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明洞洞顶合理填土高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明洞洞顶合理填土高度,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荷载一结构模型,对不同填土高度下明洞衬砌结构变形、受力和安全性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结构安全系数,得出了明洞衬砌结构的洞顶合理填土高度。  相似文献   

2.
张孝伟  肖了林 《隧道建设》2019,39(Z2):228-233
为解决新近回填土地层修建隧道及山区沟谷地形厚层回填土明洞基底处理的难题,依托巫山县早阳隧道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回填土地层隧道暗挖方案和明洞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综合比选; 然后,将旋挖钻孔灌注端承桩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组成的桩板结构用于山区沟谷地形明洞基底回填土处理; 最后,针对明洞衬砌顶部承受的厚层回填土荷载及上方交叉市政道路荷载,对明洞衬砌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明洞回填材料及回填工艺提出要求。结果表明: 1)新近回填土地层隧道明洞方案具有工程难度低、施工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工期可控的优势。2)旋挖钻孔灌注端承桩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形成的桩板结构对于山区沟谷地形厚层新近回填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安全高效,能够较好地解决明洞基底承载力不足及沉降问题。3)合适的回填材料及合理的回填工艺对厚层回填土明洞衬砌结构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有大部分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次衬砌大多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文章在兰州某隧道的现场施工技术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了更顺利的进行隧道衬砌施工,研究了在一些土质较好的黄土地区,对一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含模筑混凝土具体施作流程、步骤图解和衬砌完成后的效果以及对这种工艺的一些探讨和建议。对隧道现场施工中采用模筑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地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泗许项目涵洞墙身无拉杆施工实例,简要介绍了无拉杆施工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受力计算,同时在模板移动中采用了整体推模技术。  相似文献   

5.
朱金波  王聪 《隧道建设》2020,40(12):1817-1823
沉管分次预制施工周期较长、纵向施工缝渗水风险较大, 而常规钢木混合体系模板难以满足全断面预制一次浇筑成型的质量与进度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出一款可自行走的全断面液压模板台车,其内模台车采用三角形桁架结构及液压步履式自行走系统,可实现内模台车的快速移位;外模台车采用无拉杆斜支撑桁架结构,可降低结构的渗水风险;端模采用梳齿型组合钢模,可提高周转利用率;同时,外模台车可为体系转换提供条件,节约施工周期。通过ANSYS软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变形和位移数值进行模拟,实践证明,该模板台车可保证沉管全断面顺序预制工艺的实施和浇筑安全。  相似文献   

6.
摩天岭隧道通风斜井左洞,坡度大于24°,长度接近1400m,在此条件下进行施工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二次衬砌的施工中,斜井内大规模混凝土的运输、衬砌台车的加固、定位和模筑混凝土的振捣等作业的危险性很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该工程施工中采用了相对简单、方便,但强度满足工程运营要求的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论文以摩天岭隧道斜井单层衬砌施工为工程背景,对大坡度斜井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及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隧道永久衬砌的施工工艺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其相关研究和结论直接服务和指导了摩天岭隧道的斜井施工。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超耗是隧道工程施工面临的难题,如何有效减小隧道混凝土超耗是项目成本管控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合理确定隧道混凝土消耗标准,做好施工管控,立足于隧道施工特点,从混凝土超耗原因、消耗组成、消耗量化分析及二次衬砌模板台车轮廓外放影响等方面,针对混凝土施工前后工序进行混凝土消耗量化计算及评估,得出:1)初期支护喷混凝土消耗量主要与设计量、回弹量及平均线性超挖量相关,喷混凝土理论消耗量是设计量的1.6~3.8倍;2)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消耗量主要与设计量及预留变形量相关,在实际预留变形量是设计预留量1/3的情况下,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理论消耗量是设计量的1.04~1.12倍;3)一般的二次衬砌模板台车结构强度及刚度较大,满足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至初凝时的自重或冲击压力,定位时不需要将台车轮廓外放大,以防变形回落。  相似文献   

