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隧道开挖是隧道施工的关键与基础,光面爆破是确保开挖质量的有效措施,要达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超欠挖必须有精确的施工断面控制放样与断面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由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和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完成的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级公路大断面低扁平率长隧道修建新技术研究,于2000年9月21日通过了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   这一研究,以渝长线铁山坪隧道为依托工程,在开挖断面为100 m2以上,开挖跨度达15m的大断面大跨度的隧道工程中,进行大比例尺的模型试验、计算机有限元模拟计算和大规模的现场监控量测,研究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和隧道的稳定性。通过降低隧道断面的扁平率(高度与跨度之比),减少隧道的开挖断面积,大幅度地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研制的铁山坪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管理计算机系统,在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确保了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监控量测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通过常张高速公路狗子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系统阐述了隧道工程中围岩测量技术的项目、断面选择、数据处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田东隧道是大断面公路隧道,其出口段地形复杂、地质软弱、地下水丰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台阶法辅以洞内外注浆加固止水措施,开挖效果较好,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保护了周边山体和环境。  相似文献   

5.
重庆分界梁隧道是大断面公路隧道,其右洞出口段地形复杂、地质软弱、地下水丰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台阶法辅以洞内外注浆加固止水措施,开挖效果较好,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保护了周边山体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超大断面隧道不断涌现。目前对超大断面隧道力学性质与支护结构机理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仍然不足。以郑州市中原路西延线韩门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双侧壁导坑法与CD法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等,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监测予以验证。揭示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机理,优化施工技术,以指导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7.
姚远 《北方交通》2011,(2):91-92
为了克服传统极坐标放样方法在隧道的计算和施工中的不便,提出隧道施工的坐标法,此方法将地面曲线的计算方法、隧道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此方法施工,可以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V级软弱围岩杏花村偏压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偏压隧道进行开挖数值模拟,研究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中微台阶法与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的不同效果。结合杏花村三车道隧道施工实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FLAC3D准确模拟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开挖,结果表明:在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中,偏压侧位移较大,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在偏压侧设置挡土墙或加厚衬砌厚度的措施。通过对数值模拟中围岩应力状态、衬砌结构内力的比较,综合考虑后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有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新奥法施工中,为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监控量测工作非常必要。以广河高速公路石鼓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进行了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 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沉降远小于允许沉降值,说明浅埋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是适宜的;同一监测断面的周边收敛、拱顶下沉的监测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围岩的变形特征与围岩级别、开挖方式等有着直接关系。研究成果为隧道的现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分析研究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斌  史冀波 《交通标准化》2014,(16):125-128
激光隧道断面仪在隧道施工和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用于隧道施工过程开挖断面检测、工程限界验收检测以及隧道形变检测等.结合袁毛线中修工程中某座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检测实例,阐述激光断面检测仪检测原理,检测过程与数据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激光隧道断面仪应用于拱桥断面检测,准确地求解出拱圈的净矢高、净跨径和内弧线偏差等指标,较之前的全站仪、水准仪量测更为方便、可靠,并且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可为类似实腹式拱桥拱圈断面的量测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为以后检测工作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结合扩建金华至温州高速铁路某双线隧道的修建情况,介绍了在大跨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段横洞进主洞三岔口施工关键技术。即采用单侧小导坑(3m×3m)进入主洞洞身进行开挖,于主洞中线处达到拱顶高程,逐步扩挖至标准断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依次落底施工下台阶,直至全断面成型;交岔口段横洞设置10榀异形拱架及门架横梁,以保证施工安全,同时门架横梁作为主洞钢架落脚支撑。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洞室结构的整体稳定,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渝铁路十堰四号隧道多处为浅埋暗挖段,在地质因素、地下水和施工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过大沉降导致地面建筑物和隧道失隐。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采取地表水截流、沟内铺设防水板,洞内地下水引排,洞内开挖采用控制光爆、加强超前与初期支护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3.
仝刚 《交通标准化》2014,(7):70-72,75
基于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现状,以某工程为例,对假拟洞口工法设计原理、施工程序进行了介绍,对公路环保隧道型洞口工法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解决隧道开挖与环境相冲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溶洞是修建隧道时经常遇到的病害,设计隧道时可以通过地勘资料尽量避开大的溶洞区域,以降低溶洞对隧道施工及后期运营的不利影响。为满足道路等级和线形的要求,以及通过大面积无法避免的溶洞地区时,修建的隧道一定需要穿越溶洞,以广乐高速中山顶隧道为依托工程,从超前地质预报、溶洞处理方案、施工监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几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FLAC3D,建立了复杂断面隧道和建筑物的三维数值模型,以沉降量和结构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 对5种工法方案进行了优化,以确定最优工法.用最优工法开挖隧道,预测开挖引起的塑性破坏区,并提出有针 对性的预加固措施.在对塑性破坏区进行预加固的条件下,预测各开挖段地表和建筑物基础的沉降特征及最大 沉降量,对比分析地表沉降曲面与建筑物基础沉降曲面的差异,评价整个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和隧道关键结构的 安全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规律一致,为复杂断面地铁隧道开挖的环境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长凼子隧道出口主洞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凼子隧道出口端掘进过程中掌子面拱部右侧岩壁上遇到了一个大溶洞,根据溶洞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采取先清除危石淤泥,尔后用锚喷网支护加固洞壁,再用砼封堵溶洞下部,疏导、排放岩溶水等综合处理方案,取得了成功。可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路交通网越来越密集,设计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岩溶区,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还会出现隧道穿越岩溶区的现象。贵州省三凯高速公路SK13隧道对岩溶区采用超前注浆、格栅拱架加强的处理工艺,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对注浆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对类似的采空区治理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勘察设计阶段研究越岭隧道区域内的现代地应力特征,可以为越岭隧道选线设计、隧道断面设计及隧道二次衬砌设计提供依据,并揭示出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的具体段落.介绍了应用钻孔内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测试,确定出隧道通过区岩体的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根据原地应力测量成果,综合分析钻孔附近地层地应力的基本特征,结合隧道通过区各类型地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白龙江隧道的施工技术,确定了隧道开挖的支护方式及关键技术;隧道洞口和洞身的施工方法,着重介绍隧道洞口浅埋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开挖作业和洞身Ⅳ级、Ⅴ级围岩地段开挖作业的具体方案、方法,施工步骤;超前支护措施中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以苏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建立考虑管片分块、连接螺栓及施工过程各因素的三维非连续几何模型,对盾构法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论述了盾构开挖系统模型的几何非线性方程组的推导过程,盾构顶进推力及注浆材料性质的计算方法.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盾构管片内外侧表面大部分区域处于受压状态,拱顶与拱底部位及靠近连接螺栓的部分区域处于受拉状态;受盾构顶推力作用,盾构开挖面前方土体有一个典型的隆起区域,地表最大隆起值为2.5 mm,出现在盾构开挖面前方8.5 m处;盾构开挖面后方土体沿隧道纵向的沉降受注浆材料影响随时间变化,并逐渐趋于稳定;在盾构法施工中,各管片连接处的土体受施工影响明显,土体塑性区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