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目前正在施工的依宝(依兰-宝清)工程项目为例,首先介绍项目概况,从施工路线优化、路基优化、路面优化、排水防护优化、互通优化、分离立交优化、通道优化、桥涵优化、交通安全优化9个方面,系统论述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简化偶合器勺管与旋转外壳的位置关系,建立勺管与旋转外壳干涉的数学模型,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编制优化程序及优化处理,将优化结果与实际产品的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并将优化结果进行三维建模.结果表明:优化结果正确,优化程序可以应用于系列偶合器优化,为设计提供最优化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简化偶合器勺管与旋转外壳的位置关系,建立勺管与旋转外壳干涉的数学模型,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编制优化程序及优化处理,将优化结果与实际产品的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并将优化结果进行三维建模.结果表明:优化结果止确,优化程序可以应用于系列偶合器优化,为设计提供最优化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停站优化问题的两阶段求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高速列车停站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以高速列车停站设置原则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列车停站的主要因素,从方便旅客出行及减少旅客出行广义费用两方面考虑,建立了列车停站方案综合优化模型.结合列车停站优化问题的特点,提出了包含初步优化和综合优化的两阶段优化算法,初步优化阶段采用基于先验知识的局部优化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获得问题的较优解,综合优化阶段利用具有较强爬山能力的禁忌搜索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后对某高速铁路高峰小时开行列车的停站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两阶段优化算法比一般禁忌搜索算法效率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干线协调控制系统的变步长绿信比协同优化模型.在各交叉口单独绿信比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协同优化第一层每一步优化对象、范围和优化步长,当某一步的优化步长不满足约束条件时,保持原有约束条件和最后一步的优化范围,将步长降至1s进入第二层优化获得最优设计方案.模型的特点是每一步纳入多个交叉口,进入优化范围,并使用同一步长一次完成增加全系统带宽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200-201
利用果蝇优化算法的快速搜索能力和全局最优能力,结合贝叶斯网络的结构特点,运用果蝇优化算法优化贝叶斯网络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优化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故障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稳定性网络优化模型是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改进,文中以南昌市2000~2006年机动车辆管理处累计的历史数据为例,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所提出的多目标稳定性网络优化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优化模型比传统网络优化模型对网络优化的结果有相当程度的改善,采用多目标稳定性网络优化模型优化现实交通网络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复合材料带孔板的承载能力,对其孔形和铺层进行优化; 基于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复合材料带孔板的仿真分析模型,并验证了其仿真精度; 选用圆孔、三角孔、方孔3种孔形的复合材料板,分别进行了仅孔形优化、仅铺层优化、先孔形优化后铺层优化、先铺层优化后孔形优化4种优化方案,对不同方案优化后的复合材料带孔板进行失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仅铺层优化对不同孔形复合材料板的失效载荷提升效果(7.6%~13.4%)明显大于仅孔形优化(2.0%~2.9%),仅孔形优化对三角孔带孔板失效载荷提升幅度最大,仅铺层优化对圆孔带孔板失效载荷提升幅度最大; 同时采用孔形优化和铺层优化对失效载荷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优化方法,其中先孔形优化后铺层优化方法对不同孔形复合材料板的失效载荷提升幅度最大(11.6%~15.6%); 铺层优化和孔形优化的先后顺序对圆孔带孔板影响最大(相差3.5%),对三角孔和方孔带孔板影响相对较小; 3种孔形的带孔板中,圆孔带孔板优化后失效载荷提升幅度最大(15.6%),在实际应用中圆孔带孔板的性能相对较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公交网络布局及优化研究,大多偏重单条线路调整而缺乏对线网整体协调性的考虑,或理论性过强而可操作性不足.针对此类问题,依托常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研究,提出了“网络节点重构,线路优化配合”的公交线网优化重构方法.在对BRT吸引圈层内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必要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常规公交线路与BRT线路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定位对常规公交线路进行分类,通过优化方法选择集提取线路优化方案.提出了关键节点的概念,搜索节点期望线重构网络,判断筛选方案,生成线路优化方案选择集.最后,根据总体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方案比选,求解最优解,得到最终优化方案.经过常州市新建BRT二号线检验,优化效果明显,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和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公交网络动态优化调整方法——滚动决策,频率为先,增删迭代.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数据驱动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时机决策;第2部分是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措施决策,包括发车频率优化和线网结构优化.该方法的具体思路为:对于给定的现状公交网络,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动态判断公交网络优化调整的触发时机,若触发优化,则优先进行发车频率优化调整,如果发车频率优化调整不能满足预期系统目标,则进行线网结构优化调整,线网结构优化调整策略简化为新增线路和删除线路的迭代.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充分利用智能公交系统采集的数据,可操作性强,可为公交网络动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多年现场观察,结合对砼内部应力的分析,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因素 ,从材料、接缝处理、基层平整度、基层顶面平整度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具有世界观意义,它提供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只有立足于实践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京广铁路特大桥部分区段出现的支座病害,分析归纳了桥梁支座病害的几种主要形式,探讨铁路桥梁支座横窜成因的理论和解决方案.采用车桥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动力分析,对支座的局部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诱发铰轴横向窜出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列车运行的不利影响,为减轻铰轴横向窜移病害及支座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计算了各种不同装运铁路散堆装货物的车辆以90km/h的速度行驶在400m的曲线上时,车辆车帮上的散堆装货物颗粒沿曲线路段的切线方向飞出后,是否会打到机车前窗玻璃及旅客车厢玻璃,从而对旅客及机车乘务员安全构成威胁.经过计算分析得知,曲线内侧行驶的货运列车外车帮上的散堆装颗粒跌落后不能打到在外曲线迎面行驶的电力机车...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但现有成果主要研究疫情爆发期疫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少有分析后疫情阶段的出行行为.本文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及Logit 模型,研究后疫情阶段新冠病毒,老年人个人统计学特征,老年人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等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距离出行中,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出行方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老年人使用公交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这两个因素也影响老年人外出概率和使用公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多年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对当前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根据“啤酒游戏”实训过程,详细剖析了该实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新的软件仿真系统,并且对软件仿真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每一个环节的改进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该软件系统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基于“啤酒游戏”启发的物流专业实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环境因素和荷载对防水粘结层耐久性的影响,作者进行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现场测试试验。试验表明,由于桥面行车道和路肩上试块破损方式不同,路肩上抗剪强度大于行车道的,而路肩上拉拔强度小于行车道的。最后,提出从三个方面提高防水粘结层耐久性,即防水粘结材料的选择、铺装结构设计和改善施工过程。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耐久性现场试验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防水粘结层的选材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着船海洋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升机着船海洋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海洋环境对直升机着船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直升机着船海洋环境效应模型,实现了直升机着船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数量、提高运行效率,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理念,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交通量条件研究.通过双车道公路实车实验获得的基础数据,建立了双车道公路交通冲突时间与交通量、设计速度的关系模型.依据构建的模型,给出了对应不同设计速度的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交通量条件.基于样本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速度为80 km/h的双车道公路,单向交通量大于495 veh/h/ln 时,应设置附加车道;设计速度为60 km/h 的双车道公路,单向交通量大于454 veh/h/ln,应设置附加车道;设计速度为40 km/h 及以下的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效益不明显,不建议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