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松江生态园站—进乡街站区间为背景,基于非饱和土体渗流及强度理论,着重研究了渗流对隧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渗流作用下的隧道塌方机理,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塌方处置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渗漏引起的非饱和土体强度衰减,隧道上方土体塑性区发育,是导致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针对地表渗流引起的塌方,通过...  相似文献   

2.
隧道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和典型的一种事故,会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延误工期、耗费资金,事故原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本人结合某高速公路樟溪岭隧道塌方冒顶案例分析了事故原因,提出了具体处治方案,成功解决了该塌方事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类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作者在小断面隧洞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塌方处理实际问题,结合在岩体、土体等不良地质情况下遇到的隧洞工程施工塌方原因进行分析,对隧洞塌方预防和处理技术措施作了较为详细论述.同时提出了控制隧洞塌方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即“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的隧洞开挖施工技术指导原则,并举出工程实例对该施工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中的隧道工程为例,从水文因素、地质因素、人文因素三方面上对发生隧道右洞塌方冒顶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处理高速公路隧道塌方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朱卫国  罗明  李穗清 《水运工程》2017,(10):192-196
分析那吉航运枢纽工程上游左岸边坡运行期出现不同程度塌方的原因,认为在涉水岸坡设计中应重视坡脚土体的稳定性、地下水位骤降,以及水流波浪对岸坡的冲刷和吸附作用。对塌岸段提出放缓边坡和水泥搅拌桩加固土体两个处理方案,通过对其在安全、施工、工程投资、工程影响等方面比较推荐了放缓边坡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谢锦波 《水运工程》2022,(6):190-194
挡土结构稳定性验算时土体破坏面的选择关系到计算精度与工程经济性,严重时还会影响工程安全。针对格型板桩圆筒失稳时地基土破坏面可能位于圆筒内部的情况,分析其破坏模式与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失稳时圆筒底部土体破坏面的位置;针对相邻圆筒底高程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Hansen法“双破坏面”的计算假定并给出具体算例,并提出2种改善圆筒内部土体破坏面稳定性的思路。结果表明,增加圆筒入土深度并对被动区与圆筒内部的土体进行加固,可有效提高格型板桩圆筒沿内部破坏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杜峰 《中国水运》2014,(5):329-330
隧洞塌方是隧洞施工中常见的工程事故,文中以新疆天山某隧洞施工过程中的一次中小型塌方。全面论述了隧洞塌方处理的技术要点。根据不同的围岩条件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案,把工程的损失降至最低点,同时有效的处理隧洞的塌方。  相似文献   