8.
陈国富 《隧道建设》2016,36(1):92-96
明洞衬砌结构对隧道工程安全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衬砌发生错台会对隧道洞口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华东地区某公路隧道偏压明洞段衬砌错台等病害,采用现场调研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表明: 隧道错台主要与边坡坡体浅层土体的侧压力有关,建议对边坡进行位移监测和对边坡坡脚位置及抗偏压墙处采用反压回填法进行处治,实施效果较好,可为类似隧道病害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华 《隧道建设》2017,37(12):1607-1612
为了解决隧道衬砌拱顶脱空及混凝土厚度不足等质量问题,从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和操作要点等方面介绍衬砌逐层逐窗浇筑及带模注浆技术。通过在蒙华铁路万荣隧道进行现场应用,发现采用衬砌逐层逐窗浇筑及带模注浆技术浇筑的混凝土饱满、密实,能有效解决拱顶衬砌厚度不足及脱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衬砌的整体性。最后,从拱顶衬砌质量和注浆施工工序对带模注浆及回填注浆工艺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江海高速公路JH-HA4标段全线共11道箱通,其中4×2.2箱通5道,根据江苏省南通市指挥部文件要求,所有的4×2.2箱通必须采用无拉杆施工,按要求采用无拉杆施工工艺,克服了有拉杆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工艺性缺陷;文章根据本标段无拉杆施工取得的经验,着重介绍了施工工艺及模板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南昆铁路乐善村二号隧道设计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善村二号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全长274m,是铁道部隧道抗震试验工点,具有断面大,埋深浅,地层软、裂度高四个不利条件。设计采用了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其中薄壁柔性抗震衬砌,钢纤维钢筋混凝土衬砌材料,设置环向抗震缝,斜切伸出式洞口,曲墙式车站明洞,中壁法施工技术均为国内铁道隧道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姜家梁隧道洞口段滑坡为研究对象,在根据现场调查及地勘资料计算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基础上,对两级抗滑桩和接长隧道明洞加抗滑桩两种治理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保证滑坡体稳定及隧道衬砌结构安全,但接长隧道明洞加抗滑桩的方案施工难度相对较小,施工人员更为安全,并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凉水井隧道进洞的施工实例,对小净距偏压隧道进洞前的明洞开挖、边仰坡防护、超前长管棚、偏压护拱,和进洞过程中的洞身开挖及初支、二次衬砌施工各个环节的总结探讨,并对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类似隧道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宁常高速公路WJ-1标箱形通道均采用无拉杆施工工艺,克服了有拉杆砼外观质量存在的工艺性缺陷。根据无拉杆施工取得的经验,介绍了施工工艺及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计算。  相似文献   

15.
宁常高速公路WJ-1标箱形通道均采用无拉杆施工工艺.克服了有拉杆砼外观质量存在的工艺性缺陷。根据无拉杆施工取得的经验。介绍了施工工艺及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三亚绕城公路主线工程凤凰隧道、酸梅隧道模筑混凝土衬砌采用规范施工的做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无背索斜拉桥多采用大倾角斜桥塔,使用爬模施工时存在仰面受力过大,成品直塔爬模施工系统存在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以某无背索斜拉桥桥塔施工为例,提出将传统液压爬模模板横背楞处与劲性骨架增设拉杆拉结,并利用混凝土凝结过程侧压力减小特性,以小时距分次间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即“1次立模,2层浇筑”工艺,对此施工工艺以及将液压爬模模板横背楞处与劲性骨架拉结的构造方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劲性骨架能有效分担爬架仰面压力,爬架及模板背楞的受力与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实现了较大的塔柱分段浇筑高度,解决了斜塔爬模施工时存在的受力安全问题,且能缩短工期,降低工费。  相似文献   

18.
江海高速公路JH-HA4标K89+759通道采用无拉杆施工工艺,克服了有拉杆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混凝土结构上存在的工艺缺陷;文章根据无拉杆施工取得的经验,着重介绍了钢管支架的搭设方法及受力计算。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实例,针对隧道台车模筑衬砌存在的问题,如环接缝错台、漏浆、冷缝、颜色不一致、矮边墙不顺直、错台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筑混凝土衬砌台车施工设计方案,对模筑混凝土衬砌台车施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工艺特点和适用性以及经济效益作了阐述,克服了以前施工中的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陆域主线引桥及横门互通匝道桥均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上部结构采用40 m箱梁,单跨由3~6片组成,总计636片箱梁。为提高箱梁施工效率,采用全智能控制液压钢模板进行箱梁预制施工。全智能控制液压钢模板由外模及外模台车、内模及内模支架、端模、底模、液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组成。采用PLC模块控制液压控制系统和红外测温测距系统,实现外模自动走行定位,自动调平,自动整体抬升、平移等功能;内模水平方向自动撑开、下倒角自动旋转到位和自动走行等功能,达到了智能制造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