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在多式联运的公共交通网络中,换乘是不可避免的。与门到门服务相比,换乘的便捷程度会影响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因此,规划和管理有效的换乘衔接非常重要,这需要了解影响换乘的因素。以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以公交、地铁和自行车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铁站周边的自行车和公交车换乘出行量。通过研究公交、地铁和自行车联合网络中出行量与地铁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网络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以泰森多边形的不同圈层来表征不同区域的交通生成的影响力,建立了基于泰森多边形的地铁换乘量生成模型,以此来解释由自行车和公交到达地铁站的换乘量及相关影响因素。首先,生成基于地铁站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其次,通过计算泰森多边形不同圈层的POI数量及自行车出行量得到泰森多边形的影响系数。再次,得到了公交站点数、公交到地铁换乘时间、不同类别的POI数量等多个变量,并建立了换乘量生成模型。利用北京市的智能卡数据、公共交通网络数据和POI数据,模型表现良好。该模型可预测规划中的地铁站点的周边区域(泰森多边形中)的慢行交通出行量,为新建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投放量及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的慢行交通发展案例可为我国慢行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国外以哥本哈根、荷兰、日本、巴黎、纽约为典型,分别从自行车系统、结合站点的自行车停车设施、公共自行车以及步行街道设计导则方面为侧重点进行分析;国内以杭州、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为典型城市,从公共自行车带动、设计导则与系统规划指引、新型公共自行车模式、绿道模式、站点发达的步行系统为侧重点进行介绍.得出需要立足自身特色、进行慢行交通政策评估、重视慢行交通对公共交通补充功能以及与城市设计导则相结合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情况及站点设置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与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优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对策建议:注重自行车道的建设和站点布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等级分布;完善服务管理程序,积极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动化营运;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朱洪 《城市车辆》2001,(4):8-10
公共客运系统是我国大城市交通体系的核心,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即拥有一个高效的公共客运系统,高效的公共客运系统必然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车等多种方式协调运作的整合系统,并且与小汽车、自行车等私人交通方式紧密衔接,整合公共客运系统应该具备互为补充的服务等级、紧凑便捷的换乘条件、公平统一的票价结构以及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将交通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大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分析系统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快速公交(BRT)系统与轨道交通、小汽车的增长与公共交通这几对关键问题,提出对上海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配配  崔珩 《交通科技》2013,(1):154-157
从城市中心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对成都地铁一号线站点的分析,提取城市中心区站点的换乘特征.以天府广场站点为例,对换乘停车场的位置选择及出入口交通组织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接驳范围内自行车道路设计方法,给出了几项可行及保障措施,以期更利于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与换乘.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琶洲会展地区交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会展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会展交通也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会展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会展客流量急剧膨胀。一方面,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道路、公交、静态交通等各种交通设施都受到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琶洲展馆的区位条件及现状交通设施运作情况,提出存在问题,结合未来会展客流量预测结果,借鉴国际会展交通的成功案例,研究琶洲展馆会展客流集散的最优方式;明确提出了应以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大容量交通工具集散的交通模式为主体,限制小汽车进出、加强接驳等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具体引导措施,包括提高公交服务、实行停车需求管理、设置便利的接驳巴士及提供人性化指引标志等,以促进会展地区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道路横断面为汽车通行能力而设计的认识,倡导为人和货物高效转移的交通服务理念,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的现状,从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步行、自行车、电瓶车、公共汽车、私家小汽车、出租车等多模式出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规律,依据多模式出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规律,结合汽车行驶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出租车、私家小汽车港湾式换乘区、交通人行步道、休闲人行步道、自行车和电瓶车专属存放区等多模式道路横断面新元素。主干道横断面布置为:中央分隔绿化带,两条私家小汽车机动道,一条公交专用道,将出租车、私家小汽车的港湾式换乘区及自行车、电瓶车专属存放区布置在加宽的机非隔离带,交通人行步道布置在公交专用道外侧,非机动车道布置在交通人行步道外侧,非机动车道外侧设置路侧绿化带,最外侧设置休闲人行步道。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规划城市新建区公交专用道,提高区域公交运行水平,从规划层面,根据区域公交客流的现状走向及未来客流分布,结合区域道路网络特征,规划新城区公交专用道网络,形成"面";根据各条公交专用道沿线用地及交通特征,合理确定公交专用道的站点位置及形式,完成"点"的分布再串联成"线";通过专用道站点的分布形成公交服务"面"的覆盖。从设计层面,以区域路网条件、道路交通状况、公交发展等为重要参考依据,结合公交专用道的专用程度分"封闭式"、"半封闭式"和"非封闭式"进行多等级设置,保证公交专用道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黄凤娟 《人民公交》2017,(12):78-78
