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道路交通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尚未有效地建立.在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领导决策层、管理层和技术支撑层、实施层的三层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安全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体系,构建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的空间结构系统.基础层包括:交通安全理论和交通安全技术;过程层包括:事故预防、安全保障及事故救援体系;阶段层包括:交通安全规划、设计与管理。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道路交通的事故预防、安全保障和事故救援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多年来我国及山西省道路交通、道路运输和公路建设的安全生产状况以及伤亡事故发生的变化特点与演变趋势研究,分析了公路交通安全生产的特征,揭示了当前公路交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结合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当前公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创新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理念,更新了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丰富了现代管理手段,充分体现了依法、合理、科学、便民、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的里程碑。《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布实施,增强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人性化,促进了交通管理的科技发展和信息服务,推动了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调动了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参与交通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与时俱进,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多层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实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某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安全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在进行广泛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提出了构建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目标控制指标体系,并讨论了该体系的实施和评价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16日.为驾驶人提供更安全的驾驶环境和车辆——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体验活动暨国际汽联汽车电子稳定控制展示在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举行。来自交通运输部、中国汽车联合会、eSafetyAware和世界汽联基金会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出席了这一活动,共同见证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体验了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对于提升行车安全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是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策略之一,如何编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规划定位、编制机构和规划内容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系统性和统一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思路,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以期能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志的作用 交通标志是道路使用的说明书,驾驶员的行车指南.公路交通标志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的作用是用特定的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道路使用者传递特定的信息,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以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读和反应时间,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它在现代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版国标的发布及其特点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于1986年首次发布,1 999年进行第一次修订,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1999年6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并于2004年5月1日施行。其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实施条例”全文共八章115条,体现了道  相似文献   

11.
钱晨 《交通标准化》2012,(3):144-146
基于目前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现状,通过分析交通组成、交通参与者、安全设施及路况等多种不安全因素,提出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应从加强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和提高人们对交通安全重视程度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杨春风  陈曦 《交通标准化》2014,(7):43-46,53
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对道路的感知有关,长期以来以设计车速理论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虽然理论上保障了行车的安全性,但却并未达到理想的安全状态.鉴于此,结合当前的交通安全状况,阐述自解释道路理念,分析了驾驶员的交通行为,并提出了自解释道路相应的标准要求,旨在通过道路环境布局的优化减少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道路设计和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一个难点问题,需采取综合性的手段和措施加强重庆市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满足农民出行需求,同时,需要提高农民安全意识,减少农村公路重特大事故。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审计程序,给出了高速公路安全审计的概念和目标。通过分析国外道路安全审计工作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总结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特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建设管理方式和运营管理方式等对安全审计的要求。综合我国公路已开展的交通安全审计项目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实行高速公路安全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审计内容和实施步骤。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以某道路安全审计项目的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是人、车、路和环境动态系统失调的结果.根据我国的交通特点、地形特征和交通动态系统中人、车、路及环境的交通特性,着重从“路”方面,研究提出与我国交通特色相适应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事故相对多发路段判别方法、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双车道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以及建立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就国道201线丹东段部分山区公路进行了近三年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相关性调研和统计,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了分析,其中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国家实施的安保工程,对部分路段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保措施,实施二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例,分析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表明,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素中和路有关的因素约占30%。因此,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现状,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路侧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错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模糊评判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环境、交通特性”等因素,建立了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公路隧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交叉口交通问题不断攀升,目前该现象越来越普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平原区农村公路为例,介绍平原区农村公路交叉口特点,指出平原区农村公路交叉口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对导致交通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能够改善农村公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