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的公交服务体系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规划的理论框架,并以汕头市为应用实例,提出了规划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内涵的理解,对公路客运和公共交通之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关键技术,包括建立城乡一体的枢纽体系、城乡一体的线网结构、城乡一体票价体系和可持续的公交补贴机制,并结合案例对每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满足出行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加快城乡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议和意见,如东县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更是广泛关注,城乡客运发展需求的呼声不断。就如东而言,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切实解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民生问题,既必须更紧迫。文中讨论了如东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认为应坚持政府主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中小城市道路客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概念和产生机理,提出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运作内容和运作模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对中小城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给出了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是调整城市交通结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对整合城乡客运资源,方便城乡交流,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出了更加迫切地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相关政策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立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的必要性,并对阻碍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立城乡公交统筹发展体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常见问题与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城乡间的公交出行研究较少,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农村已不再是单一的农村,城市也不是完全脱离农村的城市,城市与农村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提出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立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并在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经营模式、行业管理政策和公交线网规划上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最后,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是指城市客运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整合城市公交、区间客运、出租客运、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城市周边农村等各种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经营规范、安全便捷、服务优质、方便出行的公共交通运营网络.下面就潍坊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必要性,改造中的突出矛盾,如何化解矛盾,改造后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功能定位,并从城市交通结构、线网布局和交通政策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市域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统筹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公共交通发展,提高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也是实现公共交通科学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1.
陈莎  全波  唐小勇 《城市交通》2014,(3):45-51,4
动态的交通流数据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城际关系和城市空间结构,从而为交通资源配置提供依据。首先基于重庆公路客流和车流数据,分析重庆与相邻省市的联系特征,研究重庆面向区域的交通枢纽组织内涵。然后,基于重庆市域内公路客运班线、手机用户信令数据的分析,总结重庆各区县间的联系特征,研究“一区两群”的分区差异和内在组织机理。最后,从枢纽功能提升和分区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肖刚  任其亮 《交通标准化》2010,(20):115-117
居民出行方式是影响城市客运结构的关键因素,在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方式的现状结构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2007年、2010年、2020年主城区居民出行结构比率进行调查和预测,能为研究重庆主城区客运结构乃至城市交通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人力5大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素,能够作为判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要素组。从5大支持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5大支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通过线性比例变换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标准分值,对标准分值按各自的权重加权求和,即可计算出重庆水运5大支持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进而得出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值,即可持续发展度。  相似文献   

14.
介绍重庆市观音桥商圈目前的交通困境和交通改善制约因素,结合国内外商业中心的交通规划和组织的先进经验,提出观音桥商圈在公交、道路、停车、行人等各个方面的交通改善的思路。将对国内其他商圈的交通改善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双超运输对道路货运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变相增加市场运力、改变货运成本结构和扭曲货运市场运价,并由此导致了货运市场的无序,严重阻碍了货运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坚持不懈地治理双超运输。整顿规范道路货运市场,既是道路货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交通调查数据开展交通模型维护升级工作存在抽样率低、样本量小、人工成本高、精度低、实施难度大等多种现实问题.在大数据技术不断更新完善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新的模型维护升级技术和方法.首先,阐述重庆市交通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数据类型、数据采集与数据格式.其次,在重庆市综合交通模型的框架结构中,分别利用大数据资源探索公共汽车线网的构建、各等级道路流量延误函数标定、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析、出行分布特征分析和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分析等相关技术方法.最后,以重庆市综合交通模型的应用实践成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周涛  程坦 《城市交通》2012,10(6):47-52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探索自行车交通在重庆市的发展途径,对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首先,针对主城区的山地城市特征,从城市及交通发展特点出发,研究分析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然后,提出"服务特定区域,满足中短距离出行;接驳公共交通,完善出行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两个网络"(公共交通接驳网络、局部区域自行车出行网络)"、一个特色"(特色景观自行车线路)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并进行实践,为同类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提起重庆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山高路不平,在这里开车不但劳神,而且车辆磨损也会更大.然而,记者不久前却见到重钢集团运输公司一位叫李新明的驾驶员驾驶一辆海格6118大客车近四年,行车37万公里,不但创造了"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出勤、百分之百无故障、百分之百安全,而且刹车片和刹车鼓都完好如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基本情况,包括城市道路、车辆保有量、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主城区交通的主要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国际上先进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经验,对重庆市未来的交通发展提出了一些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