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某高速铁路路基段存在大范围软土地基,采用水泥砂浆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对地基处理后一年多的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及预测表明:各观测点的沉降量-时间曲线均已经收敛,路堤荷载作用下路基面沉降已经稳定,沉降板预测最大工后沉降ΔS'为4.8mm,路基面观测桩双曲线法预测路基面最大残余沉降为2.3mm,沉降完成比例St/S∞最小为92.4%,均满足高速铁路沉降控制标准。因此,水泥砂浆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工后沉降量很大,不能满足公路路基强度性、稳定性和路面使用性能要求。本文以阿荣旗至博客图高速公路K123+000~+200段为依托,采用以冲击碾压为主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控制施工质量。工后沉降通过埋设沉降板对沉降进行跟踪,工后总沉降用泊松曲线法对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软基地区的路基施工不仅明显改善了路基压实质量,对减小路基施工工后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天津段广泛分布软土,土体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在路堤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沉降较大.为满足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开展了路基工后沉降专项研究.文中在修正剑桥模型基础上,从三轴试验中得到试验曲线,为剑桥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通过改造三轴仪进行K30固结试验,并与普通三轴试验数据综合分析,提高了试验精度并优化了模型参数,为剑桥模型在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真空预压法是处理软土地基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软土路基沉降规律及工后沉降控制,针对南京河西恒河路软土路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目标工程软土路基进行的沉降监测数据表明监测段日均沉降小于0.5~1 mm/d,软土路基沉降趋于稳定。介绍两种不同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并运用该两种预测方法对目标路段进行工后沉降预测计算。两种预测方法计算结果相差很小,均能较为准确地对实际工程中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软土路基工后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型双曲线法等多种数学统计预测方法,系统地统计分析了台山段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组成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武广客运专线软基处理措施与工后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武广客运专线软土及松软土地基分布较广,层位差异较大,为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2 cm的要求,拟用桩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桩网结构、CFG桩复合地基对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该文结合不同工程措施进行沉降计算和分析,得出处理后路基的工后沉降,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瑢 《路基工程》2020,(1):118-124
新建两徽高速公路地处甘肃省陇南秦巴山区东部,南北两侧均为秦岭,项目区地形为崇山峻岭与河谷盆地相间。路线经过厚层冲积淤泥质土(软土)分布区,局部淤泥质土层中夹有冲积砂砾层,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从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施工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经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施工后地基满足工后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标准与工后线路维修,保证正常运输及其处理工程量的造价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满足上述的要求的前题下,拟订合适的工后沉降标准是有必要的,本文试就南昆线七旬工点代表内陆地区软土处理及长杭、萧甬线代表沿海地区软基处理的实例,进行技术经济评估,确定最佳工后沉降标准。  相似文献   

9.
娄霜 《路基工程》2014,(3):179-183
针对某客运专线铁路软土地基分布广、厚度大和地基处理方式多样的特点,为保证路基工后沉降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开展了超载预压现场试验,结合现场观测数据,采用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进行地基参数反演,并进行铺轨施工数值模拟研究和工后沉降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反演得到的地基参数合理可靠,经过三个月的堆载预压,工后沉降量较未堆载预压工况显著减小。路基填筑完成后的静置时间、堆载预压高度、预压时间对于工后沉降有显著影响,静置时间越长,其工后沉降量越小,增加堆载预压高度、预压时间均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地基固结沉降,减小工后  相似文献   

10.
无砟轨道线路对工后沉降控制要求十分严格,路基工程工后沉降主要为路基铺轨完成后地基的残余沉降,厚层松软土路基沉降控制是路基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结合路基不同部位要求,采用桩板结构、桩筏结构及桩网结构联合超载预压进行地基加固,通过典型工点进行现场试验测试与验证,有效控制了路基工后沉降,整个路段内纵向沉降较为均匀,区段路基满足铁路高速、安全、平顺的运营要求,加固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