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铁路的大宗货物运输定价问题。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目前处于垄断地位,长期以来企业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短期以维持经营为底线进行定价,因此本文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铁路大宗货物运价模型,寻求合适定价区间,实现货运利润最大化。最后,本文以M铁路运输企业为例检验上述模型,求得运价下限与实际运价水平接近,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龙自强 《综合运输》1997,(12):29-32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价格正逐步由计划转向市场调节。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承担着运输劳务,其运价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有较大的影响,因而一直受到国家的控制。直至今日,当高速发展的主体化交通运输格局形成后,铁路还是不能与其他运输方式(航空、公路、水运等)一样,实现随行入市的运输价格。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局面一是不利于公平竞争,二是不利于与我国改革的总体目标同步进行。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理清铁路企业运价改革的思路,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理顺价格,  相似文献   

3.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为什么要设立铁路建设基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铁路运力进入全面短缺状态,乘车难、买票难、运货难的现象日益突出,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1989年以来,政府逐年大幅度地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价格,目的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鼓励铁路投入,增加有效供给。但价格调节机制从企业增收改善经济绩效到形成税后利润,再以利润投入扩大再生产、增加供给的环节太多,需要时间过长,加之当时正处于高通货膨胀时期,铁路行业作为政企合一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成本约束机制不健全,仅仅依靠提高运价显然无法尽…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配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国家计划体制、投资体制的改革,“八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整个“八五”期间交通运输价格改革过程可以概括为:调放结合注重培育运输市场;理顺价格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运价形成机制为交通运输价格最终走向市场打基础。现就五年来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实践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5.
公路客运定价模式与组合定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运  池洁 《综合运输》1997,(2):33-35
<正> 客运运价是运输管理部门、运输企业与乘车旅客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定价因素与运价水平都蕴籍于客运运价定价模式之中。本文将对常见运价模式进行分析,并综合各种定价模式的优点提出组合定价方法,抛砖引玉,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6.
“五一”黄金周将至,公路、铁路、航空等各部门都将进入新一轮的客流争夺战中。在运价制定方面,铁路、航空及国内一些省份的公路运输部门普遍采取在黄金周期间对票价进行一定上浮这种方式。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平抑客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汪颖 《综合运输》2001,(6):34-36
<正>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经营实体,运输公司都将其价格策略作为经营策略的关键。而且无论在什么区域或线路上提供何种运输服务,其制定价格策略的目标都是扩大营运收入。尤其在竞争的运输市场中,若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或从其他竞争者手中争夺客源,都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和与竞争者的关系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当然,价格战是运用价格策略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旅客来说,价格战确实为其带来运价降低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若价格战的结果使得竞争的市场中只剩下其中一个竞争者时,旅客可能会从而不得不承受垄断价格。因此作为政府或对运输公司有约束力的部门应制定较宏观的运输政策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成本开支,一直是物流经营者奉行的默契原则,也是最核心最关注的问题。而货车司机又该怎样获取利润?公路物流之歺歺,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作"歹"。从"歺"边旁多与死亡有关。在公路物流市场上,不少货车司机表示,现有的货运价格已无利可图,难以为继。货车经营的收入微薄,与啃残骨无异。于是,某省一度出现大量货车停运,货车销售量急剧下降现象。有人说,司机都是逐利的,怎么可能如此齐心呢?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货车司机本身,这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情况下,行业问题总被嫁祸到每个货车司机的头上。其实呢,抓石头打天,最后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张丽 《综合运输》2002,(5):19-19,17
<正>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大一统的运价严重阻碍了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铁路的市场化改革要向深层次推进,探讨运价体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输》2009,(5):90-90
<正>如何对待此次新运价体系调整,需要的是旅客理性、客观而全面的目光。运价体系的改变只涉及折扣计算方式的变更,并未触及机票定价原则,未必会直接导致价格结果的变化。至于近期机票价格明显  相似文献   

