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收费车道配置进行研究是收费系统规划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的目的是使得收费资源合理利用。根据车辆到达流的随机特点,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起以收费系统费用损失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求得在不同ETC技术使用率情况下的最佳车道配置。所得结果对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别建立了考虑能源消耗与拥挤收费的小汽车广义出行费用及考虑舒适性消耗的 公共汽车广义出行费用,构建了由这两种交通出行方式组成的交通系统总能源消耗函数.考虑 能耗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建立能耗目标约束下的以出行时间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 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一定节能水平下的系统延误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满足双 模式交通网络的随机用户平衡,并采用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 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将道路拥 堵收费及节能目标抽象化后代入模型,探讨了道路收费前后交通能耗变化及在不同的节能目 标情况下,道路拥堵收费的节能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交通需求量较大时,实施道路拥挤收费 有利于减少交通能耗,当节能目标小于25%且同时采取道路收费时,路网出行时间都会相应 减少.  相似文献   

3.
主要结合国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特点,根据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技术性缺陷和在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几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在国内普及使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在短期内还不可行,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从高速公路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不收费制度将占据主导.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不停车收费"只是作为一种技术理论的过渡,并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确定性路段拥挤收费对收费路段的交通拥挤缓解有很好的效果,停车收费对抑制区域路网出行需求有重要影响,将两者组合起来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将路段拥挤收费与停车收费进行组合,分析组合收费策略下出行成本和出行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 以收费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拥挤收费和停车费可行区间为约束条件作为上层优化模型,下层模型是考虑广义交通出行费用(含行程费用和停车费用)的弹性需求条件下用户平衡模型,进行路段拥挤收费与停车收费组合优化. 设计了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不同初始步长和迭代精度下模型的最优解.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联合收费使得路网流量分布更加均衡,缓解了收费路段的交通拥挤,同时出行需求得到了一定抑制,证明该模型与算法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世君 《交通标准化》2013,(12):116-118
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车辆收费方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不停车收费,方便用户通行,加快放行速度和提高收费效率,减少目前高速公路存在严重的拥堵现象.ETC将会成为未来高速公路主要的收费方式,而实现载重车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即将联网的长营、长平、长吉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为例,简述了收费系统联网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观经济学原理,从不同收费目的下收费类型的划分着眼,对拥挤收费、还贷收费和经营收费三种不同收费目的下的道路收费率决定模型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收费理论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可为解决城市道路建设和收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停车收费系统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停车收费是国际上正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本文着重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原理及构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类型,工作流程,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张华歆  周溪召 《ITS通讯》2005,7(4):12-16
本文研究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出行选择、讫点选择、方式选择、路径选择和拥挤道路收费的组合模型。模型被表示为双层规划。上层模型确定道路收费以达到系统收益最大、成本最小,下层表示出行、讫点、方式和路径选择的随机均衡模型,最后用算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道路收费费率决定模型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观经济学原理,从不同收费目的下收费类型的划分着眼,对拥挤收费、还贷收费和经营收费三种不同收费目的下的道路收费率决定模型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收费理论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可为解决城市道路建设和收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加快推进ETC应用服务的背景下,以收费站运营成本与用户延误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结合排队论,建立收费站车道类型设置优化模型. 提出一种自然数编码的遗传算法用于模型求解. 以广州市机场收费站为例,求解高峰时段两种不同ETC使用率下的车道类型设置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 软件对优化方案与原方案进行仿真对比. 此外,分析了机场收费站全天的车辆到达规律,讨论不同车辆到达率与ETC使用率下的车道组合方案. 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缓解收费站拥堵,合理控制成本,对收费站车道改建与收费员排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实现使车辆单次收费里程增长,逃费者在节省更高额过路费的诱惑下,增加了对现有联网收费系统的作弊动机.本文以减少公路运营企业因逃费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目标,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将监管者(收费稽查员)看成博弈的一方,被监管者(司机和收费站员工)看成博弈的另一方,探讨收费稽查员监管、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共谋逃费的问题,得到了稽查员选择不监管策略及司机与收费站员工选择共谋逃费策略时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在司机逃费罚款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下双方的行为演化和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增强对监管者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司机逃费成本、降低司机逃费少缴金额的可能性是遏制共谋逃费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独立特大桥梁收费标准确定困难的局面,以青岛海湾大桥为例,通过对其收费标准取值空间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首次提出了成本费用计量模型确定取值空间的方法,可为后续类似项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车型收费系数反映了不同车型用户承担收费公路通行费的比价关系,合理的收费系数,应该实现责任和效益的双重公平.在建立影响不同车型收费费率的指标体系前提下,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因素,分别建立了关于道路破坏和级差效益指标的两个BP神经网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BP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样本,通过训练获得稳定的网络结构和权重,然后输入不同车型代表性指标值,确定不同车型的收费系数.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实践上得到了不同车型收费系数的合理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完善公路收费系统,提高收费系统的运行效率,系统地对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存在的管理、环保、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其中收费车道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交通量计算和服务时间选择两个问题进行了剖析,计算出用AADT计算收费车道数时的换算系数,再乘上折算系数后就可以用来计算收费车道数,从而解决了当量交通量换算方法的问题。并从理论和管理等方面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人工发放通行卡运营成本高,收费效率低,ETC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大范围推广,一段时间内,自动发卡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费效率。自动发卡系统采用红外线、感应线圈、自动发卡机、摄像机等设备,利用自动化技术及信息技术,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卡的自动发放。运营显示,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变权可拓物元和证据理论的收费公路PPP项目风险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是影响PPP项目顺利落地和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适时掌握其风险状况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针对收费公路PPP项目,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一套基于变权可拓物元和证据理论的风险预警模型.首先,采用变权可拓物元理论进行建模,计算不同专家视阈下的项目风险综合关联度,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基本信度函数;然后,运用折扣系数法对其进行修正,采用证据理论合成修正后的基本信度函数,得到最终预警结果.以F省某收费公路PPP项目为例进行风险预警,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收费公路PPP项目风险预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收费公路与非收费公路统筹发展政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发展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建立收费公路与非收费公路统筹发展机制成为公路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其中探讨收费公路"低标准、长期限"政策是建立公路网统筹发展新机制的关键.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分析实施该政策的合理性与迫切性,从着眼于未来公路网发展建、管、养资金需求与供给角度剖析落实该政策的可行性,给出实施"低标准、长期限"的核定方法并进行粗略测算.该研究对探讨落实"低标准、长期限"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宇帆 《交通标准化》2013,(21):144-145
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联网收费ETC系统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中的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车辆收费舞弊问题,实现了半自动化的联网收费模式。但是联网收费ETC系统欺诈行为的出现,导致车辆逃费现象频繁发生。鉴于此,对该欺诈行为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