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刊编辑部 《摩托车》2013,(11):130-131
2013年8月24日,这是川崎摩托车正式进入中国的重要日子。日本川崎重工旗下川崎重工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将正式开始在中国开展川崎摩托车的进口和销售活动。川崎先期将在中国市场先后引进并销售包括“Ninja ZX-14R”,“Ninja 650”及“ER-6N”,以及“Ninja 250”和“Z250”在内的多款川崎重工旗舰产品。10月6日,川精摩托车在中国的首家合作伙伴——上海东州摩托车川崎旗舰店正式开始营业……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7,(3)
正在当下国内的摩托圈中,川崎的ER车款并不常能见到。川崎这款主打通勤的中级排量街车,虽说性能在超跑摩托车面前并不卓越,但由于其车架设计注重均衡与高强度两方面的特性,所以具备了巨大的改装潜力。不久前,川崎公司重新调整了旗下"Z"系列的车型排量,把ER-6n车型直接合并进入"Z"系列车系,以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了全新的"Z650"车型。2016年初国内的春风650NK车型也曾全新改款,它曾是逆向研发ER-6n而成的车型,  相似文献   

3.
钟涛 《摩托车》2010,(2):46-49
1999年,当定位于新手的SV650首次亮相后,就以可靠实用的V型双缸、低矮的座位、易于驾驭的特点而受到众多车手的青睐。2003年铃木推出了第二代SV650,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SV650直接移植了大哥SV1000的车架,这让SV650失去了很重要的品性即低矮的座位,受到不少车手的抱怨。更令铃木感到危机重重的是,中量级NK街车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特别是风格独特的杜卡迪Monster 695和不断改进的川崎ER-6N成为铃木的大敌,当务之急就是推出已经流行十余年但已经略显疲态的SV650之接班人。因此,SFV650火速出击,以久经考验的V型双缸、新潮的造型风格、柔顺易控的性能招徕中量级摩托车的新手和女性车手。  相似文献   

4.
BMW1系     
《汽车与运动》2012,(12):240-240
它不是有史以来动力最强劲的BMW1系,但却是其中最具驾驶乐趣的一款。1.6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有高低功率两款,价格也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使其价值分数达到满分。特别是性价比最好的118i,全面的性能表现完全可以博得BMW粉丝的芳心。而短小的轴距也赚得了不错的驾驭度。BMW1系的夺魁可谓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5.
冯瑛 《摩托车》2012,(23):58-61
让众多骑手感到新奇的是,2013年川崎推出的中量级跑车,居然有两个版本,分别是ZX-6R和ZX-6R636!当然,对于资深骑手来说,这不是新秀,而是回归——从2003款起,ZX-6R的排量就是636mL,而599mL的则叫做ZX-6RR,前者主要定位于公路,后者更多用于参加比赛。直到2007年,川崎才结束ZX-6R和ZX-6RR并肩作战的历史,只推出了ZX-6R,排量为599mL。面对日趋剧烈的中量级跑车,川崎决定让"忍者"联袂出击,再次复活636mL版本的ZX-6R!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四大摩托车公司中,川崎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川崎公司制造船舶和飞机的历史以及其高品质产品的技术含金量,在日本企业界也是不能小看的。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的前身是一个造船厂。1878年川崎正藏在东京组建了川崎筑地造船所。早期川崎公司的商标以创始人川崎正藏的姓氏“KAWASAKI”为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起,川崎就在更适合日常使用的600mL排量跑车市场押上了重注,其策略是同时推出可以随时出战比赛的ZX-6RR及专供街头使用的636(ZX-6R前身)。此举虽然让川崎在一段时间内暂时摆脱了当时摩托车市场的混乱竞争,但似乎并没有为自身带来多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1050rpm就可爆发出2200Nm的扭矩,全新的空气动力学外观与超越轿车智能的电子系统使它才貌双全,智能换挡和驾驶员辅助系统带来了流畅的驾驭感受,而这些并不是它最吸引你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热血年代     
《摩托车》2019,(12)
<正>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东京车展上,川崎展示了一款令人吃惊的车型,这就是全新一代轻型跑车ZX-25R。其中,最吊人胃口的是动力装置—不是250m L排量的单缸发动机,也不是双缸发动机,而是高转速并列四缸发动机!或许,这是新一轮轻型跑车争霸赛的先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搭载并列四缸发动机的轻型跑车的黄金岁月,特别是日本四大家都推出了当家花旦,如本田CBR250RR、雅马哈FZR250、铃木GSX-R250、川崎ZXR-250,各家摆擂设摊、明争暗斗,在公路上掀起了盛大的轻型跑车热潮!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会有驾驭高性能运动轿车和跑车的欲望,但是在那些热血澎湃的猛兽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它们驯服。如何驾驭它们是一门学问,而AMG驾驶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党校,教练员就是我们的老师,而SLS AMG、G63 AMG动感型增强版、SL 63 AMG、以及SLK 55 AMG…就是我们今天试图去驯服的机械猛兽。  相似文献   