11.
彭怡 《综合运输》2002,(2):35-36
<正>多年来,民航业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状况下,民航运价的制定一直由政府控制。为适应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民航业突出问题的运价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就成为民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民航业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运价改革措施。但都没有跳出统一定价的框架,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运价管理体制。 一、我国目前民航运价状况 1.价格刻板僵化、脱离市场。目前各主要航空公司在102条航线上采取联营措施,根据联营方案,票价由国家民航总局严格管制,实行全国统一运价。这种价格形成机制没有依据市场供求状况,丧失了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也最终导致民航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获得自身的正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交通运输价格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运输市场规模是一定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存在可替代性,所以,各种运输方式运价比价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笔者的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运价比价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可以掌握比价关系来引导运价结构性调整,但并不能人为地规定比价关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比价关系最终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 一般认为交通运输价格比价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交通运价与社会商品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二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价关系;三是同一运输方式内部不同对象、运输条件和运输质量的比价关系。多年以来,运输和价格主  相似文献   

13.
超?还是不超? 从经济学理论来说,货运企业(或车主、司机,下同)确定车辆装载量的动机,是企业运营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他们会从主观上不断试图超出法定载货量的规定.但是,超载也有附加的成本,包括因超载而增加的营运成本和因超载而导致的罚款,也就是说,实施超载作业的运输企业,必须保证在超载利润和附加成本中取得平衡才会有钱赚.  相似文献   

14.
<正> 铁路运价与物价相关性是运价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课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铁路运价曾处于几十年“一贯制”的僵化状态,运价与物价的矛盾尚未激化,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体制转换和价格改革的深化,运价中潜伏的种种矛盾逐渐暴露并且加剧,导致1989年后频繁出台调价措施;但几经努力,仍难摆脱活物价与死运价、高物价与低运价的怪圈。人们感到困惑的是,铁路运价何以屡调不顺?运价水平是否已调到位?盼能对铁路运价与物价动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为深化运价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从我国近年来经济改革的实践看,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定价主体、定价方式的确定和转换,例如由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二是价格运行过程的约束机制,例如定价规则、管理机构和监管等。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公路运价改革的侧重点在于运价的结构和运价体系方面。然而,随着公路运输形势的变化和运价改革的进展,运价形成机制本身暴露出的缺陷成为阻碍公路运输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之一。对现有公路运价运行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此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治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以下简称双超)中,凸显出运用经济手段治理双超运价这个标本兼治的问题。运价这个经济杠杆,如何撬动双超这个顽石,倍受人们关注。对于双超运价的形成,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运输成本说”:即燃料、养路费、车辆通行费等因素造成运价的运输成本升高,运价不为货主接受走低而双超;“追逐利润”说:车主为追逐利润而超载降低成本,使运价走低;“恶性竞争”说:运输市场开放后,货运运力猛增而大于需求,带来恶性竞争降低运价等等。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双超运价的形成主要是货运市场未能有效调控,进入市场的运力散乱饱和、供大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路货运与铁路货运间竞争关系的持续激烈化,我国铁路货运存在市场分担量不足、企业经营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充分利用铁路经济性优势,同时协调铁路列车开行决策方案、降低成本并确保铁路企业利润,有利于铁路增强货运收益,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基于对列车开行决策与运输定价间关联性的探讨,以货运分担量及运价为决策变量,构建出一个公铁竞争环境下的铁路货物列车开行决策与运输定价综合优化模型,以此实现铁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货主广义费用的最小化。通过算例验证得出该模型满足可行性与合理性要求,能够促进铁路达到一定的市场分担率水平、创造较高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5年10月1日起,铁路客运价格再次进行了调整,即现行基本价率由每人公里3.861分调整为5.861分,行李包裹运价同幅调整。 实行新的行包运价后,对铁路行包运输带来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价格的上调,大大地缓解了行包运输运能与运量的供求矛盾,使行李货位紧张,行包运送不及时,站与站之间互相争运能,中途站无法装运行包等现象得到了较大改观;另一方面,由于运价的提升,又使行包运输组织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新的困难。本文拟就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12,(6):95-95
近日,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下发《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的通知》,从5月20号起,全国铁路货运统一运价上调,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上调1分钱,是上一次调整幅度的五倍,这也是国家第七次上调铁路货运价格。此次对铁路货运价格的调整共包括整车7个运价号的货运价格的调整,其中煤炭运价基价1由10.80元/吨上调至12.20元/吨,基价2由0.0553元/吨上调至0.0629元/吨。  相似文献   

20.
<正>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体制改革是市场体制改革的关键。道路运价作为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同时,也关系到整个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实行的是“一刀切”运价,管得过细、过死,且长期不变,严重地阻碍了汽车运输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的道路运价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下面,笔者就道路运价改革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