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自动空重车调整装置是重载运输所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提出了静测重自动空重车调整装置的研究结果.它可与现行各种制动机匹配,实现自动、无级调整,其测重精度不会受车辆运行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约束的铁路空车调配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弥补现有的调配方法没有考虑排空站重车运输资源的利用率和空车调配的时效性的不足,在传统空车调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问约束的空车调配模型和求解算法.通过合理利用排空站可利用的空车,将空车和重车结合起来优化调配,达到减少空车走行距离的目的.算例分析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许文瑶 《轨道交通》2013,(12):62-64
随着铁路客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制动系统空重车调整装置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本文结合现有车辆的空重车调整装置,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空重车调整装置的选择思路,为制动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车重心限制高度是我国铁路基本技术标准之一,起着指导现场装车、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货物列车安全运行的因素,给出衡量车辆倾覆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并论述了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运行试验,遂渝线提速综合试验及胶济线列车交会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为2400mm时能够保证行车安全的结论.此外,根据敞车、平车和棚车等主要车型在环形试验线和运营线路上进行的重车重心高度试验,分析了敞车和平车重车重心高度设置为2400mm、棚车重车重心高度设置为2200mm时的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空车调配与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协调优化,结合基本运行图架构与车流径路,构建货运时空服务拓展网络。考虑配空与装卸取送、集编发等环节的时间接续要求,节点与区段不对流空车要求,以重车流全程运送与空车配送等广义总费用最少为目标,建立整数规划弧路模型。针对既有算法设计局限性,结合重车或空车配空的时间接续要求,提出将不同的 k 短路重车流方案与空车配空方案相关联的改进可行解构造方法,设计混合差分进化求解算法。实例研究表明,考虑空车调配进行重车、空车流组织协调优化,能够减少空车走行费用,及时满足装车需求,有效保证作业车流配合中转车流集结编组及时挂线,提高方案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
重载铁路装车端通常为组合列车和单元列车混行,空车调配的结果影响其装出重车列的组合作业。为提升线路能力利用和加速货物运输,基于装车站对到达空车的需求,研究协同装出重车列组合优化的空车调配问题。以最小化空车列到达惩罚、最大化装出重车列组合数及最小化装出重车列组合等待时间为目标,以线路通过能力和技术站技术作业能力等为约束,构建重载铁路装车端空车调配多目标0-1规划模型,并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求解。以包神铁路东线空车调配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空车调配方案能够使各装车站对到达空车列的惩罚值为0,与传统空车调配方法相比,有效减少了装出重车列的组合等待时间,能够为重载铁路装车端空车调配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路企直通运输这一新的运输组织模式使传统路网空车调配问题具有了新的特征,在借鉴传统空车调配问题模型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卸空站、装车站、技术站的空车调配数量、路径和时机问题以及技术站始发空车专列的来源,建立基于整个运输过程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路企直通运输空车调配模型并分为技术站空车配流和路网空车调配两个问题求解,使得空车调整模型符合运输生产实际并具有普遍意义,以上海铁路局部分战略装车点配空为例加以验证,该模型的采用对路网上空车调整问题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复杂和式Σs(f(i,j,k))分解理论,得到了关于p_i±m_i(=1,2,3)的一系列对称形式,为深入研究基于复杂排序模型:Qm‖ΣF_τ,i,j,k,(τ=h(i,j,k),-λ≤i,j,k≤λ)的一类τ约束多目标排序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多目标排序若干新结果(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目标排序问题,提出一类τ约束多目标简单排序问题,将所论问题归结为简单排序模型:QmⅡ∑Fτ.Lj(τ=i-j,-λ≤i,j≤λ),并依据简单和式∑αij分解理论给出了最优排序算法。  相似文献   

10.