市民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交出行越来越便利。目前南京市已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网络、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延伸和补充、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多元公交网络体系。数据显示,近5年,南京市共新辟公交线路165条、优化调整336条。新增公交专用道127.8公里。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由87%提高至100%,农村也已经实现村村通公交。还有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微循环公交线路,让公交车直接深入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而全市2333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93035辆公共自行车,则有效解决了公交出行'首末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城市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而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效率及换乘服务范围又成为后轨道交通时期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西安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为背景,针对西安市后轨道交通时代的自行车换乘进行研究,并对西安市的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点进行了初步规划。着力实现西安市轨道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的无缝衔接,以提高城市居民轨道交通出行的方便性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西安明城墙旅游功能区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依托,以骑行者为设计尺度,首先,总结了PBS系统的发展模式,包括企业自主发展、政府主导发展和政企合作发展;其次,基于TransCAD宏观交通仿真和"哥尼斯堡七桥"理论,提出公共自行车道路线规划及优化方法;然后,通过原材料、试验路检测、抗污染和耐久性破坏试验分析,提出彩色路面工程设计方案;最后,在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公共自行车道路横断面和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景区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合理布设,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归纳,以及对国内自行车交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需求量预测、p-中位模型进行站址规划、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站址评价的旅游城市景区公共自行车网络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大唐芙蓉园景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为旅游景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是一个大系统,停车场是城市交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构成完整的交通系统。静态交通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动态交通。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使得城市中心区"停车难"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长期低速行驶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又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该文基于停车场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分析济南市中心区停车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社会停车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结合济南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出适应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停车场布局要点、社会停车场用地的规划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研究了丹麦欧登塞市发展自行车的政策和规划,包括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安全和质量目标,自行车道路规划、环境控制区、自行车设施和技术措施组成,研究认为,欧登塞市的自行车政策和规划是多项政策与规划的协调集成.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采用动态循环的政策质量监督管理程序,用行动计划推动实施,通过评估给出实施效果.文章认为,长期战略,综合、集成的政策和规划,完善的政策制度、集成与逐步创新发展自行车政策和规划将给予中国城市最直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借车难、还车难等问题,站间自行车调度不合理、不及时是主要原因。根据自行车调度的实际情况,考虑公共自行车系统特殊的调度车容量约束和下一站点补给约束,建立公共自行车站间调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改进常规旅行商问题求解的蚁群算法,以满足自行车调度的约束条件。在Matlab中编程实现改进的蚁群算法,并以武汉市关山光谷片区的24个自行车站点为例,用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调度回路,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求解得到最优调度回路。  相似文献   

17.
单晓峰  王炜  王昊  徐上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6):41-43,64
自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自行车交通流的特性对于合理规划道路交通资源,提高白行车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白行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单位面积车道上车辆集散程度定义白行车交通流密度的新方法,并基于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拥挤状态下自行车交通流密度、车速和流率3个参数的相关性,发现非拥挤自行车流的速度总是分布在接近期望车速的范围内,且与流率、密度无关,而速度的离散程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分析了车道、宽度与交通流3个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模型可用于在给定自行车交通需求以及服务水平条件下自行车道的设计宽度。  相似文献   

18.
居民出行特征调查是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及各类相关规划的基础,为政府的交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文以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保定市2008年的居民出行基本特征、出行方式特征及出行时间特征,为编制综合交通规划、制定交通政策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大城市自行车规划方法探讨——以马鞍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现状自行车交通问题的本质和分析自行车发展环境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的框架体系;提出了自行车路网规划中的分块化和分类化规划的思路;探讨了交通系统规划中的路网指标和自行车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并以马鞍山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与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相关联的,关系到生活质量的复合概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并从公交优先、慢行交通系统和交通平静化3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规划策略,以及各策略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