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傅在再 《长安科技》2005,11(4):39-41
本文主要介绍了18Cr2Ni4WA钢的渗碳工艺,发现该钢种经渗碳后二次淬火,Ms点降低,渗碳层硬度较低。金相组织观察,渗碳层组织为残余奥氏体+淬火马氏体,将零件进行零下-50℃深冷处理后,渗碳层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金相观察:大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相似文献   

2.
渗碳淬火的齿轮表面硬度应控制在HRC78 ̄83范围内,齿面硬度的测定应以齿面和齿根为准;轮齿心部硬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轮齿的抗弯强度,一般要求心部硬度为HRC25 ̄40;有效硬化层深法可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轮齿表面强化情况、材料硬化性能和渗碳淬火工艺品质情况,由于摩托车变速齿轮形体小,易采用低负荷显微硬度值来测定有效硬化层深为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提高钢板压弯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处理的钢板压弯模具其表面有一层白亮的Fe2B,次表层有近1mm厚的高C、N区,淬火回火后形成回火马氏体,与C、N、B三元共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模具表层的硬度梯度平缓,由表面到基体,硬度连续变化,有更强的抗表面硬化层剥落的效果。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可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4.
G10CrNi3Mo材料为渗碳轴承钢,用于制造尺寸较大的重要渗碳零件。该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镍,经过常规的渗碳淬火热处理后,由于材料的MS点很低,表层为粗大的马氏体和大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可达到6-7级),表面硬度仅为HRA78-80。零件即使在淬火后经过冰冷处理,也很难达到正常的硬度要求。通过采用带中间冷却的渗碳淬火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表面硬度可达到HRA81以上。  相似文献   

5.
赵隆  杨树蓉 《长安科技》1997,3(1):27-30
针对25CrNiWA材料制成的导引在渗碳热处理后校正时产生大量开裂的现象,彩 在渗碳的地轨面与不渗碳的底面和外截面交界外尖角涂防渗碳涂料,并在各交界线处倒圆角R1,可以降低应力集中,同时,渗碳后实行高温回火并预校正,淬火加热前预热零件,加热保温完成后等温淬火等措施减小零件的变表,降低最终校正的工作量,采取以上一系列能有效防止导引的开裂。  相似文献   

