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老城道路现状存在不够人性化、与老城风貌不符等问题,需要逐步进行改造更新。在预判老城交通及城市道路更新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及审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老城编制道路提升规划的必要性;并以东门仓胡同的规划提升为例,从规划理念的转变、道路功能的重新定位、道路空间的重新分配、评价指标多元化等方面进行论述。规划编制只是道路提升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从广泛的公众参与、街道维护、监管评价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规划阶段统筹考虑道路空间、风貌保护及城市空间等,进行了红线调整阶段的综合改造规划,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以海伦西路地区风貌保护为前提,将关注对象从单纯的道路拓展到整体街道空间,统筹考虑了交通功能与风貌保护的平衡协调,对规划道路红线进行了调整。根据道路综合改造的理念,将城市空间、历史风貌、地块功能等要素统筹考虑,在规划阶段对道路尺度进行分析,并对道路断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要求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城市交通流量的需求,因此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提供更大的空间。本文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实例出发,涉及道路改造的处理旧路面裂缝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以期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城市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的主干道。受制于传统道路设计建设的制约,大部分城市的道路无论是从使用质量、施工质量、设计理念等方面来看,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设计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拓宽改造对公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为行人提供更舒适、更便利的交通环境。结合我市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以某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为例,对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为道路拓宽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比重日趋增大,但目前在设计和管理层面均未得到充分重视。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既有道路设计中慢行交通系统现状,以及我国慢行交通出行环境,指出为营造良好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仍需要精心设计慢行廊道和行人过街设施。结合道路工程实例,分别对新建及改造工程中慢行交通出行环境的设计、改善做了具体分析与展示。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新城地块功能的逐步完善以及人口的不断导入,新老城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在此情况下,老城道路交通面临着内部交通、新老城联系以及对外交通的重重压力,迫使不同交通系统在老城道路网络上进行叠加,使得老城道路不堪重负。然而老城道路空间资源有限,常规大尺度的改造有悖于城市历史、文化以及绿化保护的理念。对老城道路交通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由"面-线-点"的优化改善思路,期望能对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村庄道路系统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通州区新农村路网建设为基础,探讨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规划设计方面,本文指出了新农村道路规划与以往农村道路规划的区别,以及新农村道路设计与新城区内道路设计的区别,提出新农村道路系统规划需要满足的要求;在建设方面,对村庄道路的建设原则、建设形式和资金筹措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养护管理方面,提出了村庄道路养护管理的原则和方针,并在养护管理资金方面分析了通州区现有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乡村旅游道路服务对象和功能的基础上,明确了乡村旅游道路设计的总体要求,分析了各环节的设计特点,介绍了自行车专用道与乡村旅游道路结合使用的经验,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绿色生态城市道路案例特征分析,探讨了城市道路绿色生态要素,构建了绿色生态道路设计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生态道路设计要求与方法内容,以期为城市绿色生态道路的设计建造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老城实施停车需求管理策略,新增停车设施必须十分谨慎,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研究。在实施人口疏解、车位共享等措施仍无法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规划研究是否新增停车设施。以白塔寺地区为例,借助街区外围新建城市道路的契机,利用道路地下空间规划设置停车库,对停车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管理措施等进行规划研究。结果表明,修建道路地下停车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胡同本身,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11.
