2]的要求和国内航线的特点进行了国内航行集装箱船的开发设计。针对国内、国际航行海船的运营特点,列出了开发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主要区别和开发完成后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日前从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获悉,由中国船级社统一规划、上海规范所编制的《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已于今年12月1日正式生效。据悉,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国内航行海船建造的规范性文件,它的实施对于促进国内海船航行安全和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船检通告     
关于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生效的通知中国船级社2006年10月28日下发“关于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生效的通知”的通函,全文如下: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业经批准,将于2006年12月1日生效。《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检》2012,(5):I0007-I0007
经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船级社总裁签署批准.《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12年修改通报即将于2012年7月1日生效。该修改通报将与《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及2010、2011修改通报汇编成《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12综合文本。  相似文献   

7.
<正>在对国内航行海船执行法定检验时,涉及防污底系统的技术问题较多。本文将所遇到的几种典型问题呈出,并结合国内规则和相关指南,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供业界参考。国内海船法规适用性国内海船的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防污底系统的要求:《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规则》(2011)对防污底系统检验的规定只适用于申请,没有强制。其2014修改通报修改为:适用所有国内航行船舶(400总吨及以上),但不包括平台、FSUS、FPSOS。《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以下简称为《2020海法规》)修改为:适用于所有国内航行船舶。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具有B1*级冰区航行附加标志的船舶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版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公式校核以及梁系直接计算分析,对其舷侧骨架的抗冰强度进行了校核并提出了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6,28(4):66-66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简介 基于2001版《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及其2002、2003、2004、2005修改通报,《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梳理了入级服务流程,明示CCS的法律地位,明确CCS规范的含义,明确各方的责任,进一步增加了服务透明度。增加产品检验内容,规定产品检验的模式,列出CCS规范要求的入级产品、CCS受权法定产品的持证清单,增加主要产品检验和技术要求。明确入级规范篇章的强制性,附加标准分为强制与非强制,并与各篇章相呼应。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简称《规则》)于2020年8月1日生效实施。新版《规则》对船长20m以上的国内航行海船的检验制度、安全和防污染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修订,全面覆盖船舶种类,简化船舶检验要求,技术标准更加趋向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国际公约的缔约国,但目前在黑龙江水域从事国际航运的中国籍河船的检验仍然执行内河的相关标准,尚没有完全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2020年4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明确了制定《国际航行河船检验规则》来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通过对照现行检验技术规则内容,对中俄界河水域国际航行河船检验管理方式提出了建议,并希望早日出台界河水域国际航行船舶技术规则,完善船舶检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当前香港籍船舶检验的分类、委聘检验范围、检验标准和工作规定,作了初步的探讨,旨在加强香港籍船舶检验的管理,促进粤港两地海事文化交流、提高航运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AIS信息的船舶自动避碰模型及其算法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当利  黄立文 《船海工程》2007,36(2):129-132
针对全自动无人驾驶船舶研制的核心之一,需要一个成熟而实用且与现有航行方法、规则和规章相一致的智能避碰专家知识库,提出可用于构建这种知识库的船舶自动避碰模型,并给出相关的计算机流程图,对该模型进行编程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Marine Structures》2002,15(4-5):475-498
The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 of the vertical extent of collision damage is an important and somewhat controversial component of the proposed IMO harmonized damage stability regulations for cargo and passenger ships. The only pre-existing vertical distribution, currently u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argo ship regulations, was based on a very simplified presumption of bow heigh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amage extent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ree independent methodologies; actual casualty measurements, world fleet bow height statistics, and collision simul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three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 proposed distribution for the new harmonized regulation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吴刚  陈涛  王亮 《上海造船》2014,(1):14-17,44
阐述了1100TEU 支线集装箱船船型开发中的关键要点,该型船与同时期建造的国内外同类船型相比,具有尺度紧凑、功能完备、节能环保优点,并符合最新国际规则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于全虎  张平 《船舶》2020,(2):1-8
为提升江苏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标准化水平,实现船型与船闸、航道等通航基础设施发展相匹配,通过梳理内河标准船型主尺度标准和通航管理规定的修订情况,结合京杭运河江苏段集装箱营运船舶的调研,在船舶主尺度、舱室布置、船体结构和新能源动力的应用等方面分析江苏内河集装箱船标准船型的设计要点,完成48 TEU、64 TEU和96 TEU标准集装箱船设计。虽然受限于内河航运关注船舶成本的现状,标准集装箱船的设计更多采用传统基础船型设计思路,但研发运用先进技术、满足内河EEDI的绿色节能型船舶是标准船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倡导提高水运比例,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使用集装箱装运汽车进行水路运输。该文结合国际公约、国内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汽车集装箱货物国内水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及发展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日益严格的国际法规要求船舶运营需要良好的经济性、绝对的可靠性和满足要求的排放性.传统动力燃油船舶很难满足日益严格的国际海事法规要求,迫切需要改造或升级;混合动力船舶因具有优越的经济性、良好的可靠性及低排放性能够满足相关要求.针对混合动力船舶的技术参数,运用隶属云理论和AHP构建数学综合评估模型,对混合动力船舶动力系统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判,比较得出最佳方案,为混合动力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毕方全 《水运工程》2017,(6):168-173
长江上游控制河段狭窄、弯曲,为确保航道畅通和行轮安全,行轮必须根据信号台的通行指挥信号,单向、有序通过。一旦行轮未遵守通行指挥信号违规航行,极易发生船舶碰撞甚至搁浅等海事事故。基于AIS、视频监控和通行指挥信号提出一种控制河段船舶违规航行的检测方法,通过消除船舶倒影和拖尾水纹等噪声干扰,对船舶目标进行检测,通过多个摄像头轮流采集图像,实现多视场下跟踪船舶航迹;最后结合控制河段的通行规则,对违规航行行为进行判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控制河段中违规航行船舶进行准确判别。  相似文献   

20.
Around the world, ships opera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tury will be expected tomeet increasingly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Many governments have comprehensive shipboard pollution abatement programs under way that will enable ships of the 21st century to be environmentally sound. The goal is for ships to operate worldwide with minimal potential for regulatory constraints, without inappropriate dependence on shore facilities, and without unreasonable costs imposed b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he following is the basic strategy: Design and operate ships to minimize emissions and waste generation while optimizing waste management, and develop shipboard systems that will destroy or appropriately treat the wastes generated on board. If wastes are unavoidable and cannot be destroyed or retained on board for recycling ashore, they must be sufficiently treated so that overboard discharges are considered environmentally insignificant. Although the ultimate solution for onboard destruction has not been achieved for any shipboard waste stream,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ward developing onboard capabilities for treating or rrocessing solid wastes, oily wastes, hazardous materials, and medical wastes. Satisfactory interim or long-term solutions are being sought for blackwater and graywater treatmen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fforts directed toward achieving environmentally sound ships are under way among governments to shar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es, and to save time and money.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es for Marine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MARIENV '95), Tokyo, Japan, September 24–29, 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