6.
对脉冲式气体渗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工件在炉内渗碳时的碳势设定为波段脉冲式,可增强工件表面对活性碳原子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提高碳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速度,提高工件的渗碳速度,改善渗层的碳浓度梯度,使渗层碳浓度变得平缓,淬火后获得良好的硬度梯度和金相组织,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重要的齿轮、曲轴、转向轴承挡碗大部分都是用20CrMo或日本SCM420H材料,热处理工艺为渗碳、一次淬火、回火,工艺过程中如碳势、温度时间等控制不当,都会导致零件马氏体组织粗大,在不平衡力、力矩作用下或压装时零件碎裂,所以,工艺参数碳势和温度的管理是保证产品不碎裂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4115T柴油机曲轴的感应淬火原采用分开式感应器,质量上存在硬化层深度沿轴向、周向分布不匀等问题。为解决质量方面的问题,对采用半环形感应器的曲轴中频旋转淬火的工艺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所采用的感应器的有效圈呈半环形。轴颈的加热主要依靠有效圈的四条迭放硅钢片的导体的轴向分支。淬火喷头安装在感应器的两侧。通过曲轴旋转使整个加热表面得到均匀冷却。所采用的电源频率是8000Hz,加热功率是120~140kW。变压器容量是500kVA,变压比是8:1。淬火时工件旋转的速度是36rpm。通过工艺试验,曲轴采用上述方法淬火后质量良好,硬化层深度和表面硬度均匀、硬化带边缘整齐。在工艺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制成了现已在生产上使用的曲轴中频旋转淬火自动线。文中对这种自动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和提高汽车发动机曲轴的使用寿命,通过三种曲轴复合强化工艺对曲轴进行强化处理后,再对曲轴进行金相组织分析、表面硬度检测、表面残余应力检测和台架弯曲疲劳试验来验证三种曲轴强化处理工艺的优劣性。试验结果表明曲轴进行复合强化工艺处理后其金相组织结构、特别是曲轴R处表面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大小对曲轴使用寿命(曲轴疲劳极限)有较大的影响。由试验结果获得:曲轴气体软氮化+表面滚压强化工艺效果最好,离子氮化+表面滚压强化工艺次之,高频淬火+表面滚压强化工艺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化学表面改性处理的铁基粉末冶金件表面可获得比普通热处理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同时心部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应尽量选择高密度粉末冶金材料。化学表面改性处理通常在气体介质炉中进行,温度、保温时间及气氛的控制很关键。一般首选渗碳处理。淬火和回火都影响零件的最终品质,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加入合金元素可提高其淬透性。可采用蒸汽处理、渗硫和碳氮共渗等不同方法来满足各种零件不同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板簧模型对车架强度计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陆波 《汽车技术》2002,(4):9-10
轻型载货汽车钢板弹簧对车架的支持往往简化为对车架的弹性约束,由于悬架系统的工作特点,当车架受力变形时,可以带动车轮在地面上有微小的滚动,从而实现整个钢板弹簧的协调变形,为车架提供支持力,利用前后置处理软件MSC/PATRAN(V8.5)和有限元求解器MSC/PATRAN ADVANCED-FEA(V8.5)能够对轻型载货汽车钢板弹簧的模拟方式进行若干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得出能较好模拟真实结构的建模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卢浦大桥引桥 T梁构造形式、跨径布置 ,并对不同跨径、不同桥宽的 T梁进行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盾构掘进机刀盘研制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盘是盾构机中的重要部件,具有开挖地层、稳定开挖面、搅拌碴土等功能,处于盾构机与地质状态紧密关联的最前沿。文章通过对刀盘研制实例的剖析,简单介绍了刀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刀盘的制造工艺以及刀盘样机在工业性试验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志刚  林巍  刘晓东  王勇  刘洪洲 《隧道建设》2015,35(11):1188-1193
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根据功能需求,在纵向上可按照普通段、航道段及近陆域段3个分区进行防护。近陆域段防护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且安全风险高,是沉管隧道工程防护设计的重点。以正在建设的港珠澳跨海通道工程中海底沉管隧道近人工岛陆域段的回填防护为研究对象,针对近陆域段采用柔性与刚性2种防护方案进行研究比选,提出适合项目特点的护坦潜堤式柔性防护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柔性防护方案的设计细节,通过防撞、防锚及稳定性方面的计算分析以及工程实践,证明这种防护方式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西江特大桥桥墩冲刷防护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江高速公路西江特大桥桥墩冲刷防护工程为实例,系统地分析了该工程冲刷防护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控制中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袋装砂、级配石、块石三层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案及其优化,总结了基于抛投试验的冲刷防护施工组织,并对施工后各结构层的厚度、标高与设计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各结构层袋装砂、级配石、块石的抛填厚度和顶面标高均满足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东海大桥陆上段约长 2 .4km,为 4~ 6跨一联的 PC连续梁桥 ,基础持力层取 71-2 层 ,即灰黄色粉砂层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综合分析 ,认为持力层以上的 71-1,即草黄色砂质粉土较均匀 ;71-2 层的标准贯入度 N63 .5及比贯入阻力 Ps的变异系数 δ较大 ,反映了持力层较大的不均匀性 ,在沉桩施工中则出现相应不规则的断续分布、突发性较大变化。对此 ,设计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并与管理、施工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协作 ,及时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铺筑室内土基足尺试验,模拟南方气候条件的变化控制地下水位,实测得到1年内各个月份的土基模量值,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了典型路面结构各个时期内各计算点处的应力、应变、变形,进而对常用的路面设计指标弯沉、疲劳、车辙进行了损伤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考虑最不利季节模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对于我国半刚性路面,土基模量的季节性变化对弯沉和疲劳损伤影响较大,而对于车辙损伤的影响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挺拄火焰淬火是采用火焰对挺拄底而加热后再进行油冷淬火的一项新工艺。因火焰稳定性控制是保证该工艺质量的关键,所以采用二级减压方法对火焰气体流量进行控制。挺柱经火焰淬火后,淬透层为5~7mm,底面硬度≥63HRC,杆部硬度为93~104HRB,满足了技术要求,解决了盐浴淬火工艺挺柱全淬、裂纹变形的问题,产品不合格率仅为1%  相似文献   

19.
基于SolidWorks系列零件设计方案及自卸车货箱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参数化驱动,从而自动生成指定规格的自卸车货箱图纸,实现自动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盾构刀盘形式的选择是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现场原位监测等方法,对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颗粒流动和地表沉降的机制进行了研究。1)通过室内大直径(300 mm)试样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砂卵石地层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和EDEM离散元三轴数值试验,标定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需要的参数。2)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面板式刀盘盾构和辐条式刀盘盾构三维机械模型。3)将盾构三维机械模型导入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过程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揭示了面板式刀盘和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对砂卵石地层扰动状态和地表沉降的影响机制。面板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刀盘前方、上方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为(0.3~0.5)D(D为刀盘直径);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不足面板式刀盘的1/3,且扰动程度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