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正值入世之初.中国轿车工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化.关税下调,配额增加,国际列强虎视眈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面挺进;新品云集待命,价格战一触即发,国内厂家感受到了深重的危机感.德、美、法、日、韩多国巨头全面进入的形势即将形成.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轿车工业能否经得住进口车的冲击?短短5年,全面放开,能否在保护期内迅速成长?研发迟滞,技术落后,各轿车厂家何以参与国际竞争?强手如林,如何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2002年,正值入世之初.中国轿车工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化.关税下调,配额增加,国际列强虎视眈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面挺进;新品云集待命,价格战一触即发,国内厂家感受到了深重的危机感.德、美、法、日、韩多国巨头全面进入的形势即将形成.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轿车工业能否经得住进口车的冲击?短短5年,全面放开,能否在保护期内迅速成长?研发迟滞,技术落后,各轿车厂家何以参与国际竞争?强手如林,如何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1中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的提出轿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是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我国汽车工业经过52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达到570.77万辆,轿车产量已达到393.07万辆。轿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排头兵,表1列出近10年中国汽车及轿车产销量情况。由表1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中国轿车工业目前的总体水平,阐述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发展轿车工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轿车工业只能走吸收外资、与国外厂家进行全面合资合作,借用外力来发展的路子,并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车型和零部件产品。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概括中国轿车工业目前的水平状况,介绍国外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剖析中国轿车工业成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提出从现在起,到中国加入WTO之后对汽车工业的保护期结束之前的几年,是中国轿车工业有可能获得发展的最会机会,呼吁以政府为龙头,全社会共同努力,争取中国轿车工业的最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于廉荣 《世界汽车》2004,(10):10-11
1998年初,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安定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家庭轿车诱惑中国》,讲的是中国轿车工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发展历程。20年后的今天,中国轿车工业从规模到产品基本能满足国民需要,汽车工业已经成长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工业快速驶过了2003年,我们每一个汽车人都为这一年的高速发展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200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勇于开拓,奋力拼搏,取得了对喜叫贺的业绩。上汽集团广大员工不负众望,在非典侵袭、持续高温和产能瓶颈的困难条件下,轿车销售继2002年突破40万辆之后,2003年将超过59万辆,同比增长40%以上,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2004年,我国轿车工业仍然具备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宏观经济背景看,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  相似文献   

8.
《轿车情报》2010,(3):16-37
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轿车情报》“中国汽车工业杰出成就奖”的评选结果在春节来临之际也终于花落各家。与往年的评比宗旨一样,我们依然是对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整体的发展作出了一份详尽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50年以前,中国汽车人开始了自己制造轿车的长途跋涉,请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吧——1958年5月5日。作为共和国汽车长子的一汽,试制出我国历史上第一辆轿车——东风牌71型轿车,从而拉开了新中国轿车工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以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及汽车工业、家庭轿车发展历史,现状为参照,结合当代新技术革命的特点,探讨了新技术革命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追求发达国家那样的轿车普及水平,轿车工业只可获得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解决轿车工业起步阶段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于5月24日~27日在一汽召开了发展轿车工业政策研讨会,对轿车工业和零部件、相关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行业的特殊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世纪论辩: 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向的讨论一直沸沸扬扬,论辩不休,见智见仁,莫衷一是。70年代封车节油的论辩,80年代中期“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和“合资发展轿车工业是不是卖国主义”的论辩,1987年“如何发展轿车工  相似文献   

13.
六、调整政策、促进中国轿车工业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轿车工业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将不仅是轿车工业本身的事情,而且还是直接影响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在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获得大丰收情况下,2003年1月轿车产、销又获得了“开门红”,轿车产、销分别为131103辆和145354辆(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差距,分析加入WTO后轿车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中国轿车工业未来前景,并提出企业集团应对WTO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6.
钟东 《世界汽车》2001,(9):9-12
中国轿车搞了很多年了.现在再说它是幼稚产业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轿车目前仍没有走出幼年时期,在汽车工业中它对国家的贡献不如原先所想象的那么大.至少,中国轿车总是同中国市场需求有距离,同老百姓有距离.轿车要发展,包括轿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这里我们强调不要只谈轿车.一方面,"轿车"这个概念已经极大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而它同国际上通行的汽车统计方式不兼容.另一方面,汽车必将更多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未来肯定有更多的中国普通百姓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  相似文献   

17.
1950年原西德轿车产量为21.6万辆,1970年上升为352.8万辆,其中实现了汽车和轿车的普及。1995年德国轿车保有量已达4050万辆,是世界上轿车最普乃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0年该国轿车保有量将达5000万辆,韩国汽车工业起步略晚于中国,进入80年代,产量开始迅速增长。1986年轿车开始进入家庭,1994年基本实现了轿车的普及。1995年该国汽车工业跃居世界第5位。1987年保有量可望突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给我国轿车工业带业的挑战、机遇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因此,到2006年中国的轿车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降到25%;进口配额以60亿元人民币为基数,每年增加15%,到2006年全部取消;在部分零部件关税将在2006年降至10%;并且也将允许外国公司提供汽车融资。中国汽车关税降低的过渡期正好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也就是说在“十五”计划时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幼稚工业的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本文在分析中国轿车工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就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了关于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绚丽的中国梦,我们告别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及汽车合资企业诞生30周年,迎来了新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开始,整整走过了60年。从打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到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这期间经历了30年,30年后的今天,中国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整个60年难忘历程,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已经  相似文献   

20.
世纪论辩: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向的讨论一直沸沸扬扬,论辩不休,见智见仁,莫衷一是.70年代封车节油的论辩,80年代中期"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和"合资发展轿车工业是不是卖国主义"的论辩,1987年"如何发展轿车工业",以及90年代以来的"路与车"和"发展私人汽车"的论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