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营时间较长的隧道容易受到渗漏水病害的危害,隧道渗漏水病害已成为威胁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风险源。以某遭受渗漏水病害的隧道为例,在充分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找到了造成该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并针对渗漏水病害的类别及程度提出治理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运营高速公路隧道最主要的病害是渗漏水,隧道渗漏水对隧道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合理的技术路线、处治原则和处治方法是隧道渗漏水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渗漏水的防治是目前国内外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着工程的使用及其结构安全。通过对公路隧道渗漏水原因的分析,提出渗漏水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对公路隧道渗漏水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隧道洞内渗漏水是现代隧道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隧道内的渗漏水问题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漏水、渗水、滴水以及公路表面冒水等多个方面。对隧道渗漏水的处治措施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从而有效减少隧道洞内渗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3 隧道渗漏水、涌水病害防治措施 公路隧道渗漏水、涌水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本文前面所介绍的隧道结构物防排水工程设计和隧道施工中水的处理.做好结构物防排水工程是保证隧道正常营运的重要前提,下面重点介绍在隧道施工期间如何防止和处治渗漏及涌水.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涌水、渗漏水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隧道施工防排水措施、隧道施工中水的综合治理、隧道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隧道渗漏水和涌水处治等.  相似文献   

6.
徐清政 《湖南交通科技》2015,(2):169-171,191
渗漏水是隧道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岩溶区因承受高水压力衬砌渗漏水更明显,对围岩及衬砌影响较大。基于此以在建某岩溶隧道为例,首先普查隧道渗漏水情况,分别从降雨、岩性及水压力等方面解释渗漏水病害的机理,再采用临时处治方案(钻孔泄压、设置暗洞及环氧树脂封缝)及永久性处治方案(设置排水隧道)。该工程实例可为岩溶隧道渗漏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公路隧道渗漏水的成因,探讨渗漏水的防治措施以及今后渗漏水治理的发展方向,可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渗漏水一直是公路隧道通病,在对隧道渗漏水的成因分析研究基础上,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成套隧道渗漏水的防治对策,可对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小金口隧道渗漏防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出现的渗漏水现象,结合地质情况、技术水平等方面对造成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简述在渗漏水处理中使用的排堵材料及施工工艺,为类似隧道的渗漏水处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路隧道的多年运营,会产生多种病害,其中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较为常见。衬砌渗漏水病害会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衬砌保护层厚度不足等问题,形成重大隐患,严重威胁公路隧道的使用功能以及安全性。以伊犁G217线K730+577玉希莫勒盖隧道提质升级改造项目为例,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分析了公路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的成因,介绍了隧道衬砌注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公路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鑫雍 《交通标准化》2010,(13):189-191
渗漏水是公路隧道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是养护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莲花山隧道采取的治理措施,对于同类隧道的渗漏水及裂缝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我国铁路隧道渗漏水的基本情况、主要危害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防排水系统设计、施工质量、采用防水材料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渗漏水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便在今后的设计、施工中能有效地防止隧道渗漏水,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交通建设的大力发展,公路黄土隧道日益增多,渗漏水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结合实际工程,对某黄土公路隧道进行表观质量检测、衬砌内部缺陷检测及隧道断面内轮廓检测,在全面掌握病害的基本情况及其内部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病害的形成机理,制定相应处治措施,可为类似渗漏水病害的治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盾构下穿既有盾构隧道时施工参数的合理取值,以北京南水北调东干渠工程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通过对既有隧道沉降的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盾构施工参数的分析,讨论了既有左右线隧道沉降存在差异的原因,总结了控制沉降的施工参数经验,阐述了既有隧道受穿越施工扰动的沉降规律,提出并验证了盾构隧道病害整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受盾构施工参数的影响,既有左线隧道沉降23.9 mm,而右线仅沉降4.8 mm,沉降差异明显,但规律基本一致;盾构施工时,土仓压力调整级差不宜大于0.005 MPa,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在0.50 MPa,二次补浆压力在0.20~0.35 MPa,曲线段适当减缓掘进速度;已投入运营的地铁维修作业时间短,宜通过化学注浆治理管片接缝和螺栓孔处的渗漏水,压力注胶充填树脂治理道床裂缝.   相似文献   

15.
宝成铁路宝鸡—广元段隧道震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及其延续的余震,对震区铁路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通过对震后宝成铁路宝鸡至广元段323座隧道进行现场调查,归纳了典型破坏形式,即:洞口边仰坡落石、洞口结构破坏、明洞砸毁、棚洞损坏、衬砌开裂、衬砌漏水和衬砌剥落掉块等。分析了破坏成因,主要为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地层岩性、水、地震设防等级和线路选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①在边仰坡上方清理明显危石,并挂设主动、被动防护网;②在洞门与衬砌之间加设连接钢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增强抗震能力;③在衬砌背后注浆加固,衬砌挂网喷射混凝土,增设仰拱,打设自进式锚杆加固边墙隧底。  相似文献   

16.
晏致涛  李杰  张璞  游溢  宫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0,55(5):994-1000, 1027
目前的风沙风洞大多适用于风沙地貌、风沙环境的研究以及防护治理,而用于结构风工程的风沙风洞很少,因为其需要在一定高度处能够实现风速和风沙浓度可调的均匀稳定段.为了研究直流漏沙式风沙风洞中风沙流的分布规律,运用FLUENT建立风洞模型,通过对已有的漏沙风洞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基于风洞风速、漏沙体积分数、漏沙速度等参数对风洞风沙流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平多口风洞漏沙装置.对该风沙风洞的分析表明:在试验模拟浓度的范围内,风洞风速越大,同一位置的沙粒分布高度越高;漏沙体积分数和漏沙速度主要影响单位时间内进入风洞的沙粒质量,且试验位置沙粒浓度的峰值与单位时间进入风洞的沙粒质量成正比;该风沙风洞可以得到约1/2风洞高度的沙粒浓度均匀试验段,并可以通过调节漏沙体积分数、漏沙速度和试验位置可得到试验所需的试验风速及对应的沙粒浓度,使其能很好地完成风工程中的风沙定量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  相似文献   

18.
渗漏水是隧道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原严寒山区,存在严重冻融冻胀问题,隧道防排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隧道的结构、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结合河卡山隧道工程实例,介绍高原严寒山区隧道综合防排水设计,及防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立体排水防水板等的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通过冻融期检验,隧道排水系统畅通,无渗漏、挂冰、冻胀等水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受力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调查结果表明,相当数量修建于滑坡中的隧道因发生程度不同的病害而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为研究滑坡-隧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受力变形规律,应用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算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简要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法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滑坡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隧道环境与陆地上移动通信有显著不同,需要对其无线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射线跟踪法,能够对隧道环境无线信道特性高效地仿真,降低了射线跟踪的计算复杂度,同时采用一种新的坐标系描述弯道的几何形状,便于对弯道部分进行射线跟踪.本文将路径损耗的仿真结果与北京地铁14号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表明:改进的射线跟踪法能够有效地预测路径损耗;直道中K因子在-8~25 d B范围内变化,且随着距离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