11.
王震明 《摩托车》2009,(3):64-66
自2008年金融风暴至今,先是本田退出F1,之后5UBARU(斯巴鲁)退出WRC,而对于川崎想要退出motoGP,DornaSports协会并不同意。由于川崎与DONA签订的合约到2011年,DONA表示如果川崎不上场出赛,川崎将付给DONA一笔庞大的毁约金。同时,DONA表示他愿意跟川崎谈如果川崎参加2009年赛事将可以取;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辉腾是一款精致马车的名字,不过这种马车不是由车夫驾驶,而是由主人亲自驾驭的。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儿子辉腾(Phaeton)一直梦想驾驶父亲的太阳战车。然而,他没有能力驾驭这辆辉煌的战车,也无法控制狂奔的战马。最后,众神之父宙斯将战车拦住,才救下了年轻的辉腾。  相似文献   

13.
SONY 《摩托车信息》2002,(5):38-39
国内众多的玩家一直对川崎摩托抱有较为保守的看法,认为它在质量与操控性上与日本其他三大厂商存在很大的距离,就连我也不例外,川崎的配件的确很难找,原因就在于川崎摩托车在国内的保有量确实很少.但是随着川崎ZX-6R、ZX-9R、ZX-12R、ZZR1100、火神1500等大排量车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眼帘,也让我们对以前川崎不正确的看法有了修正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国内众多的玩家一直对川崎摩托抱有较为保守的看法,认为它在质量与操控性上与日本其他三大厂商存在很大的距离,就连我也不例外,川崎的配件的确很难找,原因就在于川崎摩托车在国内的保有量确实很少。但是随着川崎ZX-6R、ZX-9R、ZX-12R、ZZR1100、火神1500等大排量车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眼帘,也让我们对以前川崎不正确的看法有了修正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03,(11):138-138
如今的汽车已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她已全方位地融八个性化元素。驾驶亦不再是一种职能,而是驾驭生活,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20,(4)
正2020年3月23日,川崎以线上发布的形式推出了今年在中国市场投放的首款车型——W800,可能有的读者要问:W800去年不是发布了吗?没错,但去年川崎在中国发布的是W800 STREET(售价10.89万元)和W800 CAFE(售价11.59万元)。而此次引入的W800的则是去年底在东京车展上发布的W800系列新款车型,川崎这次的引进  相似文献   

17.
广宇  Landzhu  李睿 《车时代》2014,(11):160-165
超级摩托车组-黄世钊双冠卫冕 作为国内唯一的高水平高规格摩托车场地赛,泛珠超级摩托组赛车早已经不是车手们单纯的竞技游乐场了。随着雅马哈、川崎、杜卡迪等摩托车厂商的深入参与,这个比赛已经逐渐开始展现出它在商业上的骄人风采。  相似文献   

18.
赵杰 《当代汽车》2007,(3):82-83
车是人开的,能更好利用自己的车,才是用车之道。不过有个很中肯的声明:上了高速就看谁排量大,功率大,对于自己的车,最需要了解的就是动力和悬挂。动力并非越大越好,汽车是个整体设备,行驶不仅仅依赖发动机,还要依赖悬挂系统、底盘结构以及轮胎。过于强大的动力在很多时候带来的往往是麻烦而不是优势。所以不管是否改装,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是哪一部分强大无比而是整体的匹配和协调.所以可以良好的驾驭自己的量产车也是高水平的表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尽管女人最终能驾驭年予,但女人最向往的位置,始终都是剐驾驶。可以让那个心爱的男子,带自己在都市的巷子里穿行,过油盐酱醋的日子。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中国车迷的印象里,川崎是一家不温不火的企业,远不及日本其他3家大车厂“惹眼”。还有人认为,川崎重工擅长生产大排量摩托车,小排量车做得不如其他厂家。事实并非如此,低调的川崎也有极富个性的小车,而且这部分小排量车型在性能和造型上并不比其他厂家差,甚至还要优于对手。本期试车,主角就是川崎一款很有特色的小车——Elimimator250,在国内,此车还有个外号叫“德国兵”,多数车迷则称它为LX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