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石荣明 《船舶工程》2019,41(12):前插16-前插22
正2016年《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制定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及实施安排,开启了低碳化经济的历程。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于2018年召开的MEPC72次会议明确了海运业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初步战略目标: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要求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船舶单位运输功的CO2排放,到2030年降低至少  相似文献   

2.
海运业是全球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等效CO2排放总量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为限制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制定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简称“初步战略”)及目标,确定了短期、中期及远期减碳措施清单。文章对“初步战略”内容进行了分析,以“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CO2排放量要比2008年至少减少40%”为目标,对“初步战略”短期措施中主要的直接努力减碳措施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海运业适应“初步战略”的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欧盟认为,IMO及其成员在减少CO2排放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EEDI,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提高船舶能效和减少海运CO2排放的约束性措施.它为提高新船能效设立了标准.预计到2030年CO2排放大约降低25%~30%.因此EEDI将被世界绝大部分的商船队应用。IMO决定.对建于1999到2009年间的船舶的平均能效基线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指出,按照IMO欲在2030年将航运业碳排放强度至少降低40%的目标来计算,相比于一切照常发展的情况,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大约降低21%。近期,在欧委会的支持下,独立研究咨询机构CE Delft与UMAS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5.
刘昭青 《航海》2020,(1):30-30
哥德堡港马士基码头宣布启动一个将用可再生燃料运作的机械堆场。该港到2030年,将减少70%的碳排放量。其将铁路货运翻一倍并优化装卸作业。具体而言,该港采用了新的环境目标。按照该目标,到2030年在该港口和从该港口外部入口向西延伸15 km以及一直到城市边界的整个区域内,与港口相关的碳排放量将减少70%。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一揽子立法与政策提案("Fitfor55"),旨在确保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下称"GHG")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5%。"Fitfor55"共包含14个立法与政策提案,涉及气候、能源、土地使用、运输和税收领域,涵盖航空、海运、汽车、  相似文献   

7.
正据悉,有关船舶收集燃油消耗数据的要求于3月1日生效。有关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报告要求是最新强制性要求,旨在提高国际航运能效。数据收集工作将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每个日历年结束后向IMO报告数据。该数据收集系统旨在使IMO具备有关燃油消耗具体数据,帮助成员国就提高能效和解决国际航运温室气体(GHG)排放所需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以MEPC.304(72)号决议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尽快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目标是到2050年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以上,2100年前尽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航运业承担了全球80%以上的货物运输,是全球大气中NO_x、SO_x、CO_2等排放的重要来源。为降低船舶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各类废气排放均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并逐步实施。可替代燃料是航运界实现CO_2总排放量至2050年较2008年减少50%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NO_x、SO_x的排放的途径之一,其发展应用情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数据     
正减少50%IMO海安会第99届会议通过了有关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初步战略。具体目标为:到2050年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2008年至少要减少50%,并力争在本世纪逐步停止温室气体排放。56.8%、78.1%2018年一季度,水上交通领域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运输船舶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上升56.8%、78.1%。其中,一般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上升51.7%、47.1%;较大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上升50.0%、46.7%;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1.
船舶生物污垢是导致沿岸国水生物种入侵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人类健康,降低船舶能效,增加GHG排放。文中介绍了船舶生物污垢概况及产生的影响,阐述了IMO及其他国家关于船舶生物污垢立法状况,分析了IMO未来制定船舶生物污垢强制规定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并对我国如何开展船舶生物污垢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统计,2002年全球船舶排放的污染气体大约导致了64000人死亡,2008年全球海运船舶排放的NOX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18%~30%,SOX占排放总量的9%,于是在2008年10月,隶属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58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一项国际性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法律法规——船舶防污公约附则Ⅵ-修订版,法规对  相似文献   

13.
《航海技术》2008,(1):68-68
IMO正考虑加快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以使MEPC进一步推进其控制和减少此类排放措施的进程,从而使2008年秋的MEPC第58次会议上能做出新的决议。  相似文献   

14.
热点扫描     
EC准备采取措施减少航运业CO2的排放量如果国际海事组织(IMO)没有在2009年制订出限制或降低船舶CO2排放量的方案,欧委会(EC)准备采取行动减少航运业的二氧  相似文献   

15.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11):I0015-I0015
IMO第64次MEPC会议于2012年10月1日至10月5日在伦敦召开。本次会议议程满满.主要议题包括压载水、GHG减排、空气污染及能效、船舶设计、拆船等。劳氏日报分析,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退居次席。对于已陷入僵局的排放交易机制(ETS)和燃料税等问题,MEPC对此缺乏“食欲”。  相似文献   

16.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08-J0008
IMO和韩国国际合作局(KOICA)2011年4月21日在IMO伦敦总部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旨在为东亚国家实施造船项目加强技术合作,从而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KOICA与IMO在该项目上的合作是韩国发起的名为“东亚气候伙伴关系”中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帮助韩国在二氧化碳减排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使韩国迈入低碳社会.并帮助该地区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7.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科学调查报告称,2007年全球水运船舶年排放二氧化碳量是11.2亿吨,占全球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5%。这份报告显示全球远洋航运与海贸的快速成长和燃油消耗增加了二氧化碳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报告称,若再不加以改善,至2020年,水运船舶排放二氧化碳量将达每年14.75亿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次会议通过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GHG)减排措施强制性规定的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该修正案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确定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9.
王分良 《中国船检》2011,(8):45-47,116
国际航运气体污染立法需要考虑到外部的相关成本及社会的接受程度,目前对船舶空气污染和GHG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立法有两大类,"命令与控制"法和经济激励法或市场减排机制(MBM)。目前IMO实施的传统立法方法"命令与控制"法是强制标准,由船旗国政府实施。  相似文献   

20.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2):I0006-I0006
船东需要先进的技术来满足新的压载水公约规则。随着IMO压载水公约即将生效,设备生产商正努力制定他们的行销政策。2004年压载水公约就已完成并获IMO通过,但到目前为止仍未生效,因为该公约需要IMO中的30个成员国,代表全球至少35%的世界船队批准,并且完成以上程序一年以后.该公约才能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