皇冠图Gn,m的邻点可区别边色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定义皇冠图Gn,m为V(Gn,m)={ui|i=1,2,…,n}∪{vi|i=1,2,…,n|∪i=1 m|uij|j=1,2,…,m},E(Gn,m)={u1u2,u2u3,…u2u1}v1v2,v2v3,…vnv1}∪{u1vi|i=1,2,…,n}∪i=1^n{∪i=1^n{uijij|j=1,2,…,m}∪i=1^n{uijui(j 1|j 1,2,…|j=1,2,…,m-1}),(n≥3,m≥1)。本文得到了Gn,m的邻点可区别边色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摩擦缓冲器动力学理论、车钩双向接触方法与车体摇枕载荷传递模型, 构建了车辆冲击三维动力学模型, 仿真了不同冲击速度与不同空重车状态的货车冲击, 分析了车辆冲击动态特性及其对摇枕横向载荷的影响, 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车辆冲击三维动力学模型顺利实现了车辆冲击时缓冲器动态特性、车钩连挂动态特性与摇枕横向载荷的仿真计算, 并获得了与冲击试验较为吻合的结果, 其中车钩力误差基本小于10%, 摇枕横向载荷误差基本小于25%;空车质量较小, 在冲击作用下车钩和从板姿态变化大, 因此, 重车冲击空车时车钩力动态曲线振荡特性较重车冲击重车更为明显, 甚至局部出现尖峰; 相对于车钩接触模型与力学传递特性, 摩擦缓冲器模型存在黏滞特性, 导致重车冲击重车和重车冲击空车下车钩接触力较缓冲器阻抗力分别小24%和31%;车钩力和摇枕横向载荷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且时间变化历程与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相同速度下重车冲击重车的车钩力要大于重车冲击空车的车钩力, 在3、5、8km·h-1速度下分别大57%、25%和37%, 而产生的摇枕横向载荷刚好相反, 3种速度下分别小42%、53%和47%, 因此, 重车与空车调车连挂过程更容易造成转向架摇枕横向载荷过大, 应严格控制其连挂速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战略装车点选址问题的特殊性,在考虑政策性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和货源基础为出发点,将代表客户利益的运送成本、决策方建设成本和可变成本及表征可挖潜能力的货源覆盖量货币折算值共同纳入目标体系,构建了战略装车点多点选址混合0-1变量非线性规划模型.基于铁路运输组织,考虑物流节点选址问题一般约束的同时兼顾战略装车点覆盖货源量、车流整列配发及线路通过能力约束对目标优化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特性的分析,提出一种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寸滩站年最高水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寸滩水文站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控制站,分析可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年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的下降,年最高水位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科夫链理论相结合,以1940年至2003年寸滩站年最高水位序列为研究对象。建立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从预测结果看出,所建灰色模型大体反映了年最高水位的下降趋势,而经过马尔科夫模型对预测误差进行修正后,模型预测精度提高,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良好.对其他站年最高水位的模拟分析表明,模型精度能满足年最高水位预报要求.说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可以应用于长期预报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线列车运行调整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单线列车运行的特点,提出了“相邻列车”的概念,根据此概念建立了单线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推导了列车运行图偏差函数作为模型调整目标.鉴于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解空间太大,用一般的运筹学方法难以有效地求解,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算法.该算法根据被调整列车的等级将原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并在对每个子问题求解的过程中,运用遗传算法在解空间中寻优.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和算法在应用于实际运行调整时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从乘客角度出发,提出了“首站控制”和“多站协调控制”两类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考虑列车能力约束和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运行条件约束,以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全部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两类调整策略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以某简化线路为算例,与不采取控制策略相比,两类策略下乘客等待时间均节省约9%,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6.
求n×n的模糊矩阵A的传递团包的快速算法是:a^(1)i,j=a:i,j,ai,j^(P 1)=a^pi,jV(ai,p 1)^(p)Aa^(p)p 1,j).本文证明(k≤n)a^(k)i,j=aj,jV1≤l1≤kVai,l1V↑1≤l1,lq≤kl1≠l2aio,l1V↑al1,l2V↑a12,jV...V1≤l1,l2,...,lk≤lr≠ls(r≠s)ai,l1V↑l1,l2V↑...V↓alk。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SIMPACK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一定装载工况和运行工况下双层集装箱车辆的单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四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铁路车辆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双层集装箱列车实际运行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重车重心高度与运行安全性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限制高度。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的增大,轮轴横向力、轮重减载率与脱轨系数增大,最先达到安全限度的是脱轨系数;在最不利装载工况下,安全的重车重心高度限值为2 480 mm。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铁路重载运输装车端车流组织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基于重载运输的战略装车域车流组织过程,将其按货源供给水平及运输组织方式划分为战略装车点、装车区及装车域3个层次,根据装车域车流以单元式重载列车和组合式重载列车进行组织的特征,以组合列车总组合时间最小化为目标,考虑年目标运量、线路能力、装车点(区)装车能力等约束条件,引入组合映射关系式表示组合站的车流接续关系,构建了符合我国重载线路装车域车流组织特征的车流组合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根据论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获得3种等价的组合方案,其中算例优化方案2与现场车流组织方案相符,其余两种等价组织方案的组合内容不同,但总时间消耗相同.   相似文献   

19.
在既有线货物列车提速和重载的背景下,为了研究空车编组数量对货物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空重车混编列车-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制动工况下不同数量空车编组在货物列车头、尾部时,货物列车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列车头部(机车后部)和尾部各编组5,10,20辆空车时,制动工况下,空车及重车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均满足GB/T 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标准要求,且有一定安全裕量;列车中空车的轮轴横向力和轮轨横向力均小于重车,空车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大于重车;当列车头、尾部各编组5辆空车时,空车及重车的轮轴横向力均最小,而其他两种编情况下横向轮轴力相差不大;对于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除尾部编组5辆空车的情况外,编组在头部的空车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均大于尾部空车,在列车头部和尾部各编组10,20辆空车时两列车整体轮重减载率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先构造装车地直达到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模型,然后在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 研究成果基础上拓展,得到铁路网上技术直达与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综合优 化模型.该模型与技术直达的二次O一1规划模型是同类型的.现有的关于技术直达 模型的理论结果及算法对综合编制间题均成立,从而统一了两者的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