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绿色铁路客站,是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铁路客站的绿色等级评估是极有必要的。通过建立绿色铁路客站"四节一环保"评价指标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经典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客观权重,再通过最小相对熵原理对二者进行优化结合,最后用得出的指标综合权重对银川新铁路客站进行绿色星级评估。结果表明:该权重确定方法既克服了因未考虑各指标之间的依存反馈关系而使主观权重不够准确的弊端,又利用相对熵原理优化并减小了主、客观权重结合的偏差,得出科学合理的组合权重,体现本文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更加准确地评估铁路客站的绿色等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绿色铁路客站施工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客站施工评价体系的情况,提出突变级数法,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铁路客站施工管理评价方法,为规范我国绿色铁路客站施工管理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对绿色铁路客站施工管理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然后将底层评价因素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处理,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突变级数值,给出评价等级。实例研究表明:突变级数法法可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且计算简单、可靠性高,评价结果更趋于实际,可作为绿色铁路客站施工管理评价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铁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剖析生态环境价值和绿色技术,系统分析“绿色铁路”的内涵和研究范畴及其评价系统。 研究方法:分析现有的指标体系框架模式,运用专家评判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因子进行识别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绿色铁路指标权重。 研究结果:建立了绿色铁路模糊综合评判的框架和步骤,对绿色铁路专家评判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绿色铁路评价体系提出权重确定和综合评判的方法和思路。 研究结论:绿色铁路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理念,其核心内涵是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自身优势减少并最终实现对生态环境不产生负效应,避免人类活动对外部环境的过度索取,以实现我国铁路设计、修建、运营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铁路线路方案评价及比选多采用组合赋权法,其主观赋权过程计算冗杂。选取具备一定程度普适性的专家案例,采用最大熵逆向强化学习方法从专家案例中学习主观赋权“知识”,得到专家案例隐藏的“奖励”,从而获取可解释性的主观权重。将此主观权重与离差法所得客观权重组合并投入后续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评价流程,对线路方案进行最终评价。结合具体实例,建立设计阶段绿色铁路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计算铁路线路方案评价的量化指标,减小现有赋权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与真实案例比选结果一致。通过讨论该方法的适用性、局限性及原因,确定该方法在初步评价和泛用性评价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个相关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决策群体,对群决策专家赋予不同的权重,构造每个专家的判断矩阵,采用几何加权平均法得出群决策比较判断矩阵,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铁路信息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各个层次权重的计算结果,为科学合理地进行铁路信息化评价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建设了大量的旅客车站,尤其新建了一批铁路大型客站,这些客站在安全方面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和复杂性。基于当代铁路旅客车站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在安全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复杂性,本文介绍了铁路客站安全评价的研究背景,进而阐述了铁路客站初步设计阶段开展安全评价的必要性,提出铁路客站初步设计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客站初步设计阶段安全评价体系方面基于风险概率损失的安全评价模型,论述高铁客站安全评价导则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掌握铁路施工企业在经济、管理、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展示和激发其自身优势和能力,适应新时代铁路工程建设,文章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以资信能力、施工能力、履约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指标为准则层,构建能够反映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最后通过对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所构建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国铁集团精准施策提供依据,促进铁路施工企业自身优化改进,助力铁路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考虑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效果性、建设实施性和路网结构合理性,构建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家组意见,用模糊理论的梯形模糊数方法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各路网方案的评价指标值,用熵值法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组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基于梯形模糊数的主观构权法,能够在平权或异权的多人决策环境下反映主观决策过程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熵值法挖掘评价指标值中包含的信息,能够客观反映评价指标值对路网方案决策的重要性.因此,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可使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铁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有复杂影响,因此"绿色"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把定性和定量的指标结合起来,先筛选出部分重要的单项指标并确定其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糊隶属关系矩阵,得出评价行向量,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实现各方案的量化。最后给出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应用于铁路"绿色"选线方案比选当中。  相似文献   

10.