8.
软弱夹层具备高压缩和低强度的特性,是隧道围岩的薄弱部位,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及施工安全起关键作用,在设计、施工等环节中应重点防护,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仍会出现侵限、塌方等工程事故。本文以林屋隧道穿越软弱夹层施工中出现小面积塌方为例,分析其塌方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衬砌冻胀破坏现象普遍,在土体冻融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开裂、坍塌等破坏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渠系工程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季冻区渠道衬砌的冻胀破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原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ABAQUS平台,对组合式矩形渠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一次与多次冻融循环的土体冻结融化规律,分析了冻融循环后土体的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验证了组合式矩形渠在10 a结构强度满足要求,不会影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下,岸坡易发生土体液化、岸坡失稳、地基沉降等破坏。各破坏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准确的液化计算是分析地震作用影响的基础与关键。通过对比规范法和简化法等常用液化判别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根据液化程度判断土体在地震下的强度损失,并用于岸坡稳定分析;通过实际工程,将3种破坏形式结合起来,整体分析地震作用对岸坡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强度损失和沉降与液化程度密切相关,岸坡稳定分析须采用地震荷载水平下的土体参数,而地震沉降须根据液化与否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速公路风化岩质边坡滑坡治理施工技术,分析了塌方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边坡安全及长期稳定性。通过治理,风化岩质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阻止了边坡滑坡的初期形成,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对塌方段工程地质条件和塌方情况分析,采用以管棚为主的复合处理法,通过精心组织施工,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没有出现二次塌方,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本次塌方处理取得了预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拉格朗日差分法,对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深基坑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高度挡墙对渗流场、应力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的高度超过基坑底部的深度时,坑角地下水渗流速度、土体竖直应力减小,墙体两侧水头差、土体水平应力增大;墙体高度进一步增加时,渗流速度、墙体两侧水头差、土体应力变化幅度逐渐减小,趋于稳定.同时计算结果还表明,地下连续墙发生断裂后,坑角断裂区域附近土体渗流速度、水平应力急剧变大,极易产生渗透破坏,说明墙体发生破坏时,渗透破坏的危险性甚至可能高于无挡墙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唐永森 《中国水运》2006,4(7):69-71
塌方是隧道易发事故,围岩量测是避免塌方提出预警的一项重要工序,做好围岩量测,是隧道顺利贯通的重要保障.黄土隧道含水量大,围岩稳定性差,以白草口黄土隧道为例,对围岩量测的工序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坍塌事故处治实例,分析了坍塌事故成因,介绍事故处理措施。设计在隧道内采用Φ76自进式锚杆超前注浆与Φ42钢花管大外插角相结合注浆加固,解决了在大孤石塌体成孔困难,施工顺利通过大规模塌方地段,该处理措施可行有效,为以后类似隧道施工设计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黏土是疏浚工程中分布广泛且较为难挖的土质。为了分析黏土切削过程中的土体破坏机理,对2种不同含水率的黏土进行二维与三维切削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不同切削角度(30°、45°和60°)和不同切削深度(50、100和150 mm)对黏土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切削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切削力;并在切削刀具表面不同位置布置压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中刀具不同位置受到的土体压力;布置摩擦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产生的摩擦力;在切削过程中观察土体的变形和破坏形态。通过黏土的切削试验,讨论不同的切削参数对黏土切削力的影响,分析黏土切削的土体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7.
考虑接触非线性的锚杆——土体非连续问题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力军 《水运工程》2001,(10):28-30
采用Duncan-Chang大量线性弹性E-B模型和大量线性界面单元模型对锚杆-土体非连续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指出非线性Goodman界面单元进行非连续系统的分析计算,可以较好地模拟锚杆-土体接触面破坏情形。并讨论土体-锚杆接触应力分布及沿杆长位移分布。  相似文献   

18.
舒彪 《珠江水运》2016,(4):76-77
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涌水塌方问题对隧道的工期和工程质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准确分析涌水塌方原因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文章以某隧道涌水塌方的实际工程为依托,分析了涌水塌方的成因,提出了处治坍塌和涌水的综合处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确保了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确定重力锚在黏土中的水平承载力对海洋平台重力锚锚固基础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型试验确定不同类型带有复杂剪力键的重力锚在不同黏土中的水平承载力,通过建立重力锚承载力的锚-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验证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进而探究重力锚在黏土中拉动时土体的破坏形式,分析不同类型重力锚在黏土中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重力锚运动时土体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整体的滑动破坏和局部的剪切破坏,破坏的位置不局限于土体与锚接触的土层,在深度和宽度方向都有一定的延伸;土质内摩擦角对重力锚承载力影响较大,增大近1倍的内摩擦角可使重力锚的承载力增幅超过100%.  相似文献   

20.
李红建  王鹏  何静 《中国水运》2014,(5):188-190
PHC管桩浮桩引起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降低和桩身破坏,对管桩的施工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与之伴随发生的对周围建筑物的损害,引起周边地区的地表土体开裂,墙体裂缝等工程事故。导致最终不得不更改设计,造成了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HC管桩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特别是在软土地区的使用。本文通过对扬州乌塔沟分洪道管理用房基础工程浮桩现象的成因分析,推导出适合软土地区的浮桩上浮量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