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附加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有限元程序,将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作为位移约束条件直接施加到路面结构底部,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层附加应力随着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有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对基层底附加拉应力而言,基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层底附加应力,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针对半填半挖式路基对柔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结构的影响,文章建立了平面应变有限元响应模型,研究了不同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的附加应力分布情况,建议使用柔性基层或设置级配碎石底基层以减小基层层底的附加应力;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建议减小基层的厚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3.
李春明 《北方交通》2011,(11):31-33
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路面结构在不均匀沉降条件下的附加应力状况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均匀沉降位移作用下,降低基层材料模量,有利于路面各层合理受力;半刚性基层容易引起附加应力过大而产生结构性破坏;柔性基层更适合在旧路加宽路面结构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8节点等参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由于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附加应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指标限值,以保证软土地基上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路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表附加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产生破坏情况,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附加应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过路构造物台背处差异沉降对路面受力状态的影响,并对台背处差异沉降的允许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佛(山)开(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分别模拟计算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新老路基发生差异沉降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对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不同位置、水泥稳定碎石层中的附加拉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填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与压实控制技术的研究发现,路面结构之所以出现早期破坏,是由于高填路堤非均匀沉降诱使刚性基层、沥青面层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弯拉效应,出现附加弯拉破坏应力的结果,由此加剧了路面结构的疲劳破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下通道开挖不可避免会对城市道路路面造成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通道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路面结构较大的附加应力.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地下通道开挖的不均匀沉降量、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自身结构参数对路面结构水平附加应力的影响,得出水平附加应力随各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控制沉降量从而减小对沥青路面不良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特性对路面结构层附加应力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江苏省某高速公路,分析了底基层模量、厚度对路面结构层附加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结构的面层均处于受压状态;基层和底基层处于受拉状态;附加应力在路面结构中心处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路肩处附加应力最小.面层、基层内的附加应力随底基层模量和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底基层的附加应力随底基层模量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拓宽道路路面开裂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对拓宽沥青路面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拓宽道路的不均匀沉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附加应力,并对影响路面附加应力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拓宽道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问题,首先总结了沉降对于道路桥梁造成的危害,然后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明确产生沉降的主要原因,如桥头结构不合理、台背压实不充分、引道地基处理不当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包含结构设计、缓和沉降段设置、地基和路基条件以及严控路面变形等在内的沉降段施工设计要点,最后根据现阶段道路桥梁实际要求,深入分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旨在为保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避免沉降、变形等问题发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道路桥梁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段情况,对于桥梁安全方面有着不良的影响,比如在车辆在行驶时容易发生颠簸情况。应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进行充分重视。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工程概况进行研究,然后,对于沉降问题出现原因从台背填土、软土地基、结构变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路基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Boussinesq组合法、Boussinesq直接法、Boussinesq三角形法和德国DB836法计算地基附加应力,采用复合模量、承载力比值法所得模量和弦线模量作为地基模量,按12种组合形式来计算地基总沉降量,并与某高速铁路试验段的实测沉降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当附加应力分别按Boussinesq组合法、Boussinesq直接法和德国DB836法计算,选用复合地基载荷板试验所得弦线模量时,计算所得的地基总沉降量同实测值非常接近,相对差值在1.57%~9.81%之间,满足高速铁路对地基沉降控制的精度要求。建议采用附加应力-地基模量方法进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地基沉降计算时,其中附加应力可按Boussinesq组合法、Boussinesq直接法和德国DB836法计算,地基模量选用弦线模量。  相似文献   

14.
以某软弱下卧层上的填方路堤为对象,阐述了应力补偿原理,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换填泡沫轻质土道路的沉降及应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传统路基填筑材料修筑路堤时路基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均较大,对软弱下卧层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道路容易产生裂缝;利用泡沫轻质土换填处治软弱下卧层时,路基沉降和软弱下卧层顶竖向附加应力均随换填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综合考虑道路处治效果和耐久性等因素,拟推荐换填4 m方案为该填方道路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路面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确定多孔混凝土基层板体的最大裂缝间距。道路的整体寿命、路面的行车性能都受接缝设置的影响。接缝设置不合理,施工的难度系数会加大,路面整体的结构强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多孔混凝土材料和多孔混凝土基层道路结构特性并结合相应的温度环境条件进行温缩应力分析,确定合理的切缝间距。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地基土中的初始应力场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经验公式法确定地基土竖向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模型,利用分层总和法确定地表的沉降变形。针对沿海某城市道路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随道路开放交通时间的增加,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地基表面沉降速率逐渐减小。道路运营1~2年后,地基附加沉降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场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CPTU)对长江河漫滩相典型非均质性天然沉积软土层进行原位试验。通过对平面应变条件路堤荷载作用下有无浅层固化层的软土地基固结排水与沉降进行仿真模拟。对路面车辆重载作用下有无浅层固化层的路基及基底变形进行三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地基浅层固化层的设置改变了地基应力场的分布,通过应力扩散作用减小了地基土体的附加应力进而减小了地基土体的沉降量,基底固化层通过增强路基基底的刚度来增强路基的整体刚度。减小了路基的变形,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对水泥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填挖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产生机理分析,提出了横向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曲线方程,同时把路面结构等效为后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推导出横向填挖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各结构层产生的弯拉应力计算公式,并分析不均匀沉降指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路基上CRTSⅠ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 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 研究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不同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的传递规律及其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路基不均匀沉降发生后, 上部轨道结构的垂向变形具有一定跟随性, 变形与沉降曲线相近但不完全重合; 底座板伸缩缝的存在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 在20 mm/20 m沉降条件下, CRTSⅠ、CRTSⅡ型板的垂向位移分别达沉降幅值的90%和60%, 相对CRTSⅠ型板而言, 沉降对CRTSⅡ型板的垂向位移影响较小, 但后者更易形成较大范围的离缝, 离缝长度达6.52 m, 为CRTSⅠ型板离缝长度的1.92倍; 当沉降幅值位于底座板中心时, 离缝主要集中在伸缩缝、沉降端部和沉降中心, 但当沉降幅值位于伸缩缝处时, 离缝主要集中在伸缩缝两侧和沉降端部; 沉降波长或幅值改变时, 会导致最大离缝位置出现偏移; 在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 CRTSⅠ型板的底座板纵向最大拉应力均大于轨道板的纵向最大拉应力, 而CRTSⅡ型板的情形则相反; 从混凝土强度考虑, CRTSⅠ型板沉降控制标准应以底座板的拉应力控制为主, 而CRTSⅡ型板应以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拉应力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地区软土分布广泛且物理力学性质极差,营运高速公路经常可见因差异沉降过大导致的纵横向路面裂缝。文章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某高速公路路面裂缝路段的地基变形分析,全面详尽介绍了一种特殊的路面纵向裂缝成因机制——地基表层土体侧向位移对路堤产生拉应力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