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交通、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等相关理论及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建立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分类方法;结合江西省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和特色,构建了由六大类共36个指标构成的江西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依据绿色公路可持续发展理念,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工程建设、社会环境、生态资源、节能减排4个层面构建了绿色公路选线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陕西某干线公路,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最优选线。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绿色公路合理化选线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强明  席欧  戈权民  衷平  杨柳  张帆 《公路》2022,67(3):327-335
基于国家及江苏省对绿色公路的定义和实施要求,通过深入分析江苏省绿色公路内涵、技术应用体系、管理要求和发展目标,研究构建出了适应于江苏省各个建设时期、各个等级标准的公路建设项目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约束性基础项和推荐性加分项指标,在评判江苏省既有公路项目总体绿色水平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给江苏省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指引出改进方向,将进一步促进江苏省整体绿色公路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传统的绿色公路决策方法只考虑了相关技术的工程性能以及简单评估了工程的经济性,未考虑到环境和社会效益。提出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LCA),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环保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低碳技术决策指标,并构建低碳技术决策指标体系,确定了低碳技术评价方法。此决策指标体系应用于鹤大高速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结果表明:此指标体系能够综合且量化对低碳技术进行决策,改变对低碳技术主观、定性判定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的提出,是公路建设理念在新时期的拓展,是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在新时期的继承,是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在新时期的沿用,也是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西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为例,论述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速公路建设时,在环保景观绿化方面贯彻落实绿色公路理念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面八方     
《上海公路》2013,(1):7-8
江苏打造"低碳公路"示范项目近日,江苏省公路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今年将加大干线公路建设养护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实现公路交通率先现代化。根据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江苏将着力推进公路交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也是实现公路交通率先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去年,江苏公路建设领域着力推广沥青混合料温拌、厂拌热再生、桥梁预应力智能施工、抗裂骨架水泥稳定碎石等四项重大技术,在养护领域出台普通国省道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规划及相关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2)
为达到保护海南省旅游资源及保护区环境、有效降低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污染水平、缓解道路修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目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海南省绿色公路建设内涵,提出基于PSR模型和目标分解的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了包括5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55项三级指标在内的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采用序关系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分值计算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海南省万洋高速公路某标段土建工程建设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施工建议。本文提出的海南省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对推广绿色公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干线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安全评价是用于鉴别事故隐患、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办法.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干线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干线公路安全评价方法理论模型.通过对河北省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实际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并可靠.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及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关注公路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剖析了绿色公路的内涵,阐述了国内外在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结合长三角各省份绿色公路建设特点,研究并提出了绿色设计、绿色建设、运营与养护三个阶段的长三角区域绿色公路一体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7):170-176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绿色公路建设的前提。为解决海南省绿色公路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关键控制因素,提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式的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结合绿色公路建设五大任务和地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优化方法;构建了包括基础指标和特色指标的海南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基础指标包含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特色指标包含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了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分标准和等级评定方法;运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对万洋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海南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体系可涵盖待评定公路的总体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万洋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定为AAAAA级绿色公路,绿色公路实现程度高。海南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体系对提升海南省绿色公路建设水平、推广绿色公路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为国内其他地区绿色公路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绿色公路建设是公路行业不断提升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在新时期的继承,是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在新时期的沿用。西部山区沟谷交错,河网密布,地形地貌复杂决定了工程施工难度大。因此,着重开展以"绿色施工、安全为先"为主题的山区绿色交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绿色公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上海公路》2014,(2):I0001-I0001
6月13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项目实施方案高层专家咨询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对《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区域性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7年)》(简称《方案》)进行了评议,为探索形成高质量、可推广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江苏模式”提出了大量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干线公路的使用品质,降低养护成本,针对干线公路的小修保养策略及施工规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结合江苏省干线公路路面状况现场调查结果,引入典型病害单项评价指标,构建了PCI多级评价体系,为合理界定养护等级制定路面养护维修方案提供了依据,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为路面养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1,(4)
在调查研究现行国家、行业、各省市绿色公路相关标准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省绿色公路标准体系需求分析,研究构建适用于江苏省绿色公路建设的标准体系框架和建议清单,并探讨未来江苏省绿色公路建设标准的制定方向,以推动建立覆盖江苏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养护全过程的,科学规范高效的江苏省绿色公路建设标准体系,促进江苏省绿色公路建设的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绿色交通是低碳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和安全长寿的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以安全、高效、低碳、生态及智慧为整体定位,以行业引领、功能提升、弹性韧性、集约低碳、循环节约、自然共生、价值创造及智慧服务为基本属性,分别提出交通工程和道路工程的指标体系,并指出绿色交通评价指标的基准值。指标体系以交通工程为导向,以道路工程为载体,指导建设城市的交通系统,实现绿色交通。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今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背景,结合我国"十二五"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的要求,本研究对绿色公路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别从绿色公路"碳补偿"绿化带与"碳中性"服务区设计、公路水环境敏感区绿色施工体系和绿色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全程动态跟踪技术与效果评价三方面,确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公路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公路服务设施低碳节能技术与应用,建立了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4)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对公路绿色施工系统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公路施工系统研究的重要一环。根据公路施工系统与热力学系统特征的相似性,分析了公路施工系统的耗散特征,并定义了施工熵、施工负熵和施工总熵概念;根据公路绿色施工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绿色施工评价熵指标体系;根据信息熵模型建立了基于负熵理论的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并将熵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了案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负熵理论的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能够评价不同施工技术的绿色程度;同时,可以将施工系统中拥有不同量纲的各种影响因素统一计算成施工熵,便于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决策中主观性和客观权重片面性的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路,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雷达图法建立了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决策模型,实现过境方案的评价。将模型应用于某城市一条国道过境方案决策中,结果验证了雷达图法在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决策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1,66(10):243-250
G242公路黔东南段为贵州省典型的山区国省干线公路,开展绿色公路创建工作对普通国省道绿色公路理念的贯彻和绿色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按照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在研究分析改扩建项目的突出特点与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的建设思路和目标,然后梳理了绿色公路的建设实践与成效。最后总结归纳了G242改扩建工程黔东南段的建设经验,可以为行业其他国省道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4)
关于河北省干线公路网适应性评价,其关键目标是解析河北省干线公路网结构的有效性,以及是否满足计划期内国家经济增长和公路用户需求提高的适应性。关于河北省干线公路网适应性评价指标来说,经常因为评价指标相对较多的原因,而造成评价结果失真,这就需要对指标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路网进行科学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关联度基本呈逐年递增状态,可以证明公路网的运行质量越来越好,公路设施与交通需求的供需关系逐渐平衡,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