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跨径20m和16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采用长线预制的施工工艺。对板梁预应力钢筋张拉工艺中的单根钢筋张拉和全部钢筋整体张拉的控制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简支箱梁钢筋绑扎工艺改进的技术措施与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并结合现场施工的特点,对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钢筋绑扎工艺改进后,在减少占地、增加工效、保证质量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金工车间屋架预应力工程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详细阐述了预应力钢筋制作、预应力计算,特别重点介绍了预应力张拉控制.另外,对屋架混凝土的弹性回缩也进行了设计计算.对于比较重要的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ANSYS大型分析软件,对曲线预应力防崩钢筋改善混凝土受力状况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通过分析对比,探究了弯曲半径、钢筋间距、预应力束的数量及预应力大小对小半径曲线预应力梁体受力状态的影响,为改善的程度提供了定量的参考,对小半径曲线预应力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宝华 《水道港口》2007,28(6):430-433
现行规范计算值和试验测试数据表明钢筋有效预应力规范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大,因此按规范设计构件时,可能出现预应力不足的危险,给构件使用带来安全隐患。采用ANSYS有限元降温法模型虽能直观的模拟出钢筋预应力损失,但未能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带来的第二批预应力损失,造成了模型计算值远大于试验测试值。  相似文献   

6.
从混凝土材料、预应力钢筋材料、张拉控制应力限值系数和预应力损失计算等方面对比分析中、俄规范。以后张法空心板作为算例,得出如下结论:1)中俄规范在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分类体系、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的考虑和部分预应力损失值计算上基本一致,但两者在细分规则、材料范围、分级数量考虑不同。2)在个别预应力损失计算中二者存在差别,总体来说中国规范计算结果更大。  相似文献   

7.
结合在高速铁路工程中使用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特点,简要介绍钢筋绑扎、吊装、模板、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着重介绍各主要施工工艺的改进、优化以及为提高箱梁施工质量和效率而采取的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推导的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方法,在使用阶段计算时采用考虑二次受力迭合效应的折算弯矩,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设计弯矩,从而将迭合构件的设计转化为非迭合构件的设计,并且采用控制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或非预应力钢筋应力来满足裂缝宽度控制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可以较迅速地求出同时满足强度和裂缝宽度限制要求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抗拔桩的承载力除受桩身强度、桩侧阻力影响外,桩身裂缝通常起控制作用。通过改变抗拔桩内受拉钢筋的数量、直径,改变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方式改善抗拔桩的抗裂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工程造价的提高,且改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预应力混凝土桩土接触模型,分析了在抗拔桩内增加预应力钢绞线后桩身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及在上拔力作用下,预应力钢绞线对桩身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力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能够在桩长范围内有效建立,增加预应力钢绞线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抗拔桩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特点,分别从底板预应力束线形、底板预应力束布置位置、温度应力的影响、钢筋的疏密程度以及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与顺序等方面分析了该类桥型底板容易崩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与评定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混凝土材料和预应力钢筋的检测与评定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技术的发展成果,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并揭示了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结合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预应力钢筋的初始张力的作用,对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弹性模量和单元节点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的单元刚度矩阵和徐变产生的单元节点折算荷载,结合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法,对大跨度预应力斜拉桥进行了徐变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码头面板长期工作在有腐蚀介质的湖湿环境中钢筋锈蚀问题,介绍补加体外高强无粘结预应力筋,使其重新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取得的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14.
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某渡槽长390.40m,设计流量7.93 m~3/s,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能极大的提高结构抗拉抗裂强度,故槽身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渡槽。通过对渡槽跨度的分析,采用30m跨预应力混凝土U型渡槽作为分析标段。针对该标段渡槽,采用三维ANSYS有限元技术分析其受力、变形性能,揭示预应力U型渡槽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情况,检验尺寸的合理性,优化预应力钢筋布置。计算结果显示,该渡槽30m跨U型渡槽结构应力、变形满足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筋结构布置合理,可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10~20m跨径空心板梁结构在运营3~5年后,普遍会出现较典型病害,但因其建筑高度低、施工方便等,在国内外又被广泛使用的现象,基于传统T梁良好的使用效果研究并开发了矮T梁结构,应用于20m及其以下跨径桥梁,从而代替病害严重的空心板梁,本文主要介绍了矮T梁开发的背景,重点对矮T梁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布设进行了研究,通过借鉴交通部空心板、T梁标准图集成功经验,优化了矮T梁结构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的设置,通过实际项目验证,施工便捷性和质量较空心板或T梁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预弯复合梁构件抗裂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前言在砼构件上建立预应力,一般是通过张拉钢筋来建立的。利用钢筋的弹性回缩使砼受到预压应力,从而提高了砼构件的抗裂度。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预加砼应力的方法与工艺也不断改进和完善,预弯复合梁构件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将一根屈服强度较高的工字  相似文献   

17.
王小明 《港工技术》2010,47(3):35-37
一般预应力损失是计算预应力构件在使用前损失的那部分预应力,对于构件使用时载荷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则没有考虑。有研究表明,构件使用过程中的载荷也可能会导致预应力损失或导致残余预应力减小。通过3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加载试验表明,加载在24 h以内并不导致构件产生钢筋松弛预应力损失,而且还会因为混凝土的徐变使残余预应力微量增加。同时,试验还显示重复加载、卸载对残余预应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先张预应力构件在强度达到设计放张强度后,要放松预应力钢筋,不同的预制厂、不同的单位,采用了不同的放张模式。对几种常用的放张模式进行对比总结,为今后组建新先张预制场的放松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残余预应力是预应力构件的重要特征参数,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大小和安全状况。残余预应力与诸多因素有关,且关系很复杂,准确计算残余预应力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已建成结构进行现场检测是获得残余预应力的有效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中引入超声波来检测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的残余预应力。根据声学和力学的理论知识,推导了残余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温度补偿。在测量承载构件的残余预应力时需要测量纵横超声波的声时和计算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分布。  相似文献   

20.
刘松 《港工技术》1996,(2):34-37,55
就高桩码头的30种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和70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计算结果,对其梁高和排架间的关系,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位置、梁的最大挠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有关计算图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