历史城区内的道路系统普遍狭窄且非机动交通较多,在保护历史城区道路格局时,现有城市道路等级规划标准显得较为粗泛和缺失,因此需要研究针对历史城区的道路等级划分方法。首先分析总结相关研究和国内外规划实践。提出历史城区道路等级划分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交通功能、历史格局、街道功能等。以福建省长汀古城为例,采用统计断面人流量、道路城市功能分类等方法,梳理分析其道路网的特点。将古城内外道路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适当增加适应历史城区的主要街巷、次要街巷等级。规划评价结果显示,路网结构和密度较为合理,有利于路网发挥协同分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中心城道路网的规划实现率不足50%,与约10%未实现规划存量建设用地的开发程度不相匹配。首先梳理北京市中心城道路网的发展脉络。对比分析部分国际大都市道路网的规划指标,指出较2004版总体规划,北京市中心城道路网的长度、密度、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仍显著低于国际大都市。深入挖掘城市道路网规划实施困难的根源,发现瓶颈在于建设资金短缺、用地确权困难、审批周期过长等。在现行法规与管理程序的基础上,从理顺全过程协调实施机制、完善法规细则、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提出北京市中心城道路网规划实施的政策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旧城内道路空间有限,难以通过新建干路、道路提级、路网加密等规划手段实现公共交通路权分配优先。首先将北京市公交专用车道与国际典型城市进行对比,指出旧城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与道路空间密切相关的六方面问题,并提出采用道路空间再分配、先进的ITS技术支持以及多方式服务水平评价的综合对策加以解决。重点围绕道路空间再分配展开探讨,从公交专用车道时空再分配、公共汽车站空间再分配、自行车冲突空间避让三方面详细阐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朱勋  刘晖 《城市交通》2010,8(6):44-48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增加停车泊位以缓解停车难的现状,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对宁波市镇海老城停车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和现状停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停车设施"免费、分享、共享"的措施:取消城区内部分公共停车场收费并加强占道停车管理,以控制违法停车和增加现有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中心城区内以公共建筑为主的新建地块在满足停车配建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应对外"分享"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并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中予以确认;居住区与公共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实践表明,实施停车建设管理新措施后,有效提高了停车泊位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镇海老城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合理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不仅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而且对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至关重要.首先指出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局限于道路红线范围和道路工程设计,并且缺乏灵活性.以宁波市东钱湖新城为例,深入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功能、不同区位的城市道路,选择满足多样性需求的道路横断面型式.宏观理念层面,基于新城规划建...  相似文献   

16.
窄车道在杭州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  丰国彤 《城市交通》2010,8(4):73-78
为了优化道路横断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节约土地资源,在分析现有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标准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窄机动车道在杭州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应用为例,通过交通量调查、EMME/2交通软件模拟和驾驶人问卷调查分析窄车道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当压缩车道宽度可提高路段、交叉口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交叉口的饱和度及车均延误,同时减少驾驶人的变道行为,提高行车安全性。窄车道的成功应用为编制《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程规范(浙江省工程建筑标准)》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城市道路空间传统规划设计范式的自省,分析街道设计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从项目组织、设计对象和设计方法等角度分析街道设计情境特征,指出从批量复制的传统规划设计到单品定制的街道设计需要完成的认知转变。结合天津市道路空间相关政策演进及街道设计实践,剖析街道设计面临的现实窘境。结果表明,街道设计及其所昭示的规划设计行业跨界融合态势,是受机动车导向理念支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要尽快适应的范式转移。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分级与设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机动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处于必须认真梳理城市道路分级与交通组织方式、并做出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的道路等级划分理论及案例,指出国内外道路分级存在较大差异且中国相关规范较为粗泛。通过对居住密度、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土地利用、车流特征、道路线型等道路分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建议中国城市道路划分为4个功能等级和7个设计等级,并给出相应的设置条件建议。强调合理的道路分级既应保障城市跨区域交通高效的通过性,也应为小尺度交通活动和城市土地利用提供便利、安全的可达性;应将道路资源有效配置给公共交通、行人、自行车以及机动车,从而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新城的规划缺乏新城与主城协同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造成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走廊拥堵和“鬼城”等。因 此,本文基于新城、主城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面向新城规划的城市土地利用- 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建模方法。通过为主城与新城分别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块、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模块和空间开发模块,客观地模拟主城与新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相应土地及空间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需求时变等特征,同时兼顾新城与主城开发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土地空间制约条件,针对新城与主城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客货运输)对交通需求进行一体化预测,实现新城与主城、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协同。本文以武汉市长江新城为研究案例,基于相关数据构建面向新城和主城的 PECAS(Production-ExchangeConsumption-Allocation-System)土地利用与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分析并评价了其2015-2035年的土地利用形态及交通系统的平衡性,评价结果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勘察设计市场的不断开放迫切要求勘察设计企业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在当前的公路勘察设计项目中,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与过程难于控制是困扰交通勘察设计企业的一大难题。为此,针对交通勘察设计企业对现代项目管理的迫切需求和公路勘察项目的特点.借助IDEF0建模工具建立公路设计过程的功能模型,采用ESIA方法对公路勘察设计流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使其不仅符合ISO9000的要求.而且尽可能减少了流程中大量不增值活动以及调整流程的核心增值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