罗圆 《中国铁路》2021,(3):60-65
为了提高海外铁路项目风险评估和项目管理水平,解决“一带一路”倡议下铁路“走出去”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海外铁路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按照项目风险来源性质的不同,建立了由5个1级指标和15个2级指标组成的海外铁路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G1法对专家关于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意见进行集结,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将各风险指标的定性评价划分为5个等级,并对各等级进行定量赋值,建立了海外铁路项目风险多级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委内瑞拉迪阿铁路进行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迪阿铁路项目的综合风险达到6.02,属于较高风险,评估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合宁高铁作为沿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入合肥铁路枢纽方案将直接影响合肥铁路枢纽的运输组织、经济效益以及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了研究合宁高铁引入合肥铁路枢纽的最优方案,在充分研究已批复的合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市城市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运用对比法、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对引入肥东站并还建普速场方案、经肥东引入合肥南站以及经合新高铁新站区引入新合肥西站方案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走行径路顺畅,运输组织便捷,旅客出行方便,与城市发展方向相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引入肥东站并还建普速场方案。最后对该方案的客运站分工、枢纽内主要客站和区间能力适应性以及合宁高铁向西延伸至武汉的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京张高铁清河站是全国首个采用《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获得三星级设计标识的铁路客站项目,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践性。首先介绍了清河站的设计概况与特点,阐述了铁路站房绿色设计发展的现状及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建装修一体化、智能遮阳百叶选取、光导管使用等方面,对清河站围护结构的节能率、自然采光、气流组织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清河站的绿色设计及创新进行重点研究,最后总结了铁路站房绿色设计的特点、优劣势及星级评价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铁路货运服务质量逐渐成为提高运输企业竞争力、赢得市场的关键。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货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提高了传统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的准确性。以货运站南昌北站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站,建立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监测并取得相关数据。根据分析结果,指出当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铁路货运环境的整体水平,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京张铁路不仅是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服务线,同时是京张铁路百年历史的文化线,是展示中国高铁建设成就的示范线,更是铁总"智慧铁路、智能站房"精神的落地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首先提出高铁车站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京张高铁车站的设计概况及面临的挑战,重点从站城融合——"始发站主辅客站+中心城区隧道"模式的应用、车站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绿色站房设计、全线景观及文化艺术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京张高铁车站的各创新点及设计思路,其中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方面,对清河站、八达岭站、太子城站及张家口站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南站交通协调综合模糊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京南站客运枢纽的交通协调现状,确定影响城市大型枢纽站交通协调的主要因素,建立城市大型枢纽站交通协调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确定该指标体系中各层影响因素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南站的交通协调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节点,在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客运站绿色等级进行科学评价是指导绿色客运站规划、建设的基础。根据绿色建筑定义,结合铁路客运站特点,提出绿色客运站及客运站绿色等级的概念;基于全生命周期原则,构建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营各阶段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可拓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客运站绿色等级物元评价模型,运用G1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对H客运站进行绿色等级评价,利用MATLAB实现评价过程中的矩阵运算。结果表明:物元模型适用于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7.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海涛  张星臣  杨月芳 《铁道学报》2006,28(3):101-105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办理站的配置,涉及到路网分布、设置地点、城市规划、环保要求、业务功能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分工、衔接等,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很久以来靠经验判断,缺乏理论性指导。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危险货物办理站及相关状况,分析车站内部和外部因素,并建立危险货物办理站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取值,计算得到评判矩阵,从而建立用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办理站配置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最后以北京铁路局大红门站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案例表明,该危险货物办理站优化配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危险货物运力资源布局、调整、决策中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指导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艰险山区铁路--川藏铁路的重大桥梁工程桥位选择,针对川藏铁路沿线特征,以减灾为核心,以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施工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生态影响6个方面17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 CRITIC)-G1(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G1)法组合赋权和Vague集-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多属性模糊决策建立川藏铁路重大桥梁桥位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川藏铁路怒江大桥桥位进行评价,得到丢攻高桥方案为最优桥位方案。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对川藏铁路桥位方案评价具全面性和针对性;CRITIC修正G1法组合赋权能提高指标赋权合理性;Vague集-TOPSIS法模糊决策能提高川藏铁路重大桥梁桥位模糊评价的准确性,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为铁路重大桥梁桥位选择提供合理可行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